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產(chan) 配置,富人為(wei) 什麽(me) 最偏愛海外家族信托?
財富管理有許多不同的架構和工具,比如大額保單、信托、慈善基金等。海外家族信托是屬於(yu) 眾(zhong) 多高淨值人士/企業(ye) 家常用的其中一種家族財富管理工具。
信托我們(men) 經常在電視劇和新聞中看到,但生活中又很少接觸,所以會(hui) 覺得信托很神秘且高大上。今天就來聊一聊海外信托。
顧名思義(yi) ,海外家族信托是指委托人將家族財產(chan) 轉移給境外受托人並由受托人為(wei) 了家族成員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進行管理的財富管理工具。常見的海外家族信托架構如下圖所示:
關(guan) 於(yu) 家族信托,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香港的邵氏家族。邵氏家族把從(cong) 傳(chuan) 媒帝國賺來的錢成立邵氏基金會(hui) ,投資海外,由專(zhuan) 業(ye) 資產(chan) 管理公司打理,不僅(jin) 為(wei) 善款增值,也為(wei) 慈善工作奠定永續經營的事業(ye) 基礎。邵逸夫獎仿效諾貝爾獎基金運作,每年頒發高達300萬(wan) 美元獎金,表揚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獎金主要來源便是靠資產(chan) 管理投資收益。
我們(men) 最所熟知的“逸夫樓”——邵氏基金會(hui) 早在1985年就開始與(yu) 內(nei) 地教育部門合作,協助發展教育、醫療事業(ye) ,“逸夫樓”在內(nei) 地各處遍地開花。今天,邵逸夫家族基金成功的管理模式早已成為(wei) 行內(nei) 的必修案例。
如今越來越多的內(nei) 地高淨值人群也選擇設立家族信托,希望通過這些海外注冊(ce) 的基金來轉移資產(chan) ,同時也可以避免公司因子女分家而被解體(ti) ,避免“富不過三代”的命運等等。
海外家族信托的功能和目的
海外家族信托的功能通常是多麵的,包括資產(chan) 隔離保護,家族財富傳(chuan) 承,公司架構稅收優(you) 化,IPO上市前稅收籌劃等。
資產(chan) 隔離保護和財富傳(chuan) 承是家族信托的兩(liang) 大基本功能。通過將家族資產(chan) 轉讓給專(zhuan) 業(ye) 第三方受托人機構,可以實現法律所有權的轉移,有效保護資產(chan) ,而不受婚姻變故,債(zhai) 權人追索等情況下的影響。
另外,通過合理的設計和籌劃也可以實現公司架構稅收優(you) 化,IPO上市前稅收籌劃的目的。例如,如在IPO上市前將上市主體(ti) 及其下層資產(chan) 裝進海外信托,在IPO上市後股票增值部分可以截留在信托中;在信托財產(chan) 不分配給受益人之前,在籌劃得當情況下,可以遲延納稅。
海外家族信托的作用
1. 通過家族信托解決(jue) 財產(chan) 繼承問題時,保護隱私。
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業(ye) 發揚光大,現實是並非每個(ge) 富家子弟都對經營家族企業(ye) 有興(xing) 趣。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決(jue) 這一問題。
他們(men) 並不直接把財產(chan) 分配給繼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機構管理資產(chan) 與(yu) 分配開支,從(cong) 而使得家族成員將股東(dong) 和營運者的角色分開,可以放手任用能幹的職業(ye) 經理人管理家族企業(ye) ,保障繼承人即使不經營家族企業(ye) 也可以生活無憂。
事實上,除了能保障自己的後代能過上好日子,委托人還能通過遺產(chan) 信托避免繼承人因生活奢靡或不善理財而敗光家產(chan) 。
2. 家族信托可以合理節稅。
在大部分國家,遺產(chan) 需要支付遺產(chan) 稅或遺產(chan) 繼承稅。在國外,經常會(hui) 發生有人繼承了價(jia) 值連城的實物遺產(chan) ,卻拿不出現金支付遺產(chan) 稅,但如果通過設立遺產(chan) 信托,就可以有效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
3. 家族信托還可以充當財產(chan) 的“防火牆”。
因為(wei) 信托獨具的信托資產(chan) 破產(chan) 保護機製,而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如果受托人死亡、離異或破產(chan) ,信托財產(chan) 不會(hui) 受其牽連,債(zhai) 權人或配偶都無權拿回。
流氓不怕多,就怕流氓懂信托.....
根據《信托法》,信托資產(chan) 一旦成立,就從(cong) 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財產(chan) 中分割出來,成為(wei) 一筆獨立運作的資產(chan) ,它不能被抵債(zhai) 、清算和破產(chan) 。受益人(可以是委托人自己)對信托財產(chan) 的享有不因委托人破產(chan) 或發生債(zhai) 務而失去,同時信托財產(chan) 也不因受益人的債(zhai) 務而被處理掉。
4. 資產(chan) 隔離。
安然公司肯萊恩夫婦曾經把公司做到了世界500強,而2002年破產(chan) 的時候,絕大多數的財產(chan) 被凍結、清算,唯一沒有被凍結的是他們(men) 買(mai) 的一份970萬(wan) 美元人壽保險的保單,肯萊恩夫婦因此靠它每年領取幾十萬(wan) 美金安度萬(wan) 年。信托財產(chan) 同樣不被列入查封、凍結的資產(chan) 範圍,也同樣受法律的保護。我們(men) 存在銀行的錢,房產(chan) ,股票、基金等,一旦發生債(zhai) 務糾紛或者破產(chan) 時,都要麵臨(lin) 查封、凍結風險。如果沒有事先為(wei) 家庭或者個(ge) 人留一筆絕對屬於(yu) 個(ge) 人的資產(chan) ,一旦風險來臨(lin) ,那將是不可想象的悲慘後果。
5. 債(zhai) 務隔離。
作為(wei) 企業(ye) 家,做實業(ye) 是高風險的。馬雲(yun) 說過,“生意等於(yu) 戰場,你可以連續勝利5年或者更長,但你不能保證20年、30年永遠順利。”事實上,據美國《財富》雜誌報道,美國大約62%的企業(ye) 壽命不超過10年,隻有2%的企業(ye) 壽命超過50年,而中小企業(ye) 的壽命不超過7年。中國大型民營企業(ye) 的壽命為(wei) 7.5年,中小企業(ye) 壽命不超過2.9年。
做企業(ye) 要發展壯大,難免要借錢,這就會(hui) 欠下一屁股的債(zhai) 務。很多企業(ye) 也正是在債(zhai) 務危機中倒閉,如果沒有事先規劃,將會(hui) 輸得幹幹淨淨。如果企業(ye) 家懂得信托、保險,完全可以把資產(chan) 轉移到信托公司或者保險公司,那麽(me) 當企業(ye) 麵臨(lin) 債(zhai) 務糾紛時,至少有一筆財產(chan) 是屬於(yu) 自己的——信托資產(chan) 或者保險資產(chan) ,他們(men) 不能被抵債(zhai) 。即使要賣房賣車,賣光企業(ye) 用來抵債(zhai) ,但信托財產(chan) 是不能被抵債(zhai) 的。這是受法律保護的個(ge) 人資產(chan) 。前段時間鄂爾多斯很多老板不得不賣豪車還債(zhai) ,但如果他們(men) 懂得信托,把一部分資金放信托公司,至少這部分信托資產(chan) 可以免除債(zhai) 務糾紛,即使個(ge) 人其它資產(chan) 全部變賣還債(z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