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過度依賴於房地產業務副作用正在顯現。
繼信托產品發行規模連續兩個月出現下降後,剛剛過去的10月,集合信托產品新發規模再度降至冰點。
數據顯示:當月發行產品總計491款,[伯利茲注冊公司]發行規模為586.08億元,而其中,地產信托僅發行51.75億元,創下今年來的新低,而金融項目則躍居首位,占比達31.39%。
僅從數據來看,那麽房地產信托規模的速降可能是導致10月數據難看的一個原因,但實際上,發行規模的下滑,主要在於整個經濟處於下行狀態,加上今年不斷暴露出的兌付危機,所以接下來到年末或是2015年,這種放緩的態勢都會一直延續。
盡管以往信托公司高度依賴的房地產信托正在經曆“最難”的年關,但高收益和長期以來的業務模式又讓其短期內不會放棄此類業務,“因為相較於其他業務,房地產的傭金相對更高”。
地產信托不足去年兩成
9月30日央行宣布“認貸不認房”的新標準時,這份被市場寄予“厚望”的房貸新政一度被認為將給低迷的樓市帶來一劑強心針。
然而伴隨著新政滿月,房企的信托融資情況不僅並未得到緩解,反而迎來了新的冰點。
2014年10月總計發行的491隻產品,產品規模為586.08億元,同比9月大幅下降了30.21%,而就在2013年10月,這一數字還高達979.58億元。
其中,以往動輒占比排在前兩位的房地產類信托則今年內首次跌到末位,僅占當月新發規模的10.38%,而低至51.75億元的新發規模比起2013年同期的247.95億元,則大幅銳減了80%。
在經濟周期性的調整下,信托融資渠道的收縮是必然的。
因為一方麵受到房地產市場因素的影響,會導致房地產信托業務出現明顯下滑,這也是信托類貸款規模下降的一個主因。
另一方麵,被認為會起到刺激作用的房貸新政無論是力度還是帶來的需求釋放,都遠低於2008年,所以如果隻有當前的政策,那麽恐怕難以扭轉地產市場的下行趨勢。
而根據信托業協會11月7日發布的數據,2014年第三季度,信托資產規模在出現平穩增長的同時,增速明顯放緩。
對此,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認為,這說明了“弱經濟周期和強市場競爭對信托業的衝擊效應明顯加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占比規模和新發數量雙雙跌至末位,但房地產信托的收益水平卻穩居首位,平均收益水平達9.63%。
對此,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項目經理向記者透露,“地產項目收益率高但規模墊底,因為大家現在對房企的資金鏈並不看好,信托公司也比較謹慎”,但並不意味著地產信托的項目就不做了,“畢竟,房地產業務除了有抵押物之外,其發行的傭金也更高”,在他看來,麵對年關將至各家信托公司集體披露業績之際,不排除第四季度出現反彈,“主要為了提升業績”。
而除了高額的收益使得信托公司不可能放棄此類業務外,由於長期以來的業務模式,房地產信托作為信托業的主營業務之一,很難出現短期內就被替代的情況,所以短期內不可能萎縮。
業績分化將更顯著
事實上,與地產信托“最難”年關相對應的,是各家信托公司的“艱難度日”。
根據信托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三季度全行業的經營業績呈現出增長趨緩的態勢,其中,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20.14億元、209.81億元,環比增速為23.22%、-4.69%;而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實現的淨利潤則分別為127.8億元、112.54億元,環比增速為29.97%、-11.94%。
而在剛剛公布的三季報中,多家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陝國投A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468.9萬元,同比下滑44.80%。
而旗下擁有愛建信托的愛建股份在2013年三季度曾憑借愛建信托的出色表現,實現收入4.69億元,同比增長80.52%,但在今年三季度,愛建股份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僅有不到2%。
除此之外,依靠中融信托作為主要盈利來源的經緯紡機三季報業績也並不理想。
中信建投證券的研報更指出,中融信托前三季度收入為35.95億元,同比下降4.14%,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32.31億元,同比下降7.62%,而導致收入整體下降主要是低回報的通道類產品占比不斷加大,導致綜合報酬率下降。
對此,周小明表示,導致信托業經營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信托資產增速持續放緩,增量效益貢獻下滑;二是信托報酬率呈現下降趨勢,信托報酬的價值貢獻下滑。
“這說明信托業轉型發展所需的內涵式增長方式尚未最終成型,新增長方式下的業務不僅還沒有‘放量’,也沒有‘放價’,所以,信托業轉型發展依然處於伴隨著諸多隱憂和挑戰艱難前行階段。”
不過,並非所有的信托公司都出現了盈利水平的下降,安信信托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0.95%。
盈利水平的下降並不能完全說明信托業整體就向下走,[注冊法國公司]因為麵對今年的兌付風險,不少信托公司都將重點放在了處置存續項目上,避免出現新的風險,而對發行新項目也會更加謹慎,以往的地產項目也提高了門檻,這些都會影響盈利水平。
當前信托公司麵臨淨利增長的巨大壓力,以及“泛資管”的深入帶來的通道業務的製約,會一定程度上導致信托公司的業績難以出現前幾年的輝煌,再加上信托轉型過程中麵臨的各種壓力,如融資類業務麵臨轉型、禁止第三方代銷以及利率市場化等,以及未來信托公司的業績分化還將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