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給一批私人銀行客戶做培訓時,曾有幾位表示,感覺國內(nei) 財富管理業(ye) 務不如境外成熟,甚至有潛在風險。其擔心剛好折射出經濟轉型期財富積聚人群所遭遇的陣痛,民營企業(ye) 恰遇創業(ye) 一代向二代傳(chuan) 承之際,這種疊加致使當前民營企業(ye) 的財富傳(chuan) 承問題更加凸顯”,近日,一知名律師表示。
對於(yu) 家族財富管理,[注冊(ce) 美國公司流程]西方發達國家家族辦公室為(wei) 頂級富豪家族理財已運行百餘(yu) 年,並且有一套成熟標準。而國內(nei) 的金融機構從(cong) 2013年起才開始涉足家族財富管理領域。受製於(yu) 國人傳(chuan) 統儀(yi) 式及國內(nei) 相關(guan) 製度的不完善,從(cong) 業(ye) 者麵臨(lin) 的既是巨大機遇也是嚴(yan) 峻挑戰,就像戴著“鐐銬”起舞。那麽(me) ,目前國內(nei) 家族辦公室的現狀究竟如何?又受製於(yu) 哪些製度缺陷?
家族財富傳(chuan) 承迫在眉睫
中國高淨值人群近兩(liang) 年的爆發性增長引人注目。胡潤百富榜《中國超高淨值人群需求調研報告(2014-2015)》顯示,中國超高淨值人群約1.7萬(wan) 人,總計資產(chan) 規模約31萬(wan) 億(yi) 元,平均資產(chan) 規模18.2億(yi) 元,以企業(ye) 主為(wei) 主。其中,資產(chan) 規模上億(yi) 元的共6萬(wan) 人,而超過千萬(wan) 的達到96萬(wan) 人,預計整體(ti) 可投資資產(chan) 規模達112萬(wan) 億(yi) 元。
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發布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財富傳(chuan) 承”的重要性排序已從(cong) 兩(liang) 年前的第五位躍居至第二位,約46%的高淨值人士、約51%的超高淨值人士開始考慮財富傳(chuan) 承,其中部分人士已著手進行財富傳(chuan) 承的安排。
於(yu) 是乎,國內(nei) 金融機構紛紛看好這一市場前景。海外興(xing) 起已100餘(yu) 年、專(zhuan) 為(wei) 頂級富豪家族服務的家族辦公室,從(cong) 2013年起開始被國內(nei) 金融機構緊急借鑒和模仿。所謂家族辦公室,即是為(wei) 高淨值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的家族服務的機構,其設立目的就是使家庭的資產(chan) 得到長期發展,最終順利地進行保值、增值及後代的傳(chuan) 承。
在金融機構眼中,高淨值人群擁有的龐大財富需求形成了一片天然藍海,跑馬圈地是必須的。而這片藍海究竟有多廣闊,具體(ti) 數據可能誰也算不清;各大榜單的富豪理論上都是潛在客戶,不論數量還是規模都相當可觀。盡管家族辦公室對於(yu) 盈利模式和最終利潤都諱莫如深,但顯然這是一項回報不菲的生意。
一組數據或能說明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是多麽(me) 迫切。6月23日,中盟磐合家族辦公室創始人顏懷江在中國基金業(ye) 協會(hui) 的沙龍演講中談到了一組數據。“全球範圍統計,到第三代還能持續成長的家族企業(ye) 僅(jin) 為(wei) 3%,還有10%維持現狀,另外80%消失。華人地區來看,挑選250家上市的華人家族企業(ye) ,以30年為(wei) 觀察期,在其交棒傳(chuan) 承前後的8年時間裏市值平均蒸發60%。上市公司尚且如此,更何況一般民營企業(ye) ”
同時,2015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的上榜者中一半人士年齡在50歲以上。尤其從(cong) 創業(ye) 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情況看,創業(ye) 一輩的年齡大多已達55歲~64歲,各家族的長子、長女們(men) 的平均年齡都達到35.72歲,或許真是到了要接班的時候。
家族辦公室聯盟天津分會(hui) 副會(hui) 長、天津吉賢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邠彧表示,今年相關(guan) 領導的講話,首次傳(chuan) 遞出做好家族財富傳(chuan) 承的信息,家族財富管理被視為(wei) 中國財富管理行業(ye) 的新一輪盛宴。不過,家族辦公室的終極使命是保全和傳(chuan) 承家族財富,不僅(jin) 關(guan) 心家族財富,還要關(guan) 心家族成員。
從(cong) 目前中國家族辦公室的發展現狀、形態以及所麵對的各類問題和法律製約來看,這種形式真能為(wei) 高淨值人群財富傳(chuan) 承提供足夠周全的服務嗎?
國內(nei) 家族辦公室現狀
家族辦公室引入中國,有一個(ge) 背景不容忽視。李邠彧表示,“作財富管理的國外家族財富人群多處在第二三代繼承人階段,而我國目前多為(wei) 創一代締造的財富傳(chuan) 承階段。這也決(jue) 定了國內(nei) 部分人群沒有意識到財富傳(chuan) 承重要性,同時過於(yu) 重收益、輕風險,使得國內(nei) 財富管理機構處於(yu) 尷尬境地”。
不過,李邠彧也表示,“隨著財富理念的更新及與(yu) 現實的碰撞,已有不少先知先覺的高淨值人士逐步意識到財富管理不僅(jin) 是財富增值的單一課題,他們(men) 開始關(guan) 心財富的保全與(yu) 傳(chuan) 承、合理節稅、家族成員之間的治理甚至慈善公益事業(ye) ”。
由於(yu) 海外信托法等一係列法律製度建設相對完備,因此家族辦公室為(wei) 客戶提供的服務非常廣泛,資產(chan) 管理、財富的代際傳(chuan) 承、稅務規劃、協助設立與(yu) 管理慈善基金會(hui) 、家族企業(ye) 管理、家族後代教育、其他管家式服務、私人法律服務等都包括其中;家族辦公室不僅(jin) 要管理有型的資產(chan) ,還要兼顧如何傳(chuan) 承家族精神。
顏懷江在上述沙龍演講時曾表示,家族辦公室的頂層設計是家族信托和家族基金。家族信托以集中股權架構以控製經營權達到家族資產(chan) 傳(chuan) 承目的,既要做到資產(chan) 的獨立與(yu) 保密,合法合理節稅,還要有控製權的資產(chan) 轉移;家族基金則包括境內(nei) 外並購,特種投資和市值管理。
實際上,家族辦公室就是一間小型投資公司,其管理的資產(chan) 針對一個(ge) 家族或多個(ge) 家族,即所謂的單一家族辦公室和多家族辦公室。單一家族辦公室主要集中於(yu) 海外;而國內(nei) 則主要誕生於(yu) 家族企業(ye) 內(nei) 部,比較成功的有上市公司步長製藥成立的家族辦公室。
國內(nei) 的家族辦公室目前以多家族辦公室為(wei) 主,目前約有40~50家左右。家族辦公室內(nei) 部成員包括國內(nei) 外資深私人銀行家、金融理財師、律師、會(hui) 計師、專(zhuan) 利師、精算師等專(zhuan) 業(ye) 人士,這些人或親(qin) 自處理,或調動包括銀行、信托、保險、會(hui) 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甚至移民機構等資源為(wei) 保全和傳(chuan) 承客戶的家族財富服務。
目前積極建立家族辦公室的金融機構主要集中在信托公司、銀行以及財富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機構。
就目前信托公司和銀行旗下的家族辦公室來看,其運作核心基本上都是家族信托;由於(yu) 受到信托法限製,目前信托財產(chan) 登記規定尚不完善,信托財產(chan) 是否能夠有效隔離並不確定,導致能夠“裝進”家族信托的資產(chan) 並不多,因此很難施展拳腳,多數都會(hui) 偏向代客理財。
這也使得部分信托以家族財富規劃的名義(yi) ,推廣家族信托產(chan) 品如普通的信托產(chan) 品一樣,試圖繞過這些不確定性。但家族信托本身架構是一係列服務的綜合,將服務內(nei) 容簡單產(chan) 品化,甚至標準化“量產(chan) ”,服務價(jia) 值就會(hui) 大打折扣,離本質已相去甚遠。
因此,至今市場上始終有爭(zheng) 論,國內(nei) 現有的家族信托是不是貨真價(jia) 實的家族信托?還是僅(jin) 冠以家族信托名義(yi) 的信托產(chan) 品?在此基礎上,覆蓋家族辦公室日常管理業(ye) 務的機構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家族信托門檻一降再降
國內(nei) 的家族信托始於(yu) 2013年,距今也不過兩(liang) 年多時間。既然是信托,信托公司作為(wei) 受托人才是業(ye) 務核心,但目前信托公司家族信托的客戶來源往往來自銀行的超高淨值人群,畢竟銀行客源豐(feng) 富,且客戶信賴度相對較高,因此銀行在家族信托中雖然並非受托人的一方,但角色比較關(guan) 鍵。
據李邠彧介紹,2013年初平安信托成立了被多數認為(wei) 是首單真正意義(yi) 上的家族財富傳(chuan) 承信托產(chan) 品,即平安財富·鴻承世家係列單一萬(wan) 全資金信托,委托人年過四十,該家族信托規模超過5000萬(wan) 元,存續期為(wei) 50年。同年5月,招商銀行聯合外貿信托在家族信托業(ye) 務上實現了國內(nei) 私人銀行第一單的突破,客戶楊先生60歲左右,在境內(nei) 擁有多處自住和商用物業(ye) 、股權及金融資產(chan) ,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已成年,女兒(er) 還在念小學。
那麽(me) ,信托公司和銀行如何收取家族信托管理費用呢?平安信托首單家族信托的收費分為(wei) 固定管理費和浮動管理費,固定管理費年費率為(wei) 信托資金的1%,年信托收益率高於(yu) 4.5%以上的部分收取50%作為(wei) 浮動管理費。
招商銀行的首單家族信托顯然是銀行與(yu) 信托共同受益,收取年費及超額管理費,年費按托管資產(chan) 的一定比例收取,比例取決(jue) 於(yu) 信托的複雜程度,以及委托人生前還是過世;超額管理費則按照行規,超出委托人預期收益部分,招商銀行按20%的比例提取,信托公司也按一定比例收取費用。
關(guan) 於(yu) 銀行與(yu) 信托又是如何展開合作的?招商銀行與(yu) 信托公司合作的家族信托模式為(wei) 招商銀行作為(wei) 財務顧問和托管人,負責提出資產(chan) 配置方案建議,保管時間為(wei) 30年~50年。客戶作為(wei) 委托人,自己設定分配條款、提出收益目標,委托屬於(yu) 不可撤銷。客戶將現金、股債(zhai) 、理財產(chan) 品等在招商銀行的金融資產(chan) 裝進家族信托,不含實物和不動產(chan) ,然後全權委托給信托公司管理。
不過,目前國內(nei) 家族信托門檻有一再下降的趨勢,甚至走上產(chan) 品標準化道路。海外家族辦公室所服務的高淨值人群,淨資產(chan) 要求起碼不低於(yu) 1億(yi) 美元;此前國內(nei) 金融機構家族信托門檻多為(wei) 3000萬(wan) ~5000萬(wan) 元人民幣,通過一段時間運營,此門檻一降再降,長安信托推出的“長安家風”係列家族信托的兩(liang) 大係列產(chan) 品最低標準降至300萬(wan) 元人民幣。而中融信托推出的標準化家族信托產(chan) 品也將門檻降至1000萬(wan) 元人民幣。
有業(ye) 內(nei) 人士評價(jia) ,“這些其實就是普通的信托產(chan) 品,借用了家族財富管理的概念,把名字叫做家族信托而已。大家其實還是想做成海外家族辦公室的形式,提供全方位的家族財富傳(chuan) 承服務,要往哪個(ge) 方向努力,目前還在起步摸索階段。”
李邠彧表示,“信托的實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不是信貸,它的核心是按照信托人的意誌來管理資產(chan) 。然而,目前我國信托業(ye) 有相當一部分在做簡單的貸款業(ye) 務和一般銀行理財產(chan) 品,而轉型關(guan) 鍵不是融資而是投資,需要體(ti) 現家族信托財產(chan) 保全與(yu) 傳(chuan) 承優(you) 勢”。
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積極開展家族信托業(ye) 務的信托公司主要包括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外貿信托、中信信托、上海信托、長安信托、紫金信托、北京信托等,並未產(chan) 生行業(ye) 霸主。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平安、中融、外貿、中信目前家族信托業(ye) 務量較大,例如外貿或已突破百單。
第三方家族辦公室現狀
除了金融機構外,還有第三方機構設立的家族辦公室參與(yu) 家族財富管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第三方機構似乎更靈活,對於(yu) 家族辦公室的理解和處理似乎更接近海外的成熟經驗。同時,第三方機構成立的家族辦公室相對更加低調和神秘。
國內(nei) 第三方家族辦公室主要有和豐(feng) 家族辦公室、漢家族辦公室、磐合家族辦公室等,創始人多為(wei) 金融或法律機構的高管出身,實戰經驗豐(feng) 富、人脈廣泛,如海外私人銀行高管、著名律師等。
以磐合家族辦公室為(wei) 例,核心團隊一共8人,包括執行董事兼總裁、董事兼執行總裁、董事兼常務副總裁、董事兼國際部總經理、董事兼財富管理部總經理、私人信托部總經理、國際稅務籌劃首席顧問、高級顧問,涵蓋金融、法律、稅務等多方麵資深業(ye) 內(nei) 人士。
另外,以諾亞(ya) 財富為(wei) 首的一批財富管理公司也在積極拓展家族辦公室業(ye) 務。“每一次和一個(ge) 家族進行溝通時,我都會(hui) 問,你的家族最重視的是什麽(me) ?我才知道用什麽(me) 架構來保護它。要找到這個(ge) 方法不容易,因為(wei) 沒有一個(ge) 適用的萬(wan) 靈丹。重點要有建造架構的經驗和智慧,以及一群有經驗的人進行協助。”顏懷江表示。
顏懷江告訴記者,“可能每一間家族辦公室的定位對於(yu) 每一個(ge) 客戶來說都不一樣,因為(wei) 服務一定是客製化的,不會(hui) 有太多的一致性。全世界的家族辦公室有兩(liang) 個(ge) 極端,一個(ge) 是保姆式的,注重家族成員全球的出行、安排飛機、處理賬單、度假規劃等都要管;另一個(ge) 是單純隻管財,國內(nei) 現在大部分都是這種,隻幫你資產(chan) 管理,每年給你多少回報。我們(men) 比較偏重人性,注重家族中人和人之間的和諧,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做好財富管理。”
至於(yu) 收費模式,顏懷江表示,這是按客戶的資產(chan) 規模、複雜程度、每年要做的事情來決(jue) 定的,沒有一定的標準,市場上也沒有平均水平,最重要的是“讓客戶覺得你有多值錢。”
傳(chuan) 統家族辦公室通常按照客戶每年資產(chan) 總值的1%進行收費。此外,漢家族辦公室的基礎服務費為(wei) 100萬(wan) 元/年,在此基礎上,客戶可根據其家族特性,選取其他個(ge) 性化增值服務。假設家族辦公室一共管理20個(ge) 家族,其某一年總規模為(wei) 500億(yi) 元,那麽(me) ,當年收益就會(hui) 達到5億(yi) 元。
作為(wei) 第三方發起的家族辦公室,可以調配所有金融機構為(wei) 其客戶服務。例如磐合家族辦公室就可以與(yu) 14家私人銀行、5家商業(ye) 銀行、8家信托公司,還有保險平台、會(hui) 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移民服務機構等進行合作。
解構第三方家族辦
不同於(yu) 金融機構家族信托的產(chan) 品化經營,第三方家族辦公室又是如何規劃家庭資產(chan) 及家族企業(ye) 的呢?
顏懷江在上述沙龍演講中表示,“公司治理是定位定崗,家族運作並無白紙黑字,家族成員無法開除,隻能根據經營權、所有權、受益權這三權來進行定位。家族信托之所以能夠對抗稅務保全傳(chuan) 承,正是因為(wei) ‘三權分立’的概念。三種權利在第一代是合二為(wei) 一的,但當財富傳(chuan) 到第二代是則要出現分化,最容易被分化出來的是經營權,如交給職業(ye) 經理人;其次是所有權,所有權可能曾經因為(wei) 隔離風險找人代持了;第三才是受益權。”“一定要結合國內(nei) 實際情況進行改良和創新,用瑞士銀行那套做法就很難去和國內(nei) 客戶談,他們(men) 很難理解”,顏懷江表示,“做家族財富管理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將其家庭資產(chan) 重新結構化,這個(ge) 結構會(hui) 決(jue) 定財富最終是否屬於(yu) 家族,而且要解決(jue) 財富代際傳(chuan) 承之間的耗損。假設投資標的不變,以有限公司的結構成立基金與(yu) 以有限合夥(huo) 公司的結構成立基金,差別很大;如果以有限合夥(huo) 形式、又注冊(ce) 在低稅區,差異就出來了。所以結構是最重要的”。
顏懷江將家族財富管理架構比喻為(wei) 一棟大樓,屋頂是家族信托、家族基金,結構是控股公司、控股護照,地基是保險機構、私人銀行。顏懷江認為(wei) ,“這一架構適用於(yu) 國內(nei) 的每一個(ge) 家族,必須要做家族財富的產(chan) 權梳理”。
家族信托作為(wei) 頂層設計,管理著家族資產(chan) 和家族企業(ye) ,類似於(yu) 一種合法的代持行為(wei) 。家族資產(chan) 可以分為(wei) 金融資產(chan) 和海外不動產(chan) ,兩(liang) 者均通過離岸公司持有。而家族企業(ye) 還需要管理海外控股投資、員工激勵、海外並購基金等,海外控股投資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股權,就涉及全球稅務籌劃;海外並購基金則包括境外並購和境外上市。整體(ti) 看來,內(nei) 容相當複雜。
顏懷江表示,“國內(nei) 目前對於(yu) 可以納入家族信托的資產(chan) 限製很多,可以納入的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現金、未上市公司股權、限定地區的限定房產(chan) 、保單,限製確實較大。”
相關(guan) 法律完善正在進行
首先是觀念問題。李邠彧認為(wei) ,國內(nei) 高淨值人群將財富創造和管理混為(wei) 一談,重收益、輕保全和傳(chuan) 承,對於(yu) 財富傳(chuan) 承尚未形成理性認知和習(xi) 慣。
其次是製度掣肘。李邠彧表示,“信用製度的不完善、法律體(ti) 係的不健全,相關(guan) 的配套法規,如信托財產(chan) 登記製度、交易稅、遺產(chan) 稅等不完善或缺失”。目前,國內(nei) 信托業(ye) 形成的監管體(ti) 係基本可以概括為(wei) “一法三規”,即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辦法》、《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chan) 品)管理辦法》以及《信托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這套體(ti) 係中最為(wei) 核心的《信托法》實施已十餘(yu) 年,隨著信托業(ye) 的生存背景、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立法初始的一些未周全解釋的細節部分,也在業(ye) 務不斷的實踐和運行中,暴露出不可調和的硬傷(shang) ,可操作性不強。
例如,《信托法》規定的信托登記製度,與(yu)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特定財產(chan) 、財產(chan) 權的設立、變更或終止的登記或注冊(ce) 製度之間欠缺可行銜接和配套法律製度。
不過,盡管困難重重,李邠彧認為(wei) ,這一行業(ye) 曙光仍在前方。她介紹說,修改信托法的呼聲目前在管理層麵正處於(yu) 討論研究階段,一共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李邠彧稱,就實踐操作層麵來看,[杭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目前上海自貿區已有相關(guan) 先行先試的舉(ju) 措,領跑探索信托收益權流轉機製。為(wei) 了國內(nei) 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更應該從(cong) 製度層麵上完善家族財富管理,讓資金資源留在國內(nei) 。“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通過管理層及業(ye) 內(nei) 人士的共同努力,會(hui) 有且已有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由單純選擇把資產(chan) 向海外轉移在境外進行家族財富管理的單一模式,轉為(wei) 境內(nei) 外組合更為(wei) 靈活便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