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走進東(dong) 盟:投資貿易合作論壇”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提醒投資東(dong) 盟三大注意。
廣西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兼東(dong) 南亞(ya) 所所長古小鬆介紹,今年1月1日,東(dong) 盟自貿區成立後,1月5日,首票零關(guan) 稅貨物也隨著出現,當時的成交地點在廈門,是福建廈門一家公司從(cong) 印度尼西亞(ya) 進口的茶葉,僅(jin) 關(guan) 稅,廈門這家企業(ye) 就節約了6000元。
為(wei) 支持中國企業(ye) 前往東(dong) 盟投資,去年開始,中國進出口銀行主發起的私募股權基金———中國-東(dong) 盟100億(yi) 美元投資合作基金項目已開始啟動,同時推出的還有中國將向東(dong) 盟國家提供150億(yi) 美元信貸。
霍建國介紹,投資基金是在政府指導下進行全商業(ye) 運作,以對項目入股方式進行,因此,國內(nei) 企業(ye) 包括重慶企業(ye) ,要想獲得基金支持,必須要選擇雙方政府認可和支持的重大項目,在海外的生產(chan) 加工區、技術園區、工業(ye) 園區等,也可以參與(yu) 進來。
他提醒前往東(dong) 盟投資的國內(nei) 企業(ye) 要注意三點。第一,要貿易先行,“然後在當地撲捉小的合作或者合資起步,這樣成功的概率比較大。”如能源型企業(ye) ,要盡量尋求在當地加工,避免單純追求能源。第二,不要跟風走老路,別人賣什麽(me) 我賣什麽(me) ,跟風“左鄰右舍”,產(chan) 品要有提升。第三,除了貿易合作,還可加大在東(dong) 盟的服務業(ye) 、旅遊、文化等行業(ye) 合作與(yu) 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