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央行15日宣布,因經濟增速和通脹水平不及預期,決(jue) 定將基準利率從(cong) 2.25%下調至2.0%,以加大刺激經濟增長的力度。[香港公司注冊(ce) ]這是韓國央行三個(ge) 月來的第二次降息,目前利率水平已達到逾五年來最低,並且該行對未來進一步下調利率持開放態度。除韓國以外,近來新興(xing) 經濟體(ti) 複蘇形勢普遍疲弱,有分析認為(wei) ,新興(xing) 經濟體(ti) 可能已步入經濟慢增長時期。
韓國央行當日宣布,將7天基準利率下調25個(ge) 基點至2.0%。韓國基準利率上一次達到該水平是在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彼時韓國正極力擺脫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表示,近來韓國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弱於(yu) 預期,以及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升溫,是此次降息決(jue) 定的主要因素。李柱烈稱,盡管出口穩定,消費稍有好轉,但基礎設施投資依然疲弱,經濟景氣程度僅(jin) 部分恢複,因此央行委員會(hui) 認為(wei) ,韓國經濟仍需進一步提振。
據韓聯社報道,這是韓國央行自8月份降息後,時隔兩(liang) 個(ge) 月再次下調基準利率。今年8月,韓國央行進行了15個(ge) 月來的首次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0.25個(ge) 百分點。
李柱烈當日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預計這兩(liang) 次降息將有效促進韓國經濟恢複增長動能,當前2%的基準利率將對經濟複蘇起支撐作用。鑒於(yu) 內(nei) 需和出口不平衡等結構性變化,利率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有所減弱,但政策仍然有一定的影響。
這兩(liang) 次降息也被外界視為(wei) 配合韓國政府最新經濟刺激計劃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在韓國二季度經濟增速創下逾一年來最低水平之後,韓國政府在7月宣布了41萬(wan) 億(yi) 韓元(約合400億(yi) 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其中11 .7萬(wan) 億(yi) 韓元用於(yu) 增加財政支出,29億(yi) 韓元用於(yu) 支持額外融資。
據美聯社報道,由於(yu) 此前韓國財政部長崔炅煥承認韓國經濟複蘇勢頭脆弱,韓國央行的此次降息符合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目前,韓國通脹水平已降至1.1%,製造業(ye) 滑入萎縮區間,消費者信心依然低迷。韓華證券固定收入分析師孔東(dong) 拉(音譯)還表示,李柱烈行長15日的表態整體(ti) 較為(wei) 謹慎,也並未向市場提供關(guan) 於(yu) 此次降息將足以促使經濟持續複蘇的信心,因此他預計韓國央行未來還將進一步下調利率。
韓國央行當日同時下調了韓國經濟增長預期和通脹預期。[注冊(ce) 公司]該行稱,由於(yu) 資本支出和消費者支出放緩,預計2014年和2015年韓國經濟將分別增長3.5%和3.9%,低於(yu) 三個(ge) 月預測的3.8%和4.0%;該國2014年和2015年的通脹預期將分別下調至1.4%和2.4%,低於(yu) 此前預計的1.9%和2.7%。
事實上,除韓國之外,新興(xing) 經濟體(ti) 近期表現普遍不盡如人意,外界對於(yu) 新興(xing) 經濟體(ti) 前景的擔憂也在不斷升溫。英國《金融時報》稱,由於(yu) 中國經濟動能減弱、東(dong) 歐表現不穩定以及拉美增長放緩,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增長正在走向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穀。
研究公司凱投宏觀整理的19個(ge) 大型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數據顯示,8月工業(ye) 產(chan) 出和第二季度消費者支出雙雙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8月出口增長也大幅下滑。增長放緩正成為(wei) 全球一些最具活力的經濟體(ti) 的長期特征。凱投宏觀首席新興(xing) 市場經濟學家尼爾·希林稱,這將成為(wei) 今後幾年的“新常態”,在2020年之前將難有較大改觀。
據《金融時報》報道,盡管官方的第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統計數據尚未公布,但相關(guan) 預測十分黯淡。根據倫(lun) 敦谘詢公司Now - CastingEconom ics的預測,定於(yu) 下周公布的中國第三季度GDP年增長率預計將降至6.8%,低於(yu) 第二季度的7.5%;巴西今年的GDP增長預計將僅(jin) 為(wei) 0.3%,遠低於(yu) 2013年的2.5%。
根據凱投宏觀7月公布的預測,今年新興(xing) 市場經濟整體(ti) 將增長4.3%,低於(yu) 6月預測的4.5%,而8月公布的初步數據則暗示可能出現進一步放緩。
凱投宏觀的數據顯示,惡化速度最快的地區在東(dong) 歐,這主要是受到德國經濟放緩的影響。拉美地區8月工業(ye) 產(chan) 出有所收縮,部分原因是該地區消費者需求因通脹高企而減弱,以及中國對該地區大宗商品需求下滑。亞(ya) 洲新興(xing) 經濟體(ti) 是整個(ge) 新興(xing) 市場中最具彈性的地區,8月工業(ye) 產(chan) 出增長5%,高於(yu) 新興(xing) 市場平均值2%。但即便如此,由於(yu)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該地區的經濟動能也在減弱。
在日前召開的IM F和世行年會(hui) 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lan) 查德表示,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的中期前景出現了“相當大的格局變化”。IM F總裁克裏斯蒂娜·拉加德也表示,“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家顯然在出現嚴(yan) 重放緩”“我們(men) 將繼續告誡許多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準備好迎接稍稍大一些的波動性。”
瑞銀集團高級經濟顧問喬(qiao) 治·馬格納斯表示,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在2006年至2012年間的高速經濟增長已結束。他指出,自2011年年末以來,IM F已6次下調新興(xing) 市場增長預測。
天達資產(chan) 管理公司戰略分析師邁克爾·鮑爾表示,[注冊(ce) 離岸公司]美聯儲(chu) 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和中國大宗商品需求減弱是新興(xing) 經濟體(ti) 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但他認為(wei) ,新興(xing) 經濟體(ti) 增速放緩從(cong) 本質上來說是周期性的表現,人口增長、基礎設施發展和城市中產(chan) 階級壯大最終將抵消這一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