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北京時間昨天(26日)晚上8點,美國貿易代表處與(yu) 中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就新能源貿易問題以及美方啟動對華新能源301調查舉(ju) 行視頻會(hui) 議,進行溝通磋商。
美國301條款是指《1988年綜合貿易與(yu) 競爭(zheng) 法》第1301—1310節的全部內(nei) 容,主要的意思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根據這項條款,美國可以對它認為(wei) 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並可以與(yu) 有關(guan) 國家政府協商,最後由總統決(jue) 定采取提高關(guan) 稅、限製進口、停止有關(guan) 協定等報複措施。
中美雙方昨晚的磋商進展如何?現在我們(men) 連線中央台記者費磊。
主持人:昨晚的會(hui) 議進行了多長時間?
記者:可以說昨天晚上的會(hui) 時間不短,一開始8點的時候,我們(men) 想了解情況,但是不讓記者進去,我們(men) 就在外麵一直等著,直到快10點的時候還沒有見有關(guan) 人員出來, 於(yu) 是我就給參加會(hui) 議的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打電話,結果他回短信說還在開會(hui) 。估計會(hui) 議持續了有兩(liang) 個(ge) 小時。原來有消息說發改委通知國內(nei) 有關(guan) 新能源企業(ye) 代表和各大媒體(ti) 記者可以參加會(hui) 議,但到晚上18點時,不知是什麽(me) 原因又不讓記者和企業(ye) 代表參加了,所以也沒有得到有關(guan) 會(hui) 議的具體(ti) 內(nei) 容。
主持人:為(wei) 什麽(me) 中美雙方之前沒有召開會(hui) 議協商新能源貿易問題,直到美方開始了301調查,相互才進行溝通呢?
記者: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之前解釋過這個(ge) 問題,他介紹事件的過程是這樣的:
9月9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hui) 向美國貿易代表處提出起訴書(shu) ,對中國新能源政策體(ti) 係質疑。在9月份的時候,商務部王超副部長帶領的一個(ge) 代表團到美國進行中美商貿磋商,磋商當中美方提出來希望和中國的能源部門就新能源問題進行對話。最初美方提出來的對話日期是10月12日進行對話,但是後來美方又回複說12日不行,因為(wei) 他們(men) 放假。後來國家能源局說改14號行不行,美方沒有直接答複。一直到10月12日,美國通過美國大使館的商務處反饋給我們(men) 消息,說14日不行。14日不行以後,15日美國貿易代表處就決(jue) 定對中國的新能源進行301條款的調查。從(cong) 整個(ge) 時間的流程過程來看,張國寶表示非常的蹊蹺。可以說美國拖延時間造成了301條款調查的出台,應該說這個(ge) 會(hui) 早就該開了,昨天的會(hui) 議是一場遲來的會(hui) 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