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國參加ISBN係統,並成立中國ISBN中心(設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標準書(shu) 號自1987年1月1日起實施,至1988年1月1 日完全取代原用的統一書(shu) 號。中國標準書(shu) 號共分兩(liang) 部分, 第一部分為(wei) ISBN,是主體(ti) 部分;第二部分為(wei) 《中國圖書(shu) 館圖書(shu) 分類法》基本大類類號和種次號。類號除工業(ye) 技術諸類圖書(shu) 用兩(liang) 個(ge) 字母外,其他各學科門類圖書(shu) 均用一個(ge) 字母。種次號是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學科門類圖書(shu) 的順序號,由出版社自行編定。類號與(yu) 種次號之間用中圓點(?)隔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兩(liang) 行排列,也可用斜線隔開,排成一行。例如: ISBN 7-144-00316-X/TP?340。
如前麵所述,ISBN代表一種圖書(shu) 的一個(ge) 版本,甚至代表一個(ge) 分冊(ce) 。但是當ISBN應用到中國以後,由於(yu) 中國的具體(ti) 曆史情況和不規範管理,出現了一號多書(shu) 的現象。我們(men) 在圖書(shu) 采選工作中應當注意到這種情況,避免產(chan) 生差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國標準書(shu) 號
China standard book numbering
--------------------------------------------------------------------------------
中國標準書(shu) 號
China standard book numbering
GB/T 5795-2002
eqv ISO 2108:1992
代替 GB/T 5795-1986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2-01-04批準 2002-08-01實施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國標準書(shu) 號的結構及其印刷位置,為(wei) 在中國的合法出版者所出版的每一出版物及每一版本提供惟一確定的、國際通用的編號標識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yu) 各種介質的圖書(shu) ;不適用於(yu) 連續出版物。
2 定義(yi)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yi) 。
中國標準書(shu) 號China Stardand Book Numbering
中國標準書(shu) 號是標識在中國國家出版管理部門注冊(ce) 的出版者所出版的每一種出版物的每個(ge) 版本的國際性的唯一代碼。
采用國際標準書(shu) 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ng(ISBN)作為(wei) 中國標準書(shu) 號。
3 國際標準書(shu) 號的結構
一個(ge) 國際標準書(shu) 號由標識符ISBN和10位數字組成。10位數字又分為(wei) 以下4部分:
—組號;
—出版者號;
—書(shu) 名號;
—校驗碼。
書(shu) 寫(xie) 或印刷國際標準書(shu) 號時,標識符ISBN使用大寫(xie) 英文字母,其後留半個(ge) 漢字空,數字的各部分應以半字線連接,格式為(wei) :
ISBN 組號-出版者號-書(shu) 名號-校驗碼
示例:ISBN 7-100-01777-7
3.1 組號
組號以國家、地區、語言及其他社會(hui) 集團劃分,由國際ISBN中心分配。分配給中國ISBN中心管理的組號為(wei) 1位數字“7”。
3.2 出版者號
由中國ISBN中心設置和分配的出版者號,其長度為(wei) 2至7位數字,取決(jue) 於(yu) 出版者的出版量(管理方法見附錄A)。
3.3 書(shu) 名號
圖書(shu) 書(shu) 名的代號,由出版者管理和分配,書(shu) 名號的長度取決(jue) 於(yu) 組號和出版者號的長度。
3.4 校驗碼
校驗碼是1位數字(計算方法見附錄B)。
4 中國出版者號的設置
表1 出版者號的分段範圍設置表
出版者號長度 | 出版者號設置範圍 | 出版者數量 | 第一出版者書號量 |
2位數字 | 00~09 | 10 | 1 000 000 |
3位數字 | 100~499 | 400 | 100 000 |
4位數字 | 5 000~7 999 | 3 000 | 10 000 |
5位數字 | 80 000~89 999 | 10 000 | 1 000 |
6位數字 | 900 000~989 999 | 90 000 | 100 |
7位數字 | 9 900 000~9 999 999 | 100 000 | 10 |
5 中國標準書(shu) 號的印刷位置
中國標準書(shu) 號應印製在圖書(shu) 封底(或護封)右下腳和圖書(shu) 在版編目數據中,其他介質出版物應印製在顯著位置上。
附錄A
(標準的附錄)
中國標準書(shu) 號的管理
A1 中國ISBN中心按照本標準第4章對每一個(ge) 出版者分配一個(ge) 與(yu) 其出版量相適應的出版者號。
A2 出版者應為(wei) 出版的每一種圖書(shu) 分配一個(ge) 書(shu) 名號。書(shu) 名號必須順序使用,不得將一個(ge) 書(shu) 名號分配給兩(liang) 種或兩(liang) 種以上的圖書(shu) 。
A3 一個(ge) 出版者號下的書(shu) 名號用完時,可再向中國ISBN中心申請一個(ge) 新的出版者號。
附錄B
(標準的附錄)
ISBN校驗碼的計算方法
以ISBN 7-100-01777-7為(wei) 例,其計算方法見表B1。
表B1 ISBN校驗碼計算方法
1
取ISBN前9位數字
7 1 0 0 0 1 7 7 7
2
取各位數字所對應的加權值(10~2)
10 9 8 7 6 5 4 3 2
3
將各位數字與(yu) 其相應的加權值依次相乘
70 9 0 0 0 5 28 21 14
4
將乘積相加,得出和數
70+9+0+0+0+5+28+21+14=147
5
用和數除以模數11,得出餘(yu) 數
147÷11=13餘(yu) 4
6
模數11減餘(yu) 數,所得差數即為(wei) 校驗碼的值
11–4=7
7
將所得校驗碼數值放在構成ISBN的基本數字的最右邊
7–100–01777–7
如果差數為(wei) 10。校驗碼則以大寫(xie) 英文字母“X”表示。如果餘(yu) 數是“0”,則校驗碼為(wei) “0”。
附加說明:
本標準等效采用國際標準ISO 2108:1992《國際標準書(shu) 號(ISBN)》,對GB/T 5795–1986《中國標準書(shu) 號》進行了修訂。這次修訂的主要內(nei) 容是刪除了GB/T 5795–1986中的“分類及分類種次號”部分。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wei) 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信息與(yu) 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出版物格式分委員會(hui) 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信息與(yu) 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出版物格式分委員會(hui) 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振威、蔡京生。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T 5795–1986。
本標準第1版(GB/T 5795–1986)於(yu) 1986年1月16日由國家標準局發布,1987年1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