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十國”正在由於(yu) 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而麵臨(lin) 經濟風險。連澳大利亞(ya) 、加拿大、瑞典等發達國家經濟最近也直轉而下,債(zhai) 務危機加深。
上個(ge) 星期中國央行突然主動宣布調低人民幣兌(dui) 換美元的中間價(jia) ,人民幣突然連續大幅貶值,仿佛給全球金融市場 丟(diu) 出一顆炸彈,立即讓幾天的全球股市匯率在混亂(luan) 之中應聲倒下、亞(ya) 洲區內(nei) 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大宗商品價(jia) 格暴跌、境外上市融資黃金等避險資產(chan) 回升。甚至於(yu) 有人認為(wei) ,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強化的情況下,一場由人民幣貶值引發的全球貨幣貶值戰一觸即發。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本周人民幣匯率企穩,但是經過這場人民幣主動貶值的風波,全球市場投資者及不少國家仍然擔心人民幣還會(hui) 繼續貶值。
比如國際投資銀行巴克萊的研究就認為(wei) 目前人民幣匯率被高估18%。[新加坡注冊(ce) 公司]他們(men) 的分析師將年底人民幣兌(dui) 換美元匯率目標價(jia) 從(cong) 6.35上調至6.8。也就是說,這次人民幣主動貶值所產(chan) 生的骨牌效應並沒有由於(yu) 國內(nei) 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而停止,反之進一步在全球市場嚴(yan) 重發酵。
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駐倫(lun) 敦全球匯率策略主管漢斯·德雷克(Hans Redeker)最近提出了“麻煩10國”(Troubled 10)這個(ge) 概念,來形容這10個(ge) 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及經濟由於(yu) 人民幣的主動貶值將麵臨(lin) 著巨大的風險。
因為(wei) ,這10個(ge) 國家或地區,不少都是以中國作為(wei) 最大的出口市場。以2014年為(wei) 例,南非對中國的出口比率占到37%;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也占其出口總額30%以上。其中,新加坡、中國台灣、泰國等亞(ya) 洲地區,絕大多數出口都依賴中國,並以此來帶動本國的經濟增長。巴西、南非和俄羅斯等新興(xing) 國家,近年來,除了本國的因素導致貨幣大幅貶值之外,近期由於(yu) 大宗商品的價(jia) 格大幅下跌,人民幣突然貶值,更是加深了外界對這些新興(xing) 國家經濟的憂慮。
而且人民幣的貶值也被認為(wei) 透露出全球債(zhai) 務危機正在擴散。因為(wei) ,資產(chan) 重組評估人民幣的貶值不僅(jin) 在於(yu) 中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更重要的是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消費低迷。在過去20年來,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幾乎消費了世界上的每塊岩石、食物、原油,特別是大宗商品,中國是石油和銅等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會(hui) 導致原料價(jia) 進一步崩潰,並讓嚴(yan) 重依賴自然資源出口的國家陷入嚴(yan) 重的金融動蕩,也正在引發一些國家的債(zhai) 務危機。
因此,其實不僅(jin) 上述的麻煩10國是這樣,[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連澳大利亞(ya) 、加拿大,瑞典等發達國家經濟最近也直轉而下,債(zhai) 務危機加深。
一個(ge) 國家的貨幣強弱,特別是如中國具有龐大經濟體(ti) 的大國,也就決(jue) 定了資源的流向。當中國的貨幣處於(yu) 強勢的情況下,這不僅(jin) 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處於(yu) 繁榮的階段,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具有強勁的外在需求,中國能夠通過強勢的貨幣讓全球的資源都流向中國,促進中國經濟增長,而中國經濟增長又增加了對外部的需求及推動相關(guan) 的國家經濟增長。
但是,反向的情況是,如果人民幣開始弱勢,或出現貶值,那麽(me) 國際市場會(hui) 認為(wei) 中國經濟出現了問題,隨之是中國外在需求減少,從(cong) 而影響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拖累這些國家經濟增長及貨幣貶值。也就是說,一國與(yu) 另一國貨幣的匯率,實際上就是國家之間的利益關(guan) 係博弈,而當下急需直麵的問題是,政府如何通過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調整來確定維護國家利益的均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