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問題已經成了包括玩具行業(ye) 在內(nei) 的外貿型製造業(ye) 最敏感的一根神經。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近期已有國內(nei) 玩具製造企業(ye) 開始停止接單自保,或者放棄漲價(jia) 壓縮自身利潤。
“現在已經開始了2011年的接單工作,如果未來人民幣繼續升值,大部分企業(ye) 將很難熬。而我們(men) 公司雖然最近接了兩(liang) 單,但都不敢提價(jia) ,再提客戶會(hui) 流失。”深圳市東(dong) 誠玩具實業(ye) 有限公司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在上個(ge) 月末的廣交會(hui) 二期上,一東(dong) 莞玩具企業(ye) 負責人也曾大吐苦水,表示現在大單、長單根本不敢接,隻能做一個(ge) 月左右的訂單,且金額比較小,因為(wei) 未來人民幣是否升值、升值多少誰也不好說。江蘇一家玩具企業(ye) 的銷售經理梁女士昨日更是向記者坦言:“老板要求我們(men) 停接所有訂單。”實際上,由於(yu) 人民幣持續升值導致企業(ye) 的盈利減少,像這家企業(ye) 一樣停止接單保本的不在少數。
揚州維揚區的玩具企業(ye) 占世界毛絨玩具出口總量70%。據揚州當地媒體(ti) 報道,今年8月份,當地兩(liang) 家玩具企業(ye) 共同接了一筆400多萬(wan) 隻玩具的超級訂單,這在過去是爭(zheng) 都爭(zheng) 不來的“大肥肉”。可還沒等兩(liang) 個(ge) 企業(ye) 嚐到甜頭,人民幣匯率便一路飆升,合同約定的交貨期在今年年底,這筆訂單頓時變成了“燙手山芋”。
據了解,中國玩具製造商的利潤率已經低至3%。而如此低的盈利能力以及3個(ge) 月或更長時間的支付周期,意味著這些玩具生產(chan) 商在匯率波動麵前顯得尤為(wei) 脆弱。雖然近來人民幣暫停了9月以來的單邊快速升值勢頭,但上周最後一個(ge) 交易日人民幣兌(dui) 美元中間價(jia) 為(wei) 6.6908,較9月初也已累計升值1.79%,相當於(yu) 出口企業(ye) 利潤率也跟著少了1.79%。而且,根據光大銀行的預計,人民幣年內(nei) 仍不排除有2%-3%的升值幅度,並初步預估2011年人民幣兌(dui) 美元升值在4%-5%的水平。
玩具行業(ye) 作為(wei) 我國外貿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其起伏盈虧(kui) 也代表了其他出口型製造行業(ye) 的處境。根據環球資源企業(ye) 網對239家中國供應商進行的調查,70%的出口企業(ye) 都認為(wei) 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未來訂單數量還將會(hui) 持續下降。
上述東(dong) 誠玩具的相關(guan) 人士向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經將結算幣種改為(wei) 人民幣以便降低成本,但如果人民幣升值太多這些訂單很可能泡湯。“現在隻能通過提高產(chan) 品質量,研發新產(chan) 品增加競爭(zheng) 力。”他說。
而出口轉內(nei) 銷的策略也因為(wei) 涉及到產(chan) 品價(jia) 格戰略、銷售渠道和物流配送等方麵的能力而存在著很大風險。專(zhuan) 家指出,由於(yu) 缺少全國性玩具連鎖商,企業(ye) 必須自建營銷渠道。而在這個(ge) 過程中企業(ye) 麵臨(lin) 著零售傭(yong) 金、批發折扣、品牌建立費用以及管理開銷、壞賬等情況,初次進入國內(nei) 市場所需的費用較大則可能導致短期盈利波動,這對於(yu) 中小玩具企業(ye) 本身就是難以承受的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