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歲末,信托行業穩坐金融四大支柱的二把交椅,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元,一麵是信托產品創新層出不窮,一麵是信托製度紅利逐漸消失與泛資管時代競爭下的艱難生存。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海口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信托業麵對今天顯赫成果的同時不能忘卻過去的坎坷道路,一個“壞孩子”的“華麗轉身”可能還需要承受更大的考驗。
麵對外來,信托公司如何謀劃理性的發展與經營之道,圍繞2013年信托業年會精神可以從五個方麵進行解讀。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信托公司的治理結構一方麵是減少委托代理成本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麵對信托公司權、責、利的製衡及風險的防範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監管部門未來非現場檢查的重點傾向於信托公司治理層麵,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信托公司的治理層是決定其發展最為重要的內部環境因素。而健全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包括最近熱議的金融機構“生前遺囑”與處置機製,需要信托公司在股東會與董事會層麵進行好製度安排,破解“大而不能倒”的風險亂象。
第二,建立信托產品登記製度。信托產品登記作為信托製度建設的重要一環,在為信托產品提供流動性支持、提高信托產品的透明度、加快監管審批速度及發揮信托財產獨立性的製度優勢上承擔重要作用。信托登記與公示將提高信托產品的信息披露廣度與深度,相關機構將跟進建立信用評價體係。藉此可以根據信托產品的屬性、特點、保障措施、主體信用的指標對產品進行評級,進而為信托產品提供較為合理的定價依據。
第三,根據信托公司的實力進行分類監管。其實監管目的應當不是將信托公司分為三類九等,而是根據各自本身的資本實力與風險管理能力圈定一塊專屬業務,其希望得到的結果是差異性業務細分帶來管理能力的專業化。分類經營機製看似殘酷,但其實質應當隻是手段而非目的,監管層將根據信托公司的經營發展狀況動態進行升降級的調整。
第四,充分發揮信托公司的社會責任機製。信托公司的社會責任一方麵體現在其所開展的業務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尤其在綠色環保、踐行慈善事業、樹立行業正麵形象等方麵應當積極發揮作用。信托公司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麵體現在其發展壯大中是否貫徹“以信為本、忠實所托”的綜合發展理念,包括對委托人及受益人盡職負責,對展業行為誠信約束、對金融本業即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以貫之等等。信托公司應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來普惠財富民享的理念。
第五,以市場化原則指導信托發展。[注冊香港公司 深圳服務]加強市場在信托公司經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包括建立破產處置機製、資本約束機製、行業自律機製及監管評價機製。該由市場管的,交給市場來解決,強化信托公司的風險抵禦能力與市場競爭意識,以市場這隻無形的手來選擇能夠生存的信托公司,而後者必將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其所在市場中尋求的生存之道必然成為信托公司存在的現實價值。
信托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它需要來自政府、從業人員及社會參與者的關心與支持,信托業的長效發展機製會讓這個行業朝著穩健的道路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