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外匯經紀公司攬客風雲(yun) 再起。
實際上,目前在中國內(nei) 地,境外的這些金融機構攬客力度近期明顯加強。
“這是我們(men) 目前一種規避匯率風險的方式之一。”浙江某大型民營集團的財務官曆先生稱。
曆先生所謂的匯率規避方式即是做外匯期貨套期保值,而他隻是一名企業(ye) 資金的監管者,真正的操盤手另有其人。
這像一種劍走偏鋒的遊戲。
“這是一種特殊時期的投資渴望,一旦匯率相對穩定,我們(men) 不會(hui) 做這樣的投資,不僅(jin) 是投資的風險,也會(hui) 給企業(ye) 埋下法律風險。”
消失的利潤
曆先生所在的集團公司是長三角一帶的製造型企業(ye) ,每年來自歐美國家的訂單總額起碼上億(yi) 美元起。從(cong) 下訂單到交貨,期限基本在三個(ge) 月左右。
6月第四周,曆先生所在的企業(ye) 資金開始陸續進入外匯期貨市場。“我們(men) 也沒有頻繁地操作,隻是做個(ge) 套期保值。”
因為(wei) 在前一周,美元貶值的勢頭開始顯現,非美貨幣大麵積上揚,外匯市場的變化更加波詭雲(yun) 譎。普通投資人操作上麵臨(lin) 更大的不確定性,而外貿企業(ye) 該如何應對外匯市場複雜形勢,也是不小的難題。
美元的強勢比較明顯地削弱,曆先生企業(ye) 的產(chan) 品出口區域多集中在歐美,由於(yu) 歐洲債(zhai) 務危機陰雲(yun) 不散,市場對歐元仍舊疑慮重重。而人民幣貌似有又一波升值強勢啟動。
其實在之前,一直有朋友建議,“不妨做一些外匯期貨。”
的確,匯率的波動已經嚴(yan) 重地影響了企業(ye) 的出口,利潤至此已經被壓榨了2%左右。曆先生的企業(ye) 是低壓電器產(chan) 品,由於(yu) 牽涉到訂單國家或者區域的專(zhuan) 利問題,各種費用已經將利潤壓榨得相對微薄了。
“如果再不采取些方法,境外訂單業(ye) 務將全麵陷入虧(kui) 空狀態。”曆先生稱,“當時,董事會(hui) 特意為(wei) 此召開會(hui) 議協調此事。”
其實,像曆先生這樣的財務主管,平常是各類私募或者經紀公司的金融機構等公關(guan) 的人群之一。在一期貨公司副總的引薦下,曆先生和香港英皇金融的一名負責人相識了。
記者通過網絡與(yu) 一名自稱“高盛公司”的經紀人取得聯係。據稱,現在的開戶手續非常便利,企業(ye) 開戶的時候,提供相關(guan) 工商登記證明即可。
然而,由於(yu) 中國境內(nei) 目前尚無外匯期貨業(ye) 務開放,客戶資料必須郵寄到境外,開設境外賬戶。資料審核過後,客戶可以通過網絡操作。
“開戶流程和境外外匯炒作是一樣的。”該名“高盛”的經紀人告訴記者。而且,外匯期貨開戶沒有最低限額,“1000、1萬(wan) 均可以入市。”而外匯期貨的杠杆性分好幾檔,比如1:20,1:200,1:400不等。
曆先生則選擇的是最低的那一檔。
匯率壓倒市場風險
“這個(ge) 領域的案件下半年以來發生了幾例,都是經紀公司非法操作,然後卷走客戶資金”上海一公安幹警向記者透露,由於(yu) 無法公然宣傳(chuan) ,這無形中給一些別有用心的經紀人鑽了空子,資金安全和法律風險要引起重視。
雖然這個(ge) 領域法律風險潛伏,但似乎境內(nei) 企業(ye) 需求強烈。記者調查得知,位於(yu) 江浙地區的一名服裝企業(ye) 主和一名鞋類配件的企業(ye) 都已經成功開戶。而且,打算近期賬戶開始操作。
“我們(men) 基本是接一單,虧(kui) 一單了。”一名鞋企老板歎息,“企業(ye) 總要運營下去吧?能活過這個(ge) 動蕩時期是王道。”
他們(men) 現在時刻盯著匯率市場,尤其是10月10日下午,美元兌(dui) 人民幣的即期匯價(jia) 忽然較快上漲至6.6912。“根據這個(ge) 勢頭,我1個(ge) 月前接的訂單,現在就已經虧(kui) 了。”
該名企業(ye) 人士還透露了自己選擇期貨外匯的原因所在。比如,他也考慮過選擇外匯掉期等來規避這種匯率風險,但銀行所收的手續費大約在1%-3%。之間,而境外公司則優(you) 惠了不少,他們(men) 傭(yong) 金的收取在萬(wan) 分之一到三之間。
一國有大行國際業(ye) 務部的相關(guan) 負責人稱,目前中國的外匯衍生品仍與(yu) 2008年7月前一樣,仍僅(jin) 有遠期和貨幣掉期兩(liang) 種。雖然中國央行此前曾多次表示,監管層將在完善現有外匯衍生品交易工具的同時,再研究適時推出其他外匯衍生品交易工具,但目前仍未見任何實質性結果。
然而,特殊的情勢下,這種需求在總體(ti) 上揚。
今年四月,中國外匯市場中的主要遠期成交品種外匯掉期成交量創出535億(yi) 美元的曆史新高,環比大漲26.5%。而當月中國外貿出口連續第六個(ge) 月同比下滑。表明金融機構、經濟實體(ti) 的各類外匯避險、對衝(chong) 等交易需求旺盛。
實際上,這些企業(ye) 選擇境外的外匯衍生品,資金出境走的路徑也是相對灰色。
以曆先生的操作為(wei) 例。他的公司賬戶開設之際,先向境外的經紀公司提交關(guan) 聯賬戶申請。比如他所操作的期貨賬戶是集團公司,集團旗下的5家子公司賬戶被設為(wei) 關(guan) 聯賬戶。如果以1億(yi) 美元的資金出境為(wei) 例,為(wei) 了規避國家監管部門設立的資金出境額度的限製,他會(hui) 將資金分批從(cong) 旗下的5家子公司賬戶轉入境外的期貨賬戶。
而且,另有一種模式,讓資金來去更加便捷。曆先生進一步透露,如果集團在香港也有一家子公司,就可以向監管機構遞交相關(guan) 的證明材料,那麽(me) 資金進出就更加自如了。
曆先生因此就成功操作了一個(ge) 訂單的套期保值,由此還賺了大約2%左右。
6月賬戶開設是為(wei) 了一筆800美元的訂單,當時因為(wei) 曆先生感覺匯率浮動比較頻繁,於(yu) 是通過外匯期貨市場以匯率下浮3%的價(jia) 格購進了一批期貨。兩(liang) 個(ge) 月後,800美元的訂單交付之日,就是期貨交割之時,那時人民幣兌(dui) 美元的匯率下浮大概在1%左右,曆先生稱,利潤就從(cong) 這個(ge) 差價(jia) 裏產(chan) 生了。
如果匯率升了,那麽(me) 訂單結算之日,雙方交易的美元也就對衝(chong) 了期貨市場的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