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yu) 韓國—智利自由貿易協定90%以上利用度,以及泰國—澳大利亞(ya) 自由貿易協定63%的利用度相比,中國企業(ye) 對東(dong) 盟自貿區協定的總體(ti) 利用率僅(jin) 有10%,這很低。”國家外經貿部原副部長、中國WTO研究會(hui) 會(hui) 長穀永江,昨日在第六屆走進東(dong) 盟論壇上如是說。如何利用協定中的優(you) 惠政策、措施讓中國企業(ye) 快速成長,穀永江提出了建議。
穀永江坦言,東(dong) 盟自貿區的全麵建成是機遇與(yu) 挑戰並存,是企業(ye) 應該麵對的。東(dong) 盟自貿區協定,可以說是雙方政府完成的一項製度性的建設工作,而協定、協議所製定的措施方法,或者說協議提高的雙向的市場準入,實際上是給企業(ye) 和商界提供的。
與(yu) 韓國—智利、泰國—澳大利亞(ya) 自由貿易協定的利用度相比,中國企業(ye) 對東(dong) 盟自貿區協定的總體(ti) 利用率很低。據統計,今年1—9月,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雙邊貿易總額達2113.1億(yi) 美元,增長43.7%,已接近2009年全年雙邊貿易總額(2130.11億(yi) 美元)。
對此,穀永江認為(wei) ,自貿區協定在給中國企業(ye) 提供一個(ge) 更加自由和快速成長的環境的同時,也給企業(ye) 帶來競爭(zheng) 。他提出了令中國企業(ye) 快速成長的“處方”,首先是密切跟蹤談判進展,充分利用優(you) 惠條件。東(dong) 盟自貿區的談判都是階段性的,而隨著談判的深入,相關(guan) 具體(ti) 條款會(hui) 不斷進行調整。若企業(ye) 了解談判進展,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優(you) 惠條件,而且有助於(yu) 將自己的訴求反饋給相關(guan) 部門,爭(zheng) 取獲得的利益。其次是及時申領自貿“身份證”。要充分享受優(you) 惠關(guan) 稅,需要企業(ye) 通過提供原產(chan) 地證書(shu) 的驗證程序來實現。換句話說,要享受優(you) 惠關(guan) 稅,就必須在商品進口的時候,在通關(guan) 環節提供原產(chan) 地證明。
雲(yun) 南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該局共簽發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原產(chan) 地證明(FORME)8695份,簽證金額11757.52萬(wan) 美元。其中簽證國家最多是泰國,達4562份,減免關(guan) 稅4079.01萬(wan) 美元,其次分別是越南、印度尼西亞(ya) 等國家。涉及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鮮花、磷化工產(chan) 品、香料油、馬鈴薯澱粉、煙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