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PPP項目密集發布,而基建信托受益於(yu) 基建市場的巨大需求,似乎也有重燃之勢。據測算,到2020年我國新型城鎮化的資金需求將超過30萬(wan) 億(yi) 元,一半由政府解決(jue) ,一半缺口將引入社會(hui) 資本,這正是政府和信托合作的機會(hui) ,隻不過未來合作方式或在PPP模式下探尋
中信信托正計劃通過PPP為(wei) 河北唐山的一處準公益基建項目“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如無意外,這一項目將會(hui) 在近期落地,並成為(wei) 中國信托行業(ye) 首單成功落地的PPP項目。
地方平台公司被剝離政府融資職能已近一年,[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要求]信托與(yu) 地方政府的基建項目合作新模式,即“PPP模式”終於(yu) 有望落地。
不過,從(cong) 各家信托公司了解到,試水的步伐正在加快,5月上海建工、綠地集團和建信信托組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投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中融信托、長安信托等也在積極籌備PPP項目。
首批嚐鮮
所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為(wei) 提供基礎設施產(chan) 品或服務,以特許經營為(wei) 紐帶,彼此共擔風險、分享收益的合作模式。
今年4月,唐山市政府采購中心受唐山市南湖生態城管理委員會(hui) 的委托,對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采用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模式進行競爭(zheng) 性磋商采購。
從(cong) 采購公告來看,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擬引入社會(hui) 資本6億(yi) 元左右。由共同組建的項目公司對項目的融資投資、建設實施、運營維護管理和資產(chan) 管理全過程負責。
最終,中信信托中標。此後,唐山市政府一則新聞提到,該項目由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按照股權比例注資,成立專(zhuan) 門項目公司——唐山世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具體(ti) 負責唐山世園會(hui) 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運營。項目合作期限為(wei) 15年,社會(hui) 資本的年回報率為(wei) 8%,收益來源為(wei) 項目運營收益,不足部分由政府安排運營補貼。項目到期政府指定專(zhuan) 門機構對社會(hui) 資本股權原值回購。
根據唐山市政府網站的信息,該項目為(wei) 該市落地的首個(ge) PPP典型示範項目。
河北省政府采購網公布的項目合同文本也顯示,該項目總投資預計為(wei) 33.63億(yi) 元。項目公司由代表政府的南湖投資公司、世園管理公司投入注冊(ce) 資本4.05億(yi) 元,中信信托投入項目公司的注冊(ce) 資本為(wei) 6.08億(yi) 元,中信信托站項目股權中占比為(wei) 60%。銀行貸款23.5億(yi) 元,投入進度根據項目公司與(yu) 貸款銀行簽署的貸款合同的具體(ti) 約定執行。
除了直接參與(yu) PPP項目外,一些信托公司試圖借道PPP產(chan) 業(ye) 基金來參與(yu) 基建投資。
中國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26日公告稱,其與(yu) 綠地控股集團、建信信托公司等共同投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產(chan) 業(ye) 基金,基金總規模1000
上海建工、綠地集團和建信信托組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三方各占33%、33%和34%股權,該合資公司將成為(wei) 上述軌交基金的普通合夥(huo) 人和管理人。這三家機構是該軌交基金的共同發起人,基金將分期發行,期限為(wei) 5+3年。其中,上海建工將出資20億(yi) 元認購該基金首期相應份額。
綠地集團、上海建工、建信信托將發揮各自在物業(ye) 開發、軌交建設、項目融資方麵的品牌影響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承擔軌交基金的責任,支撐軌交基金的業(ye) 務。
該基金投資範圍包括納入PPP項目庫及政府統一采購的軌道交通與(yu)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地域上主要考慮省會(hui) 城市及有一定條件的地級市。
公告稱,目前,軌交基金尚處於(yu) 框架協議的簽署階段,後續該基金投資各方仍需就基金籌資、運作管理、投資決(jue) 策等開展商務談判。
空間巨大
信托公司已經開始探索用PPP模式與(yu) 政府合作,而43號文則是推動這種合作關(guan) 係的直接原因。
2014年9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管理的意見》下發,這一文件在剝離政府融資平台公司政府融資職能的同時,推廣使用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模式。
對於(yu) PPP
穆迪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信用研究分析主管鍾汶權指出,PPP模式和地方政府債(zhai) 券將取代融資平台融資,成為(wei) 基礎設施建設重要的資金來源。他強調,PPP的資金來源還是依賴於(yu) 地方政府和地方國有企業(ye) ,潛在風險是導致國企債(zhai) 務水平進一步上升。
而引入社會(hui) 資本需要專(zhuan) 業(ye) 金融機構的幫助。
他認為(wei) ,從(cong) 製度層麵而言,PPP模式中,信托仍是最契合的運作主體(ti) 。信托具有資金募集優(you) 勢,可以很好地引入社會(hui) 資本。
對於(yu) 信托而言,政府的特許經營項目在整個(ge) 社會(hui) 經濟體(ti) 中的實際收益其實最高,能夠匹配信托資金端的需求。
不少信托公司傳(chuan) 統信政合作業(ye) 務已經暫停。
來自中國信托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亦顯示,2015年一季度,信托資金投向基建領域的比例僅(jin) 為(wei)
不過,根據統計,2015年5月,共53家信托公司參與(yu) 發行,成立214隻固定收益類集合信托產(chan) 品,納入統計的150隻產(chan) 品總規模為(wei) 358.33億(yi) 元。其中,基礎產(chan) 業(ye) 類共成立了84隻產(chan) 品,占比44.92%,基礎產(chan) 業(ye) 類信托超過房地產(chan) 類信托占據主導地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數據的起伏說明政信類信托正處於(yu) 轉型、模式切換時期。
新模式下,政信類信托的空間是巨大的。
據麥肯錫測算,到2020年新型城鎮化的資金需求將超過30萬(wan) 億(yi) ,一半由政府解決(jue) ,一半缺口將引入社會(hui) 資本,這依然是政府和信托合作的機會(hui) ,隻不過未來合作方式或在PPP模式下探尋。
監管層對PPP項目大力促進也為(wei) 信托業(ye) 帶來機遇。
2014年12月4日,財政部從(cong) 各地上報的
從(cong) 全國層麵看,截至目前,已有廣東(dong) 、江西、黑龍江等29個(ge) 省、市、自治區的1043個(ge) 推介項目首批列入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庫,涉及總投資額高達1.97萬(wan) 億(yi) 元。
中融國際信托董事長劉洋曾表示,PPP模式發展為(wei) 金融機構帶來廣闊的業(ye) 務投入空間。2014年國家出台了一係列加強地方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的政策性文件。這種公私深度合作的PPP模式一方麵可以減輕政府的債(zhai) 務壓力,另一方麵也可以提高公共產(chan) 品的效率和質量。可以預見,目前的PPP模式將會(hui) 深遠影響民間資本與(yu) 政府機構的合作關(guan) 係,同時因為(wei) 基建類項目投資規模大、運營周期長、所涉利益主體(ti) 眾(zhong) 多的特點,決(jue) 定了這種業(ye) 務模式將為(wei) 資管機構尤其是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業(ye) 務投入空間,表現在一方麵顯著提升金融機構綜合金融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另一方麵給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附加價(jia) 值。
攻克難關(guan)
不過,信托公司想要大範圍發展此類業(ye) 務並不容易。
穆迪副總裁、地方政府與(yu) 公共機構部高級分析師諸蜀寧認為(wei) ,PPP模式本身就麵臨(lin) 很多不確定性,如細分下的外包類模式,私企負責承包基礎設施的建設後再轉移給政府,政府是否有資金來購買(mai) 就具有不確定性。再如
對於(yu) 信托公司而言,也需麵對PPP模式中項目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麵出現的風險。
吳健坦言:“在PPP項目運作過程中,信托公司主要有資金、項目周期和收益不確定性三方麵難題。”
資金方麵,信托自有資金體(ti) 量有限,信托業(ye) 務期限一般較短,資金成本較高,傳(chuan) 統上,信托業(ye) 務一直遵循“短、平、快”的開發思路。
招商證券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指出,相比銀行和券商,信托公司的資金成本比較高,在公益性或準公益性的PPP項目中很難找到成本收益匹配的項目。此外,信托公司也不具備項目收益債(zhai) 等債(zhai) 券的承銷資格。
吳健進一步指出,讓信托公司頭疼的還有PPP項目的時間周期較長,“由於(yu) 整個(ge) 運作結構較為(wei) 複雜,也涉及到很長的審批和協調流程,實際推動過程中還是困難重重”。
“傳(chuan) 統模式中債(zhai) 務關(guan) 係比較清晰,信托公司隻需要考察擔保方的資信情況,而PPP模式中,則需要實際考量資金投放之後的收益回籠預期,這對信托公司提出了很大的考驗。”吳健說。
模式探索
麵對這些困難,信托公司需要在項目選擇和模式上進行創新,控製風險。
中融信托創新研發部認為(wei) ,信托公司應當選擇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參與(yu) PPP嚐試,參與(yu) 模式可以有幾種:一是真實投資於(yu) PPP項目公司,通過項目分紅收回投資。這種模式對信托公司全麵識別風險能力以及就風險分擔機製與(yu) 政府談判能力的要求最高。且由於(yu)
對於(yu) 如何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PPP,鍾汶權建議,首先需要提高透明度,包括項目信息要及時準確,費率調整機製要清晰,政府補貼要有可預見性。“民營資本參與(yu) PPP項目,經濟上的考慮會(hui) 更多。”他指出:“此外,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PPP,也會(hui) 考慮二級市場的流動性。盡管PPP對長期投資並且是持有型投資者有吸引力,但如果能逐步發展二級市場,有一定流動性,對投資者更為(wei) 便利,對新項目的定價(jia) 也會(hui) 更容易。”
吳健指出,對於(yu) 信托公司來說,退出方式也尤為(wei) 重要。
如已有信托公司嚐試的模式中,中信信托嚐試的是信托公司募集資金,作為(wei) 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項目公司設立,並與(yu) 項目公司的其他社會(hui) 資本約定信托到期通過其他社會(hui) 資本溢價(jia) 回購股權方式退出。
而信托通過基金向社會(hui) 資本配資,可以在信托期滿通過向投資基金其他合夥(huo) 人溢價(jia) 轉讓合夥(huo) 企業(ye) 份額,或投資基金向項目公司其他社會(hui) 主體(ti) 溢價(jia) 轉讓股權,通過獲得合夥(huo) 分紅方式退出。不過,這種方式依賴於(yu) 其他社會(hui) 資本回購,傳(chuan) 統融資類業(ye) 務風險猶存。此外,部分項目公司與(yu) 政府在《特許經營權協議》或《項目合作合同》中明確約定不得進行股權變更,采取該種配資方式參與(yu) 應提前予以注意,避免退出障礙。
有市場人士指出,PPP模式發展也可借鑒國外經驗,政府部門與(yu) 社會(hui) 資本風險承擔應該合理分配。
英國是較早采用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馬紹爾公司注冊(ce) 流程]於(yu) 1992年首次提出私人融資計劃(PFI)。2012年,英國財政部進一步推出新型私人融資(PF2),兩(liang) 者最大的區別是政府在特殊目的公司(SPV)參股投入部分資本金以吸引長期投資者。在PF2合同中,公共部門將承擔更多的管理風險,如因法律、場址汙染、保險等不可預見的變化引發的費用增加的風險。此外,政府資本的參與(yu) 使得PF2模式下股本金比例從(cong) 10%提高到20%-25%,化解了在資金緊缺時的融資局限性,更有助於(yu) 發揮社會(hui) 資本的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