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外貿:漸入正常發展軌道

  今年以來,盡管國際貿易環境於(yu) 逐步回暖之中依然充滿變數,大致看外需仍處於(yu) 恢複階段,但前4個(ge) 月我國外貿增長的良好表現還是讓人們(men) 在期待中感到不少欣慰。就此而言,無論是謹慎地認為(wei) 恢複性增長,還是樂(le) 觀地斷定超預期複蘇,我國對外貿易總體(ti) 來說已逐步進入正常發展的軌道。

  前4個(ge) 月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四大特征

  其一,保市場保份額,進出口隨全球經濟複蘇明顯恢複。據海關(guan) 統計,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559.9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7%。其中,出口4360.5億(yi) 美元,增長29.2%;進口4199.4億(yi) 美元,增長60.1%。如果考慮排除去年由於(yu)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我國進出口大幅下滑,年度數據同比波動較大的因素,那麽(me) 與(yu) 以往正常年份如2008年前4個(ge) 月相比,今年前4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8%。其中,出口增長2.6%,進口增長14.2%。可以這樣講,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尤其是出口的成績單之所以大體(ti) 令人滿意,一是緣於(yu) 西方主要工業(ye) 國及一些新興(xing) 市場包括東(dong) 盟國家經濟的全麵複蘇,二是緣於(yu) 我國去年積極而堅定地實施了“穩外需、保市場、保份額”的各項政策,外需恢複與(yu) 政策效應的疊加,使得我國進出口終於(yu) 回歸健康發展的空間,進入穩定增長的新周期。

  其二,堅持市場開放,進口增速高於(yu) 出口增速。我國在力保實現經濟穩步複蘇的各項努力中,積極擴大從(cong) 各國的進口,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以及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旺盛國內(nei) 需求,有力拉動進口顯著增長。原油、鐵礦砂、銅、大豆、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的進口量與(yu) 進口價(jia) 格均出現明顯回升,機電產(chan) 品進口大幅增長,其中汽車進口前3個(ge) 月增長1.7倍。一季度,我國單月進口價(jia) 格分別增長13.2%、15.3%和17.2%,單月進口數量分別增長64%、25.5%和41.7%;1-4月,我國進口增速高於(yu) 出口增速30.9個(ge) 百分點。在世界經濟努力擺脫金融危機陰影、艱難實現企穩複蘇的過程中,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yi) 早已抬頭並且急劇升溫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堅定不移地實施擴大市場開放的態度和戰略,繼續采取降低一些商品進口暫定稅率、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有關(guan) 的自由貿易談判和派出投資貿易促進團等措施,這些足以向國際社會(hui) 表明我們(men) 對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信心。

  其三,改善貿易結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高於(yu) 同期總體(ti) 增速,機電產(chan) 品出口快速增長。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3096.8億(yi) 美元,增長47.9%,高出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3.8個(ge) 百分點。1-4月,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2602.8億(yi) 美元,增長31.3%,高出同期我國總體(ti) 出口增速2.1個(ge) 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7%。同期,服裝、家具、鞋類等傳(chuan) 統商品出口平穩增長。貿易結構的改善體(ti) 現了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確定的今年“保份額、調結構、促平衡”的大政方針,標誌著中國製造業(ye) 水平進一步提升和技術創新的進步,顯示了我國積極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種種努力正在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其四,促進貿易平衡,貿易順差持續下降。1-4月,我國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392.9億(yi) 美元,而2009年同期則為(wei) 順差124.8億(yi) 美元。 一季度,我國實現貿易順差145.4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6.6%。其中3月份出現逆差72.4億(yi) 美元,中止了我國自2004年5月開始連續70個(ge) 月貿易順差的局麵,逆差主要來自中國台灣省、日本以及韓國,規模分別為(wei) 79億(yi) 、65.3億(yi) 和61.3億(yi) 美元。眾(zhong) 所周知,中國從(cong) 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實際上,我國在2007年、2008年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已明確提出實施“促平衡”的戰略,其中也包括了促進進出口平衡、減少貿易順差的政策目標。而目前,貿易平衡狀況的持續改善,為(wei) 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和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創造了條件,也說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影響貿易平衡的決(jue) 定性因素並非匯率,而更多的是市場供求關(guan) 係等其他因素。

  密切關(guan) 注兩(liang) 個(ge) 方麵情況

  一是西方主要經濟體(ti) 經濟雖處於(yu) 複蘇之中,但引發金融危機的一些深層矛盾,如金融體(ti) 製和監管問題、政府過大的財政赤字、消費和供給的巨大結構性失衡等尚未解決(jue) ,尤其是其失業(ye) 率普遍高企,而且自金融危機以來始終未見好轉,這其中的原因複雜而不確定,必然導致消費需求的恢複將是一個(ge) 緩慢的過程;同時,歐盟作為(wei)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其主權債(zhai) 務危機的暴露和演變,也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的出口增長。

  二是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yi) 急劇升溫的嚴(yan) 峻環境下,相當一個(ge) 時期以來,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多。以2009年為(wei) 例,中國出口產(chan) 品共遭受116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金額約127億(yi) 美元。其中,反傾(qing) 銷案件76起、反補貼案件13起、保障措施案件20起、特保案件7起。與(yu) 此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進口限製、知識產(chan) 權貿易摩擦等各類貿易壁壘措施對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產(chan) 生的影響進一步加深,我國外貿企業(ye) 在國際貿易、投資領域正麵臨(lin) 更加激烈的競爭(zheng) 。

  當前,要保持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促進外貿形勢的持續向好,在堅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的同時,增加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顯得尤為(wei) 重要。由此,需要我們(men) 以審慎務實的態度,更加開闊的視野,拿出足夠的智慧。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