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年票房百億目標將達成 內地影市虛火仍旺盛

一個(ge) 成熟的電影市場應該是大片小片都有,而且都有得賺。大片保證行業(ye) 的穩定,中小成本電影為(wei) 行業(ye) 提供新鮮力量,如果隻求穩定利潤,隻用那幾個(ge) 導演、那幾個(ge) 大牌明星,這個(ge) 行業(ye) 遲早會(hui) 再度陷入泥濘中,前進困難。電影票房過百億(yi) 自然可喜,但是百億(yi) 之後的隱憂也值得我們(men) 關(guan) 注和重視——— 編者按

南都記者 簡芳 賀歲檔的觀眾(zhong) 熙熙攘攘,電影城放映廳的燈光暗下去又亮起來,還剩3天就到2011年,內(nei) 地電影票房決(jue) 戰百億(yi) 之巔的同時,是否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真的進入繁榮期?南都記者采訪業(ye) 內(nei) 人士,關(guan) 注全國票房百億(yi) 背後的隱憂——— 今年上映電影200多部,隻有二成盈利;票房寡頭分走了百億(yi) 的六成五,中小成本電影卻多是一日遊,中國電影市場看起來火力旺盛,但也隻是“看起來很美”。

一周衝(chong) 4億(yi) 必須達成

前年43億(yi) ,去年62億(yi) ,今年100億(yi) !2010年初,當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喊出百億(yi) 票房目標時,很多從(cong) 業(ye) 者都還存有疑慮。可是到了6月底,全國票房就已經超過46億(yi) ,比2009年同期增長80%,百億(yi) 票房從(cong) 願景變成了“現實”。可是從(cong) 國慶檔開始,票房增長的勢頭就慢了下來,賀歲檔開頭兩(liang) 周全國票房每周都在2億(yi) 左右徘徊,與(yu) 去年基本持平。但是今年全國銀幕數從(cong) 去年的4800多塊,增長到將近5300塊,銀幕多了,票價(jia) 也漲了,票房不漲就說明觀眾(zhong) 人次在減少。這多少讓業(ye) 內(nei) 人士有了一些擔憂,12月中旬在《讓子彈飛》上映之前,全國票房累計總數距離百億(yi) 票房還有7.5億(yi) 的缺口,也就是說每周要有3.75億(yi) 的票房才能順利達到百億(yi) 票房的目標,但是就算在年初《阿凡達》最紅火的時期,全國總票房也沒有超過3億(yi) 。

好在兩(liang) 部賀歲大片的紅火讓從(cong) 業(ye) 人士稍微放寬了心,《讓子彈飛》劍指6億(yi) ,《非誠勿擾2》也在首周過億(yi) 。據票房專(zhuan) 業(ye) 人士不二計算,12月20-26日全國總票房就達到4億(yi) ,達到內(nei) 地票房史上的周票房最高點,隻要維持這一熱度百億(yi) 目標就在眼前。為(wei) 此,各大影城盡可能地利用資源創造票房。據記者了解,從(cong) 聖誕節到元旦,北京大大小小的影院都將通宵連映,甚至開出了早上八點半這樣的場次。廣州地區雖然沒有開通宵,也將放映時間推遲到了深夜2點,並且推出五花八門的優(you) 惠活動來吸引顧客。

從(cong) 目前各方統計數字來看,截至12月25日,中國內(nei) 地電影總票房在96億(yi) 左右,也就是說,從(cong) 26日到31日,6天內(nei) 必須收到4億(yi) 票房,才能達到百億(yi) 目標。但是《讓子彈飛》已經進入檔期尾聲,《非誠勿擾2》反響不如預期,這些都在阻礙百億(yi) 目標的順利達成。

不過一位院線的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百億(yi) 已經成為(wei) 今年的硬指標,“達不達得到,都必須達到100億(yi) 。聯網的數據不夠,還有沒聯網二三級城市的數據,這些‘沒統計到’的加起來,肯定有100億(yi) 的。”而北京新影聯副總高軍(jun) 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相當有信心地表示,“30或者31日吧,應該能過(百億(yi) )了。”

大片賺不到,小片都跟風

如果一周四億(yi) 的奇跡真的如期發生,從(cong) 2008年內(nei) 地電影總票房43億(yi) 元到去年62億(yi) 元,再到今年的100億(yi) ,如此高速的增長速度著實令人注目。2009年過億(yi) 的片子有《大內(nei) 密探靈靈狗》、《風聲》、《十月圍城》等16部(其中《建國大業(ye) 》、《變形金剛2》、《2010》過4億(yi) )。到2010年,這一數字已經刷新為(wei) 26部,卡梅隆的3D神作《阿凡達》以13.5億(yi) 元的票房稱霸全年,馮(feng) 小剛的《唐山大地震》也以6.47億(yi) 元給國產(chan) 電影樹立了一個(ge) 新的標杆。

但26部票房過億(yi) 的影片之中,真正能盈利的僅(jin) 有一小部分,“看起來很美,但其實有苦說不出”。這些年大片當道,觀眾(zhong) 進影院也是“隻選大的,不選對的”,令不少影片一味求大,開拍投資動輒就是上億(yi) 。須知,一億(yi) 投資,票房得達到三億(yi) 左右才算回本,而綜觀這一整年的影片,在這一範圍內(nei) 的影片不過《盜夢空間》、《阿凡達》、《狄仁傑》和《唐山大地震》四部而已。4月上映的諜戰大片《東(dong) 風雨》,投資1.2億(yi) ,票房就隻收回了3000萬(wan) 。

北京新影聯影業(ye) 責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軍(jun) 透露,整體(ti) 來說,國產(chan) 電影的盈利率其實非常低,今年的6月和10月分別上映了二十六七部電影,真正賺到錢的寥寥無幾。去年通過廣電總局審查拿到電影放映許可證的有465部,真正進入院線的200多部,而這當中,能夠通過票房盈利的不過兩(liang) 成左右,“目前中國還沒有哪家製片公司敢說自己賺得多,賠得少,八成都在虧(kui) 。”

高軍(jun) 認為(wei) ,100億(yi) 票房是好事,但是繁榮背後也有隱憂。據他分析,八成的賠錢影片當中,兩(liang) 種跟風題材值得警惕,“一種是愛情題材,《非常完美》、《杜拉拉》之後,出來了三四十部同類題材的影片,什麽(me) 《活該你單身》、《愛情三十六計》都賠了,還有一種跟風《葉問》,也是全賠,就連一些香港大鱷級別的人物,文雋、吳思遠這個(ge) 級別的,都看不準。”

票房寡頭分走六成五 中小片渣都撈不到

“票房寡頭”一騎絕塵的必然結果就是其他電影的慘淡收場,在百億(yi) 票房中,《阿凡達》和《唐山大地震》就占了五分之一,億(yi) 元及以上票房的26部影片約占總額的65%。而去年同樣突破百億(yi) 美元的北美電影市場,27部票房過1億(yi) 美元的電影隻占全年總票房的一半,另外一半留給了中小影片。

內(nei) 地今年有近200部電影上映,但是隻有60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000萬(wan) ,還有大批的低成本、小製作淪為(wei) “一日遊”(上映一天便慘遭下畫)。市場看上去紅紅火火,但風光的仍然隻有那些有大明星、大製作的商業(ye) 大片,製片結構嚴(yan) 重失衡。U M E院線負責人、香港資深影人吳思遠在香港電影節參加某論壇時就直言:“內(nei) 地電影市場現在隻有大片,隻有大牌明星,沒有中小片,也沒有新人。大家都把不好看的東(dong) 西藏起來,隻看到表麵的繁榮。”目前26部影片占六成多的票房比例,賀歲檔影院多卻隻有三部大片可看,而且部部都是葛優(you) 主演,均印證了他的觀點。小製作驚悚片《午夜心跳》目前正在賀歲檔見縫插針,導演張加貝坦承,“這麽(me) 多的大片,中小影片的壓力不是大,是很大。”而且這種情況目前看起來仍沒有改善的跡象,從(cong) 明年已經敲定檔期的電影來看,從(cong) 題材到類型甚至主演和今年相比都沒有太大的差別。

廣州作為(wei) 全國票房重鎮,廣東(dong) 省電影公司的負責人趙軍(jun) 也不止一次強調中小製作對於(yu) 市場良性發展的重要性,“中型影片是電影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需要多一點像《瘋狂的石頭》、《人在囧途》這樣的黑馬,光靠大片是很危險的。”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