據香港大公報報道,一百一十名香港律師獲頒國家司法部委托公證人證書(shu) ,有關(guan) 儀(yi) 式28日在深圳舉(ju) 行。
專(zhuan) 程出席頒發儀(yi) 式的國家司法部部長張福森對記者表示,委托公證人已形成了一定規模,業(ye) 務也蒸蒸日上,這對貫徹落實CEPA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推進作用。
去年六月,中央與(yu) 香港簽署CEPA協議,協議中明確規定,對相關(guan) 的文件資料、法定聲明等需要由律師作出核實證明的,應經內(nei) 地認可的公證人核證。
司法部有關(guan) 人士透露,司法部迄今已是第五批推出連續委托公證人的培訓和頒證,陸陸續續總共有三百零四人,今次是最大一批,多達一百一十人。參加的香港律師,來深圳接受司法部有關(guan) 課程,了解內(nei) 地司法公證方麵的專(zhuan) 業(ye) 要求,學習(xi) 如何解決(jue) 在“一國兩(liang) 製”下解決(jue) 一個(ge) 國家內(nei) 部,在不同地區、不同法律製度、公證製度下公證文書(shu) 的相互使用問題。參加學習(xi) 的香港律師學員,所學課程計以學分。學分不夠的還要參加下一批的學習(xi) ,修夠學分方可獲頒證書(shu) 。
CEPA簽署一年來,內(nei) 地與(yu) 香港貿易往來日益頻密,但因兩(liang) 地法律製度不同,存在諸多需要協調、銜接的地方。張福森表示,經過國家司法部、國務院港澳辦、商務部以及委托公證人協會(hui) 等的共同努力,委托公證人製度得以不斷完善,包括諸如公證文書(shu) 格式的不斷修訂、培訓學分製得以確定,以及協會(hui) 、香港公司與(yu) 司法部律師公證司三家定期磋商機製等等,都為(wei) 委托公證人製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有參加培訓的香港律師表示,熟悉了解內(nei) 地司法程序和規定,有助於(yu) 在出具法律公證文書(shu) 時更好地把握分寸。這一製度亦為(wei) 香港居民在內(nei) 地處理民事、經濟事務提供了一條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途徑。而中國委托公證人(香港)協會(hui) 主席閻尚文則謂獲得證書(shu) 的律師是一種榮譽,期望能以良好的職業(ye) 操守和專(zhuan) 業(ye) 精神來執業(ye) 。
另據報道:國家司法部發出公告,三十五家香港律師事務所駐內(nei) 地代表處獲準在內(nei) 地執業(ye) ,以提供香港及境外法律服務。其中港進聯主席劉漢銓、全國政協委員黃英豪的律師事務所也在名單之列。
《法製日報》昨日刊載國家司法部(第三十五號)公告,指出根據《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駐內(nei) 地代表機構管理辦法》(司法部第七十號令),經年檢合格,批準三十五家香港律師事務所的駐內(nei) 地代表處執業(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