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加強購付匯業務監管 外匯局“約談”大企業

  “資本管製,我認為(wei) 不會(hui) 。”上述省級外匯局人士對本報記者說,我國一直致力於(yu) 資本項下的開放,這麽(me) 多年過去,以後恐怕不會(hui) 再提“資本管製”,而是通過加強監管的手段,來防範跨境資本流動的風險。

  一頓飯的工夫,[如何在福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出口貿易公司的老板王先生就接到了不下三個(ge) 電話,都是來自為(wei) 他辦理付匯業(ye) 務的銀行,讓他盡快提交證明貿易背景真實性的資料。

  王先生近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8月11日“新匯改”至今一個(ge) 月的時間,很多銀行已經通過實際行動,加強了購付匯的監管,主要手段是增加手續和成本。

  央行[微博]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8月,我國外匯儲(chu) 備3.58萬(wan) 億(yi) 美元,“縮水”939億(yi) 美元,已經連續第四個(ge) 月外儲(chu) 減少。盡管這被認為(wei) 是新匯改的必要“成本”,但也引發了外資行對中國外儲(chu) 告急的擔憂。甚至有專(zhuan) 家建議,必要時候可以進行一定的資本管製。

  然而,近期央行雖然連續發布幾個(ge) 關(guan) 於(yu) 個(ge) 人和企業(ye) 購付匯業(ye) 務的監管措施,但接近外匯局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並沒有進行資本管製,從(cong) 外匯局的角度,在合規合理的情況下,正常業(ye) 務還是可以辦理的,無非是加強了監管。”

  加強購付匯業(ye) 務監管

  本報記者了解到,不論是口頭傳(chuan) 達,還是直接下發的書(shu) 麵文件,多地外匯局分支、商業(ye) 銀行都召開了關(guan) 於(yu) 加強購付匯業(ye) 務監管的會(hui) 議。

  有媒體(ti) 報道,外匯局上海分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加強銀行代客售付匯業(ye) 務監管。其中個(ge) 人分拆結售匯行為(wei) 將被加強監管,外匯局要求各家銀行對可能的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時拒絕購匯申請。

  具體(ti) 規定,5個(ge) 以上不同個(ge) 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ge) 人或機構;個(ge) 人在7日內(nei) 從(cong) 同一外匯儲(chu) 蓄賬戶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萬(wan) 美元外幣現鈔;同一個(ge) 人將其外匯儲(chu) 蓄賬戶內(nei) 存款劃轉至5個(ge) 以上直係親(qin) 屬等情況界定為(wei) 個(ge) 人分拆結售匯行為(wei) 。此外,也要加強企業(ye) 客戶購匯管理,包括經常項目購付匯業(ye) 務管理、臨(lin) 時客戶以及企業(ye) 無真實背景的跨境套利交易,同時,還加強對大額購匯審核以及加強對個(ge) 人分拆和重複購匯的管理。

  一家上海外資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所在機構已經接到外匯局的有關(guan) 通知,要求加強對售匯企業(ye) 的背景真實性的核實,具體(ti) 的實施細則,銀行在研究過程中。但基本手段就是通過增加資本流出的手續以及成本等。

  王先生表示,過去人民幣(6.369, -0.0045, -0.07%)(6.3735, 0.0000, 0.00%)沒有貶值預期,套利空間小,銀行的審批流程並沒有那麽(me) 嚴(yan) 格,隻要求提交營業(ye) 執照、出境證書(shu) 等就可以了;同時,銀行方麵為(wei) 了績效,也是默許的。但是現在外匯局要求加強監管,就要你補交驗資報告、審計報告等日常證明和境外的合同。

  他稱,這對有真實貿易背景的企業(ye) 來說,[如何在長沙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提交材料並不難,隻是增加了時間成本。但是對於(yu) 專(zhuan) 門套利的行為(wei) ,這項規定大大增加了機會(hui) 成本。

  “比如說,如果是真實的買(mai) 設備是有一整套的手續,合同、發票、運輸單證、報關(guan) 單等都會(hui) 有,以前銀行很簡單,隻是要合同、發票、報關(guan) 單,但現在需要提交運輸單證,以此來檢驗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他告訴記者,然而做套利的資金是有成本的,當然希望當天匯更好,“T+0是最好的,如果T+1、T+2到T+3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麽(me) 利潤了,這樣做也就沒什麽(me) 意義(yi) 了。”

  與(yu) 此同時,銀行還提高了一些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成本。“如果成本劃算,我們(men) 當然做遠期鎖定匯率。外貿企業(ye) 的利潤,一塊來自業(ye) 務本身,還有一塊來自銀行,現在出口的利潤那麽(me) 薄,銀行這塊哪怕是千分之幾的利潤空間,我們(men) 也願意做。但是,後來銀行收的手續費越來越高,銀行也不願意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了。”王先生對記者說。

  “約談”大企業(ye)

  一位省級外匯局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確實成了最近一個(ge) 月以來外匯局工作的重點之一。

  “有些企業(ye) 以前可能是正常付匯,但是新匯改之後,突然大幅增加了付匯量,外匯局就要問它,你增加的錢幹什麽(me) 去了,需要你提供一些材料解釋,隻是加強監管。”該人士表示。

  近年來隨著外匯管理的改革,很多項目審批權已經下放到銀行,外匯局主要是做事後監管和非現場核查。

  “銀行的每一筆業(ye) 務,在外匯局都能看到,外匯局進行非現場核查,隻要有異動就會(hui) 調出來看。”上述省級外匯局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加強監管的前提之下,銀行主動收縮一些業(ye) 務。以前迫於(yu) 業(ye) 績的壓力,一些“灰色地帶”的業(ye) 務是“做了以後再解釋”,而現在是“不做了,避免以後再解釋”。

  對於(yu) 那些一次性付匯上百億(yi) ,甚至上千億(yi) 的大企業(ye) 來說,它們(men) 的資金流動,對於(yu) 外匯儲(chu) 備的影響更為(wei) 直觀。本報記者了解到,外匯局也通過主動約談的方式,加強對大企業(ye) 的監管。

  “大企業(ye) 怎麽(me) 監管,正常業(ye) 務你是停不了它的,隻能跟它們(men) 說,在這段特殊的時間裏,還是要正常一點,不要因為(wei) 新匯改之後,突然冒出來了,也不要去湊這個(ge) 熱鬧。”上述省級外匯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近日有媒體(ti) 報道稱,中國央行日前督促銀行重點關(guan) 注人民幣NRA賬戶(又稱境外機構境內(nei) 賬戶)購匯操作,企業(ye) 需提供購匯業(ye) 務背景資料,且隻能將外匯匯至境外外幣結算賬戶或者境內(nei) 離岸賬戶,不得匯至境內(nei) 外匯結算賬戶或外匯NRA賬戶。

  此前,央行已決(jue) 定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ye) 務的金融機構收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有媒體(ti) 報道稱,之後或許還會(hui) 有其他措施陸續出台。甚至有專(zhuan) 家建議,必要時或許要暫時進行資本管製。

  “資本管製,我認為(wei) 不會(hui) 。”上述省級外匯局人士對本報記者說,我國一直致力於(yu) 資本項下的開放,這麽(me) 多年過去,以後恐怕不會(hui) 再提“資本管製”,而是通過加強監管的手段,來防範跨境資本流動的風險。“如果真的要資本管製,所有的內(nei) 保外貸,外債(zhai) 提前還款、出口信用證打包貸款、信用證打包等這些業(ye) 務,恐怕都要停下來,就是資本管製的開始,但現在並沒有提這些,就是加強管理。”他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