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企業重組上市IPO

解讀公募基金的現狀

解讀公募基金的現狀


新基金認購戶數反映了投資者的參與(yu) 程度,而今年以來的新基金募集數據表明,散戶正在遠離公募基金。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在今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的時間裏,公募基金共計發行了67隻偏股基金,僅(jin) 有126萬(wan) 戶投資者(不考慮重複因素,以下同)參與(yu) 了新基金的認購。


同樣在放開產(chan) 品的2010年,公募基金共計發行了100隻偏股基金,獲得了291萬(wan) 戶投資者參與(yu) 認購,在2009年的牛市中,共計571萬(wan) 戶參與(yu) 了這些偏股基金的認購中。


散戶遠離基金的程度甚至比2008年嚴(yan) 重。

即便是大跌中的2008年,公募基金發行了115隻偏股基金,共計171萬(wan) 戶投資者參與(yu) 了新發產(chan) 品的申購。


顯然,按照目前的偏股基金募集勢頭,2011年公募基金要實現或者超越2008年171萬(wan) 戶參與(yu) 認購仍具有不小的挑戰。

這一數字,與(yu) 2007年更是相形見絀。是年,“上投摩根內(nei) 需動力”共計吸引了179萬(wan) 戶投資者的認購,“中郵核心成長”、“華夏藍籌核心”分別以159萬(wan) 戶、108萬(wan) 戶緊隨其後。


按照這樣的數據,2011年以來所有新發基金的認購戶數,尚不及2007年個(ge) 別發行較好的單隻基金。

而在散戶廣泛參與(yu) 的2007年,共計1825萬(wan) 戶投資者參與(yu) 了公募基金的認購,這些新基金首發募集了4485億(yi) 份,而隨後的熊市讓這些沒有逃脫的基金投資者損失慘重。


目前新基金這種困頓的局麵,讓基金銷售人員回到了似曾相識的2004年。在宏觀緊縮和A股市場低迷的雙重打擊下,公募基金募集出現低量,但此後2005年啟動的大牛市改變了這一格局,公募基金資產(chan) 在兩(liang) 年後超過3萬(wan) 億(yi) 元的規模。


而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看,公募基金的淨贖回仍在繼續。在偏股基金一季度出現626億(yi) 份淨贖回的情況下,偏股基金在二季度又出現了142億(yi) 份的贖回額,今年上半年共計出現了768億(yi) 份的淨贖回。


而從(cong) 持續營銷情況來看,截至一季度末,不足200隻基金出現了淨申購,接近500隻出現了淨贖回,後者遠大於(yu) 前者。

“買(mai) 來的”高度機構化在散戶拋棄的同時,公募新發產(chan) 品也呈現高度機構化的特點。


以67隻基金募集了849億(yi) 份,以及126萬(wan) 戶的投資者計算,每戶平均認購數接近7萬(wan) 元,在目前股市尚不見好轉情況下,這已經是較高的數值了。


即便是在最差的2008年,公募基金共計募集907億(yi) 偏股基金,戶均認購量隻有5萬(wan) 元左右,相對於(yu) 2011年公募基金的數字,這依然比2011年的平均數低出不少。


此前,證監會(hui) 曾出台政策,要求基金公司在基金銷售中不得采取“一次性獎勵”的方式,但市場上不時傳(chuan) 出基金公司違規支付豐(feng) 厚獎勵以謀取擴大規模的故事。


“上海有的公司給予渠道千分之二的一次性獎勵,把基金當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賣,自然量就上去了。”上述深圳基金公司營銷負責人對此憤憤不平。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