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yu) 6月27日上映的《少年的你》臨(lin) 時撤檔,讓這個(ge) 周末成為(wei) 了漫威新片《蜘蛛俠(xia) :英雄遠征》(以下簡稱《蜘蛛俠(xia) 》)的專(zhuan) 屬舞台——首周末三天狂砍6.68億(yi) (漫威單人電影首周最佳成績),日均排片占比和票房占比分別達到了55%和75%以上。在《蜘蛛俠(xia) 》的帶動下,周末三天的票房也達到了8.21億(yi) ,冷了幾周的大盤終於(yu) 有所回暖。
《蜘蛛俠(xia) 》的火爆,預示著包含了中學生和大學生假期的暑期檔將正式拉開序幕,同時更意味著2019年夏天“保護月”的不複存在——過去五年中,有四年(除2016年外)沒有進口大片在6月最後一周登陸國內(nei) 院線。 《蜘蛛俠(xia) 》還僅(jin) 僅(jin) 隻是一個(ge) 開始,7月5日,黑馬動畫《愛寵大機密》的續集《愛寵大機密2》將在內(nei) 地上映;7月12日,享譽世界的大IP《獅子王》也將登陸內(nei) 地院線;有消息人士透露,《速度與(yu) 激情·特別任務》已接近於(yu) 定檔;此外《好萊塢往事》此前同樣傳(chuan) 出過消息,稱有望在暑期上映。在暑期檔幾部國產(chan) 種子影片先後撤檔的情況下,這些擠進暑期檔的影片,自然也就被影院方寄予了厚望。
類似的情況在2016年也曾出現過。當年暑期檔的大幕拉開後,包括買(mai) 斷片《驚天魔盜團2》、分賬片《獨立日:卷土重來》在內(nei) ,很多好萊塢大片都在北美放映期內(nei) 登陸了內(nei) 地院線,而《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愛寵大機密》等影片雖有延後,但也都於(yu) 暑期檔在國內(nei) 上映。當年各類好萊塢引進片在7、8月間斬獲了近30億(yi) 元票房,成為(wei) 當年暑期檔的重要票房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同樣是內(nei) 地影市的一個(ge) 震蕩期。在春節之後,大盤整體(ti) 開始出現波動,暑期檔前連續數月,都沒有較為(wei) 強勢的國產(chan) 大片出現,而暑期檔內(nei) 華語片的整體(ti) 質量也不算太高——如果從(cong) 競爭(zheng) 環境的角度來看,今年似乎像是2016年的複刻。 這會(hui) 是“國產(chan) 電影保護月”消失的原因嗎? “國產(chan) 電影保護月”一直是筆糊塗賬,雖然主管部門從(cong) 來沒有發布過任何明文規定,要求7、8月內(nei) 不能有好萊塢大片上映,需要讓步於(yu) 國產(chan) 片,但從(cong) 據傳(chuan) 通知下發的2004年起,幾乎每年暑期檔都有重磅好萊塢大片出現延期上映的情況。 例如去年7月初就在北美上映的《蟻人2》,直到8月底才在內(nei) 地上映,而2015年的《蟻人》更是延期了3個(ge) 月。從(cong) 2014年開始,7月就幾乎看不到頭部進口片上映,於(yu) 是“保護月”的說法便也愈加盛行。 不過雖然最近兩(liang) 年的暑期沒有大片紮堆,但其實也有《摩天營救》《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神偷奶爸3》等影片上映,並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因此“暑期進口片不能上”的說法,嚴(yan) 格意義(yi) 上來說是站不住腳的。 毒眸在今年初的2018年電影市場複盤稿件(點此閱讀:600億(yi) 電影票房之後,我們(men) 對2019年謹慎樂(le) 觀 | 盤點2018)中就提到,出於(yu) 做大市場的考慮,所謂對暑期檔的“保護”可能會(hui) 逐漸消失。因此今年暑期海外大片紮堆,一方麵因為(wei) 國內(nei) 電影市場整體(ti) 上越來越開放,另一方麵或許源於(yu) 今年有爆款潛質的國產(chan) 影片較少。 畢竟隨著種子選手《八佰》以及熱度頗高的《少年的你》撤檔,原本被就被視作“小年”的2019年暑期檔,更是顯得有些“星光黯淡”。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話題度較高的國產(chan) 影片僅(jin) 僅(jin) 隻有《銀河補習(xi) 班》《掃毒2:天地對決(jue) 》《烈火英雄》《小小的願望》等少數幾部,雖然這些影片也都不乏賣點,可是從(cong) 整個(ge) 大盤的角度來看,陣勢上顯然不比去年平均一周一大片的盛況。
不隻是暑期檔,今年前幾個(ge) 月中好萊塢影片引進的“速度”也要遠快於(yu) 以往。春節檔之後,國產(chan) 片和市場的整體(ti) 表現都較為(wei) 疲軟,好萊塢影片比過去幾年獲得了更多的機會(hui) ,包括《複仇者聯盟4》在內(nei) 的多部影片,上映時間還要先於(yu) 北美。 在毒眸看來,即便暑期檔裏湧入進口片成為(wei) 一種常態,從(cong) 更長遠和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對行業(ye) 來說也並非壞事。一方麵,更激烈的競爭(zheng) 環境有助於(yu) 推動國產(chan) 片直麵競爭(zheng) ,增強質量;另一方麵,好萊塢影片的進入,對於(yu) 整個(ge) 檔期來說也是一次激活。 在去年的暑期檔分析中毒眸曾提及,目前國內(nei) 暑期檔的人次、票房增長已經有觸及天花板的趨勢(點此閱讀:暑期檔票房創新紀錄了,可明後年還有漲的動力麽(me) ?),即便出現《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爆款,也很難再有人次和票房上的質變。而豐(feng) 富檔期內(nei) 影片類型,引入一些有競爭(zheng) 力、差異化的進口片,則有可能調動更多的存量用戶。 根據凡影2018年暑期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暑期中國大學以下的學生人群(13-17歲)的購票比例隻有5%,要遠低於(yu) 歐美國家同期14%的占比。因此如果能夠將大批處在假期的學生的觀影熱情調動起來,將會(hui) 給整個(ge) 市場創造更多增量——而這部分觀眾(zhong) ,正是進口大片的核心受眾(zhong) 人群之一,今年暑期學生人群的購票比也將有可能出現提升。 不過想要今年暑期大盤有所增長,光靠進口片還遠遠不夠。拓普智庫數據顯示,2015-2018年間,除國產(chan) 片表現較弱的2016年外,其餘(yu) 三年暑期檔(6-8月)內(nei) ,國產(chan) 片票房占比都達到了65%以上,其中有多部影片表現強勢的2018年暑期檔,國產(chan) 片票房占比更是高達72%。而這三年暑期檔的票房較上一年均有大幅提升,但國產(chan) 片票房占比僅(jin) 有50%的2016年暑期檔,總票房卻隻有124.3億(yi) ,較2015年的124.7億(yi) 出現了下滑。 基於(yu) 過往的經驗,很多人對今年暑期檔表示了擔憂,但也有接觸過某幾部影片的業(ye) 內(nei) 人士向毒眸表示,其中一些影片在話題度、情感點上具有成為(wei) 爆款的潛力,在同檔期競爭(zheng) 較弱的情況下有望取得超出預期的票房。另有某知名影企的老板告訴毒眸:“現在判斷票房、人次較去年將出現滑落還為(wei) 時尚早,一旦某個(ge) 檔期內(nei) 出現了一部具有‘拉動性’的‘強片’,整個(ge) 檔期的票房都有機會(hui) 上漲。” “強片拉動”的理論,其實在過去一段時間內(nei) 已經反複得到印證。在2018年的1月和11月裏,兩(liang) 個(ge) 原本十分冷門的月份,因為(wei) 《前任3》《無問西東(dong) 》《無名之輩》《毒液》等熱門影片的出現,單月票房都取得了曆史性突破;反觀今年清明檔、五一檔這樣的檔期,因為(wei) 沒有好影片的帶動,很多觀眾(zhong) 寧願選擇出遊、抖音等其他娛樂(le) 方式,也不願進入到電影院當中。 可以說,對於(yu) 整個(ge) 中國電影市場而言,除了春節檔之外,檔期的概念都正在被弱化。就連暑期檔也是如此,如上文所言,過去幾年撐起暑期大盤的其實不是放假的學生,而是眾(zhong) 多好片所拉來的形形色色的觀眾(zhong) 。正因如此,如今整個(ge) 市場、各個(ge) 檔期所需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充足的客源,更是足夠多可以打動觀眾(zhong) 的好片。有了好電影的支撐,每一個(ge) 月都可以是“大檔期”——而好電影,並不一定需要用國別來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