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本土不動產家族信托的想象空間

得益於(yu) 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的增長,實體(ti) 創富及房地產(chan) 暴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中國出現了一批以商貿企業(ye) 家和房產(chan) 投資者為(wei) 代表的超高淨值人群。隨著第一代企業(ye) 家逐漸退居幕後,及房地產(chan) 市場“新常態”,財富傳(chuan) 承已成為(wei) 這類高淨值人群近來最為(wei) 關(guan) 心的主題之一。

2013年,北京銀行與(yu) 北京信托合作推出了家族信托服務並落地其首單私人銀行家族信托業(ye) 務,信托財產(chan) 的起步門檻為(wei) 3000萬(wan) 元。之後,雙方又為(wei) 高淨值人群設立了以國內(nei) 房產(chan) 管理為(wei) 主題的家族信托,成為(wei) 這一領域的嚐鮮者之一。

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zhuan) 訪時,北京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聶俊峰說,北京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對家族信托的需求正在上升,未來潛力巨大。

而具體(ti) 到房產(chan) 主題的家族信托,聶俊峰表示,[上海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除了企業(ye) 家等超高淨值人群,“還有一批因房地產(chan) 市場爆發性增長而積累了大量房產(chan) 的高淨值人士,同樣麵臨(lin) 財富傳(chuan) 承時的子女姻緣風險。”盡管在目前的製度下,將房地產(chan) 過戶至信托產(chan) 生的稅費無法避免,且未來信托持有房產(chan) 需要繼續繳納一定稅費,但“以不動產(chan) 作為(wei) 委托財產(chan) 的家族信托在人情多變、利益訴求多元化,姻緣與(yu) 血緣風險顯性化的當今社會(hui) 依然具有很現實的需求基礎。”

單一信托持有房產(chan) 的路徑

《21世紀》:北京銀行何時啟動私人銀行業(ye) 務?你們(men) 是如何定位的?

聶俊峰:2011年北京銀行正式啟動私人銀行業(ye) 務之前,曾與(yu) 戰略合作夥(huo) 伴荷蘭(lan) ING共同聘請了波士頓谘詢公司(BCG)對私人銀行業(ye) 務的定位進行了係統的調研論證——最終選擇了一個(ge) 比較符合自身中小銀行客群定位的模式——“大零售模式、大財富管理”。

目前我們(men) 的私人銀行業(ye) 務是三級財富管理服務體(ti) 係——大眾(zhong) 理財、貴賓理財、私人銀行的有機組成部門。我們(men) 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濟南設立了7家私人銀行中心。

《21世紀》:你們(men) 的私人銀行業(ye) 務重點開拓的是哪一類客戶?最著力打造的業(ye) 務是什麽(me) ?

聶俊峰:在業(ye) 務開展模式上,我們(men) 重點開拓並服務中小企業(ye) 主客戶群體(ti) ,針對中小企業(ye) 主的閑置資金管理、投融資綜合服務需求構建跨條線、跨業(ye) 務聯動的從(cong) 私人到法人無邊界服務。私人和法人在客戶的財富保值、增值和傳(chuan) 承過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ti) ,私人銀行服務必須遊刃有餘(yu) 地施展於(yu) 兩(liang) 方麵,橫跨財富管理、資產(chan) 管理和投資銀行。

單純產(chan) 品銷售不是真正的私人銀行。我想在不遠的將來,家族信托、全權委托資產(chan) 管理服務、家族辦公室和私人董事會(hui) 等真正立足“從(cong) 搖籃到墳墓、從(cong) 私人到法人”的服務,會(hui) 引導私人銀行業(ye) 務走向成熟。

我們(men) 與(yu) 北京國際信托在2013年初經研究論證推出了家族信托服務,這也是我們(men) 未來會(hui) 傾(qing) 力加大投入的業(ye) 務。

兩(liang) 年來我們(men) 發現,客戶對家族信托的需求在迅猛增長,一方麵,“普通”富裕家庭在財富或積蓄傳(chuan) 承時,需要通過“單一資金”或嵌套壽險的家族信托來規避子女婚姻和血緣風險;另一方麵,民營企業(ye) 家們(men) “二代”能否接班、股權與(yu) 管理權如何傳(chuan) 承接續也是一大問題,可通過資金加股權家族信托的方式,局部解決(jue) 企業(ye) 家客戶的需求。

《21世紀》:你們(men) 此前推出了以房產(chan) 為(wei) 主題的家族信托,這在國內(nei) 並不多見。房產(chan) 主題家族信托,有哪些功能?如何突破目前的政策限製?

聶俊峰:我們(men) 與(yu) 北京信托2014年開始推出房產(chan) 管理主題的家族信托服務。在國內(nei) 目前信托登記製度尚有不足的大環境下,家族信托以資金作為(wei) 財產(chan) 形式設立方能確立法律效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家族信托隻能成為(wei) “閑錢理財”信托。對超高淨值客戶來說,他們(men) 的主流財富形式是實業(ye) 投資的股權及不動產(chan) 。

從(cong) 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說,客戶在房產(chan) 管理方麵的需求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部分。

一是新增可售商品房,有些私人銀行客戶可能想投資或自住稀缺位置、不可複製的房源。北京信托可通過家族信托的方式為(wei) 其鎖定房源。比如針對尚未達到可出售狀態的稀缺房產(chan) ,可由客戶設立單一信托,委托信托公司與(yu) 開發商簽署合作建房等政策或法規許可的類似協議。在合作的房地產(chan) 開發商取得預售或辦理竣工驗收後,私人銀行客戶再來行使“委托人選擇權”:一是繼續由信托受托人辦理網簽過戶手續,二是委托人本人進行相關(guan) 手續辦理。

第二類需求則來自客戶的存量商品房。從(cong) 我們(men) 接觸的客戶來看,如果是欲交付信托的財產(chan) 是住宅,他們(men) 的主要目的是規避子女婚姻的風險;如果是商鋪及辦公物業(ye) ,主要考慮是在公司和個(ge) 人之間設置明確的財產(chan) 隔離防火牆。存量房產(chan) 需按照各地的規定繳納房產(chan) 過戶稅費和房產(chan) 持有稅。以北京為(wei) 例,房產(chan) 持有稅是按公司持有房產(chan) 的標準每年繳納對應價(jia) 值的0.84%。當然這一切基於(yu) 相關(guan) 的流程,需要符合國家相關(guan) 政策法規及不同地方政府的相應規定。

《21世紀》:裝入房地產(chan) 資產(chan) 的家族信托,和一般以金融資產(chan) 為(wei) 信托財產(chan) 的家族信托,在委托、受托和管理流程上有什麽(me) 區別?

聶俊峰:房產(chan) 主題家族信托的流程與(yu) 一般的家族信托的流程差別不大。先以資金設立單一信托,之後由信托公司擔任信托財產(chan) 受托人,最後信托的受益人是委托人意向的繼承人等家族成員。

用單一信托持有房產(chan) ,也許未來還存在著交易的便利。我個(ge) 人認為(wei) ,隨著信托登記製度的建立和完善,委付信托的房產(chan) 在將來進行權益轉讓時,有望可以不再進行產(chan) 權的過戶,而隻是信托受益權的轉讓過戶。同時,家族信托的受益人還可以考慮將信托受益權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質押融資——這都是可以預見的未來需求。

美國經濟學家司考特曾經說過:“信托製度的應用可以和人類的想象力相媲美”。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境內(nei) 境外、離岸在岸投資聯動的加強,我相信本土家族信托將來的應用還可有更廣闊的空間。

下一步:家族信托普惠下沉

《21世紀》:目前股權方麵的家族信托案例較少,家族信托在股權分配等方麵可以有什麽(me) 作為(wei) ?

聶俊峰:目前境內(nei) 公司上市根據證監會(hui) 等相關(guan) 監管部門的要求,在IPO發審前的公司股權若由信托持有可能是要遭遇“穿透”或清理,沒法起到信托製度對創業(ye) 者“防分家、防篡位”的原有目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信托製度或家族信托對股權管理便沒有作為(wei) 。信托製度的最大作用是實現財產(chan) 所有權、管理權和受益權的“三權分離”。如果“三權分離”與(yu) 民營公司的股權背後的名義(yi) 所有權、受益權、表決(jue) 投票權等權利相組合,還是可為(wei) 家族企業(ye) 的股權繼承管理、企業(ye) 高管和員工股權激勵、虛擬股權等公司治理和員工激勵發揮很大的作用。

另外,我們(men) 也在研究,能否通過“信托+SPV”的模式,也就是資金信托控股SPV,SPV再持有公司股權。當然目前也隻是在探討論證階段,SPV究竟是用券商資管計劃還是有限合夥(huo) 公司,或是其他主體(ti) ,還將取決(jue) 於(yu) 法規環境和證監會(hui) 等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我相信很快就有這樣的案例會(hui) 在市場中出現。

《21世紀》:過去幾年,國內(nei) 私人銀行業(ye) 增長較快,你怎麽(me) 看待我國私人銀行業(ye) 未來的發展?

聶俊峰:我認為(wei) 國內(nei) 私人銀行客戶規模和管理資產(chan) 的增速會(hui) 逐步放緩,而且高淨值人群的品牌忠誠度會(hui) 逐步提升。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造富或“暴富”運動已不再。未來私人銀行客戶主要的新增來源會(hui) 來自三個(ge) 方麵:一是繼續活躍在商業(ye) 領域、由創富的第一代和繼承的二代為(wei) 主體(ti) 的高淨值人群;二是新的商業(ye) 模式和業(ye) 態下產(chan) 生的新型高淨值人群,比如互聯網業(ye) 態的創業(ye) 者們(men) ;三是實體(ti) 商貿企業(ye) 的退出者們(men) 和由“食利者”發展而來的專(zhuan) 業(ye) 投資者。

對行業(ye) 服務的發展,我的大概判斷是:現在私人銀行整個(ge) 行業(ye) 在同時進行三個(ge) 方麵的升級跨越。

第一方麵是從(cong) 賣產(chan) 品向賣谘詢服務轉型。第二方麵是從(cong) 客戶閑置的資金向投融資一體(ti) 化轉型,從(cong) 2005年“中國銀行理財元年”到現在十年,基本上銀行財富管理服務的僅(jin) 僅(jin) 是針對積累型客戶的閑置資金,客戶真正的投融資需求,以及他們(men) 的家族與(yu) 家業(ye) ,私人銀行著力不多。如今家族信托算是實現客戶服務從(cong) 本人向家族、企業(ye) 延伸的一把鑰匙。第三方麵,是從(cong) 簡單的銷售認購關(guan) 係向多層次委托代理關(guan) 係特別是全權委托資產(chan) 管理服務、家族辦公室轉型。所以未來的全權委托可能不隻是全權委托資產(chan) 管理賬戶上的服務,更重要的是他個(ge) 人資產(chan) 及其家庭事務、家族委員會(hui) 的召集管理等。

現在國內(nei) 私人銀行在這三個(ge) 方麵的轉型和升級都在同步進行,但基本上主流的客戶服務人員,都還處在第一方麵從(cong) “賣藥材”向“出藥方”的轉型中。

《21世紀》:那麽(me) ,北京銀行私人銀行業(ye) 務未來的戰略重點是什麽(me) ?

聶俊峰:未來我們(men) 還是希望以家族信托谘詢顧問服務作為(wei) 特色,並將家族信托的業(ye) 務普惠下沉。

目前,北京銀行與(yu) 北京信托合作開展的家族信托服務的起步門檻是3000萬(wan) 起,其他的同業(ye) 可能是5000萬(wan) 起。這個(ge) 準入門檻還是比較高,也未能兼顧相當廣泛的、主要財產(chan) 依然在實體(ti) 經濟中經營運轉的中小企業(ye) 主——他們(men) 本身在私人與(yu) 法人財產(chan) 隔離、姻緣和血緣風險管理方麵存在著巨大的需求。

另一方麵我也看到目前有一些不太合規的個(ge) 人和機構在以所謂[北京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民事信托”的名義(yi) 開展家族信托業(ye) 務,門檻可能隻在一兩(liang) 百萬(wan) ,他們(men) 想當然認為(wei) 開展家族信托服務不需要任何金融機構的牌照。這種狀況會(hui) 對整個(ge) 市場產(chan) 生很大的不良影響。

所以我們(men) 想與(yu) 信托受托機構積極研究,設法形成批量化模式、把家族信托的受托門檻降下來去滿足更廣大客戶的需求。目前我們(men) 較為(wei) 清晰地感受到,在即將到來的老齡化時代,家族信托和終身壽險將會(hui) 是財富管理中最為(wei) 重要的“在岸”金融工具。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