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lun) 帶著“史上最豪華、最龐大”的商業(ye) 代表團開始了其被寄予厚望的訪華之旅。
當晚,卡梅倫(lun) 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ju) 行了雙邊會(hui) 晤,雙方表示會(hui) 後要不斷提升經貿合作水平。
然而,和中法一周前簽下200億(yi) 美元合作協議相比,中英間尚未爆出重量級商業(ye) 合作新聞。
截至記者發稿,新華社報道稱,中英兩(liang) 國9日簽署了教育、低碳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但沒有透露具體(ti) 內(nei) 容。BBC報道稱,發動機製造商勞斯萊斯(Rolls-Royce)贏得了12億(yi) 美元的合同,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合同。勞斯萊斯將為(wei) 一家中國航空公司的16架空客A330飛機提供Trent 700引擎及長期服務。
不過,溫家寶在9日晚間指出,希望中英加強在高端製造業(ye) 、航空航天、創新產(chan) 業(ye) 、金融服務業(ye) 、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合作。本報記者也從(cong) 英國駐華使館了解到,10日,英國商務大臣文斯·凱布爾將在當天舉(ju) 行的中英工商峰會(hui) 上見證另一批重要新合約與(yu) 商業(ye) 公告的簽署。
促進對華出口,是卡梅倫(lun) 中國行的重要任務。他在8日啟程訪華時表示,此行將旨在使中英貿易額在2015年之前翻倍,使每年貿易額達到1000億(yi) 美元。他說,截止到2015年,英國對中國出口額可望增加至每年300億(yi) 美元,他期望的增長點主要涵蓋氣候變化、教育和創新產(chan) 業(ye) 等領域。
8日,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克裏斯·休恩與(yu)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進行了首次中英能源對話。英國大使館發給本報的資料稱,中英兩(liang) 國通過商務、工業(ye) 、學術與(yu) 政府等活動在能源領域已經達成了頗有成效的合作。這個(ge) 新能源對話充分表明了雙方認同有加強合作的潛力。
一天後,中英達成了合作低碳協議。協議具體(ti) 內(nei) 容尚未透露,但卡梅倫(lun) 在9日的《華爾街日報》上撰文說,雙方將宣布一項國際能源供應合作的新協議。
8日當天,中英還簽署了多項小型貿易協議,涵蓋出口種豬、炭化氣技術、建築設計、蘇格蘭(lan) 威士忌等。
分析人士認為(wei) ,僅(jin) 憑已有的協議,還很難達成卡梅倫(lun) 大幅提升對華出口的目的。
根據中國海關(guan) 數據,2010年1-9月,中英貿易總額為(wei) 357.5億(yi) 美元,同比上漲29.4%。其中中國進口79.9億(yi) 美元,同比上漲43.3%。這離卡梅倫(lun) 年均300億(yi) 美元的對華出口設想還很遠。
不過,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的優(you) 勢主要體(ti) 現在服務業(ye) ,其製造業(ye) 優(you) 勢主要體(ti) 現在少數高技術產(chan) 業(ye) 和奢侈品,所以簽署如中法200億(yi) 美元大單的可能性不高。但英國是西歐吸引中國投資和中國企業(ye) 最多的國家,對中國投資最為(wei) 開放。他認為(wei) ,中英可能會(hui) 在吸引中國投資方麵簽署些實際項目協議,並在服務業(ye) 上展開大合作。
英國商務大臣凱布爾也表示,“中國對於(yu) 英國企業(ye) 而言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中國是我們(men) 第九大出口市場,但它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擴展兩(liang) 國合作關(guan) 係的潛力非常大。”
卡梅倫(lun) 將擴大對華出口作為(wei) 首次中國行的主旨,秉承了英國對外政策的理性傳(chuan) 統。
梅新育用“精明老到”來形容英國。他告訴記者,1980年代以來,英國在處理對華經貿事務上,不像美國那樣附加許多政治性東(dong) 西,而是比較注重商業(ye) 交易本身的利益。英國的這一行為(wei) 特點,決(jue) 定了中英經貿較少受到如同中美經貿那樣的政治幹擾。
在歐洲國家中,英國公眾(zhong) 對與(yu) 中國合作態度最積極。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hui) 2010年9月15日發布年度《跨大西洋趨勢2010》調查報告顯示,在對美國、11個(ge) 歐盟國家和土耳其的1.3萬(wan) 民眾(zhong) 調查中,63%的歐洲受調查者認為(wei) 中歐價(jia) 值觀迥然不同,難以在國際問題上合作;但在英國,受調查者中有41%認為(wei) 可以與(yu) 中國合作,為(wei) 歐洲各國之最。
“中英關(guan) 係在中國與(yu) 歐盟國家關(guan) 係當中不是特別突出。卡梅倫(lun) 此次帶領如此龐大的訪華陣容,顯示出英國外交要打破原來的舊框架,走出新路子的傾(qing) 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所主任邢驊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雖然以前也重視對華關(guan) 係,但是如此大規模的訪華很少有,也顯示出英國新首相上台之後外交的一個(ge) 新決(jue)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