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P2P網貸行業如今已嚴重混亂。
原本是通過互聯網便利,解決銀行服務無法顧及到個人、小微企業貸款理財的中介服務平台,如今變成很多投機者違法犯罪的機會。
今年1月,[大連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濟南、北京兩家關聯P2P平台相繼出事,相關責任人被抓。
記者經過十多天調查,以期以裏外貸、上鹹bank兩家平台為例,一窺P2P行業亂象。
一位網名叫“key”的北京單身母親和她14歲的兒子度過了一個“清冷”的春節。
2014年初,“key”將全部積蓄70餘萬元投入“裏外貸”P2P網貸平台,以賺取40%年息的收益。
不想生活卻因此陷入困境。
今年1月22日,“裏外貸”法人代表孫友衛發布消息稱:因借款人高琴被濟南警方控製,所借資金無法按時償還,所有到期兌付資金暫停提現。
1.8萬名投資人和9億多元代收資金頓時沒了著落。“key”也是受害者之一。
據北京警方證實,“裏外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立案調查,相關涉案人張傑、高琴、孫友衛等人已被抓獲。
張傑、高琴夫婦經營房地產,是“裏外貸”最大的借款人。
數據顯示,2013年6月上線的“裏外貸”平台,截至2015年1月21日,總成交量22.48億元,待收本息共計9.34億元;平均借款期限5.56個月,綜合年化收益率39.77%。
投資者:被40%高年息“誘惑”
來自江西的投資人“dan”正是被近40%年息收益所吸引,去年年初,將他準備結婚的14萬元積蓄投入“裏外貸”。
這個年息意味著,投資10萬,一年可以賺取4萬利息。“dan”說,他一年獲得的利息,幾乎和他的薪水持平。
北京的“key”最初並不知道網貸業務,後經朋友介紹,她把70多萬元存款提出來投資“裏外貸”,一年複利計算,則共賺取40多萬元。
“裏外貸”和上鹹bank均屬於高息平台;幾乎沒有一個正規行業能支撐年40%利息的借貸。
截止到今年1月,全國共有1600多家P2P平台,平均年化收益為18%。穩定的網貸平台,年收益率偏低,在8%左右。
而眾多出事的平台,高息占大多數。
高息是一些新網貸平台吸引投資者的手段。某貸網曾公開宣傳,高息是平台自己出資給投資人的獎勵,並非借款人來支付。
2014年上半年,“小狸”開始關注“裏外貸”平台。
她發現“裏外貸”未到期的債權可以轉讓,她在別人的指點下,開始倒賣債權賺錢。她低價收購未到期的債權,等到期後兌付,賺取差價。這樣一倒手後,債權收益更高。
短短半年時間,小狸借此賺20多萬元。2014年底,“裏外貸”風聲鶴唳,論壇上不斷有人曝光“裏外貸”內部運營的問題,群內很多人開始低價轉賣債權。
“小狸”說,很多投資者都知道高息平台風險大,但又都自認不是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熱衷於快進快出的她,不幸“踩雷”。
現在很多高息網貸平台都是在做“擊鼓傳花”的遊戲。
借款人:實際控製“裏外貸”
至今,“裏外貸”網站仍能打開注冊會員,網站首頁上,“半月談探究‘裏外貸’——共築中國P2P”的宣傳標語放在通欄廣告中。
作為借貸中介平台,“裏外貸”將借款人的信息發布到平台上,稱為“發標”,投資人看到後,在網上投資,稱之為“投標”。
“裏外貸”標的項目沒有標注資金用途和借款方的信息。其中多數項目標的注明為:“××地產公司借款標”,沒有備注詳細信息。
據統計,在“裏外貸”9.4億元代收項目中,隻有8個人在借款。截至2014年底,累計的借款人41名,最高借款人融資數據累計4.69億元。
較正規的P2P平台,借款人眾多也信息分散,借款標的也以數十萬到數百萬元不等。如果一個網貸平台借款人少,很可能涉嫌自融。
在“裏外貸”網站上,在“成功的借款”項目中,排名前100位的項目,有兩個借款人的名字出現得最為頻繁,這兩個人是高琴和張傑。
據北京、濟南警方證實,張傑、高琴夫婦是“裏外貸”最大的借款人,該平台的資金絕大多數流進這對夫婦所屬的山東鼎達房地產公司和濟南清大華創置業有限公司。
記者調查發現,這對夫婦並非僅僅是“裏外貸”最大的借款人,而且還實際控製著“裏外貸”,張傑的父母張文堂、劉守蘭長期以來是“裏外貸”最大的股東,占股99%。這意味著,“裏外貸”並非一般的P2P網貸平台,而是這對夫婦的融資渠道。
高琴於1994年成立山東鼎達裝飾設計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2007年,山東鼎達裝飾公司(山東鼎達房地產公司的股東發起人之一)變更董事長和經營人員,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高琴變更為劉守蘭,孫友衛、張青成為監事。
孫友衛正是“裏外貸”的法定代表人,他還擔任過高琴其他公司的高管。
2005年,25歲的山東文登人孫友衛擔任山東鼎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經理。
該公司即是山東鼎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第一任董事長為張傑、後變更為高琴。
2013年,孫友衛、趙彬等三人在北京注冊成立北京眾旺易達網絡科技公司(以下簡稱眾旺易達公司)。公司發起股東為張文堂、劉守蘭、孫友衛。
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孫友衛占股1%,另外兩人占股99%。
據濟南警方人士證實,張傑的父母張文堂、劉守蘭分別在張傑、高琴所屬的十多家公司中交叉任職。
“裏外貸”高管也證實,張傑、高琴的24歲的女兒張瀟丹,曾在眾旺易達公司任職,人稱“小張總”。
另據內部人士透露,“裏外貸”日常經營活動均由張傑、高琴遙控指揮,重大活動公告、發標項目也要張、高二人審核。
而“裏外貸”組織投資人、借款人見麵會,張傑、高琴則以借款人出麵接待。
“上鹹bank”:被查導致“裏外貸”停擺
“裏外貸”出事後,投資人得知,“裏外貸”的最大借款人張傑、高琴夫婦也是另一山東P2P網貸平台“上鹹bank”的最大借款人。
“裏外貸”出事前一周,1月16日,上鹹bank因無法兌付到期資金被濟南警方查封,高琴也被警方控製。
據了解,濟南警方迅速凍結張、高二人的賬戶,從而引發“裏外貸”無法提現的連鎖反應。
據濟南警方證實,上鹹bank所屬的山東上鹹投資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立案調查。
上鹹bank成立於2013年12月6日,截至今年1月16日,營運一年時間,尚有1.62億元待收款。平台官方發布的借款標中,綜合年化收益28%。
據上鹹bank投資者維權代表“海壽法師”說,他們對上鹹的借款標進行核查,實地走訪標的上注明的借款企業,這些企業均表示從未在上鹹bank借過錢。
濟南警方證實,張傑、高琴夫婦也是上鹹bank最大的借款人,該平台的資金流向與“裏外貸”一致,均進入該夫婦的房地產公司。
記者調查發現,上鹹bank與“裏外貸”存在關聯,也涉嫌為高琴夫婦的融資平台。
去年4月和5月,濟南華倉投資谘詢有限公司和山東省萬軍投資有限公司分別入股上鹹投資公司和眾旺易達公司。
一名叫劉懷軍的男子分別是這兩家公司的監事和經理。
據內部人士透露,上鹹bank也是由張傑、高琴控製的。2014年開始,兩人看到“裏外貸”淨流量過大,難以抵禦風險,因此成立上鹹bank。上鹹的法定代表人王鵬飛據稱與高琴有親戚關係。
另據北京的投資人透露,他們向北京警方谘詢案情時獲知,孫友衛與高琴同樣具有親戚關係。
資金流向:或向境外轉移
2月8日,位於濟南曆下區的長嶺花園地塊尚未動工,仍是一片荒地。
高琴為法人代表的清大華創公司獲該地塊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總建築麵積163094.42平方米。2011年,這個地塊的土地出讓金為2.83億元。
網上的公開資料顯示,長嶺花園項目有兩棟樓與山東高速、山東省林業局、濟南市糧食局、司法局等簽署團購協議。
不知何故,2011年之後,上述單位的團購人紛紛退款。項目至今也沒有開工建設。
但依托這一項目,高琴和張傑在“裏外貸”、上鹹bank募集大筆資金,另外還通過長安信托和新華信托分別借款1.5億元和7000萬元。
由於到期未還款,2014年7月,濟南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判決凍結、劃清清大華創公司及高琴的銀行存款人民幣1.6億元整或查封、扣押其同等價值的財產。
從信托公司借的2.3億元,以及從兩家P2P平台募集的10億多元,這些資金去向何處,至今仍是一個謎。
兩地警方已正在辦案為由,拒絕回應此問題。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使高琴真的利用網貸平台募集資金開發房地產,兩個平台年息40%左右,按照樓麵價1億元計算,長嶺項目全部賣出去賺取的利潤也不夠支付利息。
目前,張傑、[廈門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高琴名下的濟南清大華創置業公司、山東秀苑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山東鼎生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目前均被濟南警方查封。兩人名下的三處房產也被警方貼上封條。
據知情的人士稱,張傑的父母及女兒都已移民新加坡。去年下半年,高琴用女兒的名義在上海自貿區注冊三家公司,注冊資金均達數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