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歐美謀劃強買中國稀土 蠻橫要求中國低價出口

  “中國對西方發動稀土戰”的聳動傳(chuan) 言20日又躥熱,《紐約時報》爆出“中國正不動聲色地停止對美歐稀土出口”,引西方一片騷動,有可能被中國勒住脖子的擔憂情緒迅速蔓延。稀土對於(yu) 21世紀的重要性據稱如同石油對於(yu) 20世紀,西方的這種說法目前很流行。但很奇怪的是,美歐各國前些年都因開采費太高關(guan) 了自己的稀土礦,眼看著中國控製了世界97%的稀土供應。上個(ge) 月中日釣魚島爭(zheng) 端期間傳(chuan) 出“中國減少稀土供應逼迫日本低頭”,西方輿論大多兔死狐悲。英國廣播公司說,“稀土故事正進入中國與(yu) 西方關(guan) 係的核心”。有跡象顯示,西方正在謀劃聯合起來向中國施壓,日本駐華大使已經召集多國大使密商,美國則威脅要把稀土問題鬧到下月二十國集團峰會(hui) 上去,德國也插進來,要向世貿組織和歐盟委員會(hui) 求援。看來世界又要出新的冤案了:一直買(mai) 不到美國高科技產(chan) 品,並被迫買(mai) 下大量美國玉米和大豆的中國,現在麵臨(lin) “必須”向西方大量且廉價(jia) 出口稀土的難題。

  中國駁斥對美歐稀土禁運

  在《紐約時報》20日的文章中,中國被刻畫的像一支夜襲部隊。該報寫(xie) 道,上個(ge) 月一直阻止向日本裝運稀土的中國,現在不動聲色地停止了向美國和歐洲出口那種礦物。“中國的行動肯定會(hui) 使當前與(yu) 西方本已上升的貿易和匯率緊張加劇。直至最近,中國通常在貿易問題上尋求迅速、低調的和解。中斷稀土供應是來自北京的最新跡象,顯示中國願意使用其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該報稱消息來自“3名稀土業(ye) 官員”,報道還引述“中國問題專(zhuan) 家”的話稱,北京在稀土問題上的自信舉(ju) 動可能預示著經濟民族主義(yi) 抬頭。

  《紐約時報》的報道被《大西洋月刊》、BBC等西方媒體(ti) 大量轉引,美國政論網站《沙龍》宣稱,這是“中國瘋狂的對美稀土封鎖”,“如果屬實,中國的舉(ju) 動是令人瞠目的行為(wei) ,在當前的美中關(guan) 係政治氣候下,很難想象有比這更具挑釁性的姿態了”。路透社稱,美國貿易官員表示,正在核實《紐約時報》關(guan) 於(yu) 中國禁止對美歐出口稀土的報道。美國眾(zhong) 議院籌款委員會(hui) 主席萊文呼籲,如果事實確鑿,奧巴馬應該“立即挑戰這些行為(wei) ”。奧地利《新聞報》20日以“稀土:西方在中國麵前笨拙行走”為(wei) 題評論道,中國將這些稀有金屬作為(wei) “21世紀經濟的武器”,開啟了與(yu) 西方貿易爭(zheng) 端的新戰線。日本《產(chan) 經新聞》20日宣稱,中國麵向歐美稀土出口也開始出現“停滯不前”,這是中國針對歐美對人民幣升值施壓進行交涉亮出的“底牌”。中國正在加強將實際的禁運行動用“保護地下資源、保護環境、取締走私”等3個(ge) 理由正當化。富士電視台評論稱,歐美幾乎都沒有稀土儲(chu) 備,中國減少稀土出口會(hui) 給各國經濟帶來深刻打擊,必然會(hui) 導致中國同歐美之間緊張關(guan) 係的到來。

  CNN說,中國商務部20日否認了有關(guan) 停止稀土出口的傳(chuan) 言,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將繼續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供應稀土,同時保護資源,獲得可持續發展。CNN說,也有分析家認為(wei) ,中國減少出口稀土主要是經濟而非政治動機,報道引述香港專(zhuan) 家的話說,中國是最大稀土消費國,並且正在步入高科技時代,中國想保證自己的供應。但中國的澄清和理性的專(zhuan) 家分析被西方媒體(ti) 上歇斯底裏的不滿所淹沒。《紐約時報》網站上充斥著激烈的留言,有人說這是對美國的“另一起扔鞋事件”,還有人鼓動“停止向中國出口食品”。

  《紐約時報》還拉上了德國,稱中國限製稀土出口引起德國巨大不安,德國業(ye) 界和政府呼籲歐盟委員會(hui) 和世貿組織介入。德國下周將在柏林舉(ju) 行一個(ge) 特別會(hui) 議專(zhuan) 門討論稀土問題。會(hui) 議發言者將包括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歐盟官員皮爾巴格斯和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等人。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介入稀土問題,稱歐洲“迫切需要”加大對東(dong) 歐和中亞(ya) 稀土國的投資,防止中國擴大對稀土的主導地位。路透社20日稱,日本駐華大使近日召集美英德法韓等國駐華大使,聲稱中國的稀土出口規製“存在問題“,企圖聯合這些國家向中國施壓。20日,歐盟委員會(hui) 發言人稱,不能確定中國停止對歐盟稀土出口。

  西方不是中國的“稀土人質”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評論說,在稀土問題上,美國現在將自己置於(yu) “中國人質”的位置上。這種“人質心態”在西方媒體(ti) 上很流行,他們(men) 通常把自己描述成被勒索者,而中國則是試圖“打稀土牌控製它們(men) ”的惡人。美國企業(ye) 研究所評論說,資源恐嚇不是什麽(me) 新鮮事,古羅馬軍(jun) 隊曾以至關(guan) 重要的補給壓榨對手;美國1941年對日本切斷石油供應,導致珍珠港事件;俄羅斯總理普京2006年、2009年兩(liang) 度切斷對烏(wu) 克蘭(lan) 的天然氣供應;中國對稀土的利用更為(wei) 微妙,但原理是相同的。“人質心態”在美國早有先例。冷戰期間,美國一度認為(wei) 錫是一種關(guan) 鍵金屬。由於(yu) 擔憂共產(chan) 主義(yi) 會(hui) 從(cong) 朝鮮半島蔓延到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ya) 等重要錫生產(chan) 國,美國大量儲(chu) 備錫。在1972年頂峰時期,美國的錫儲(chu) 備量多達25萬(wan) 噸,超過當時全球一年的總供應量。後來,該擔憂被證明是杞人憂天,為(wei) 清除這些儲(chu) 備美國花了30年。

  美國fredericksburg網站將China(中國)和monopoly(壟斷)結合起來,特意造了一個(ge) 新詞:Chinopoly(中國壟斷)。但實際上,在稀土資源上,中國並不是一個(ge) 高高在上的控製者,更像一個(ge) “仆人”。直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還是世界最主要的稀土供應者,後來主要因為(wei) 中國勞動力成本和環境標準較低,僅(jin) 占全球儲(chu) 量36%的中國產(chan) 量占到了全球的97%。高成本、環保條件嚴(yan) 格的西方稀土礦關(guan) 門大吉。20日的美國《全球郵報》以另一種思維寫(xie) 道,隨著世界日益依賴稀土,中國不動聲色地壟斷市場,造成短缺局麵。通過造成緊缺,中國準備攫取更高價(jia) 。北京也希望吸引世界主要電子和清潔能源公司在中國建廠,將稀土作為(wei) “胡蘿卜”向它們(men) 提供,以保護國內(nei) 市場,這還將增加中國就業(ye) 。

  中國稀土學會(hui) 學術部主任陳占恒20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國外並不是沒有稀土資源,世界29個(ge) 國家和地區都有稀土。中國表示將削減稀土出口產(chan) 量引發西方眾(zhong) 多指責,原因在於(yu) 中國的稀土價(jia) 格太便宜了。一個(ge) 現實情況是,包括打火機、鋼材等中國很多產(chan) 品都受到過西方的傾(qing) 銷指責,遭受過西方的反傾(qing) 銷調查,但因為(wei) 低價(jia) 都導致西方稀土礦關(guan) 閉的中國稀土卻從(cong) 沒受到過反傾(qing) 銷的投訴與(yu) 指責。西方知名礦業(ye) 分析師約翰·凱撒對媒體(ti) 說,中國人“不想生活在汙水坑裏”,他們(men) 決(jue) 定關(guan) 閉高汙染企業(ye) ,包括生產(chan) 稀土的一些企業(ye) 。

  國際幹預能壓倒中國嗎?

  “歐美想通過國際幹預影響中國的稀土政策,這不會(hui) 實現,在稀土問題上,掌握主動權的是中國。”陳占恒說。

  多數西方媒體(ti) 同樣不看好對中國搞國際幹預。美國《全球郵報》稱,世貿組織對貿易限製的規定較有限,提供了寬裕的“政策空間”。奧地利《新聞報》說,西方的確可以起訴到世貿組織,但世貿組織程序漫長,對西方不利。還有專(zhuan) 家表示,即使對於(yu) 有稀土礦的國家來說,重新啟動廢棄礦山建設新廠都不可能在短期內(nei) 完成,美國官員曾說重建該國稀土業(ye) 需要15年。法國《世界報》說,由於(yu) 事關(guan) 戰略資源儲(chu) 備,還有價(jia) 格、汙染和資源可持續性開采因素,中國很難妥協。分析稱,正是意識到中國的態度難以扭轉,日本和美國財團才不遺餘(yu) 力地試圖在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尋找新礦源,並和巴西、加拿大等國礦企不斷洽談,試圖說服後者增加產(chan) 量。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men) 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men) 的林區,澳大利亞(ya) 有我們(men) 的牧羊場,印度人和中國人為(wei) 我們(men) 種植茶葉,秘魯送來白銀……”這是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1865年描述鼎盛時期大英帝國的一段話。在西方對中國調整稀土供應的指責中,也透露著一種中國應該扮演“西方大國仆人”的帝國心態,隻是它在現實麵前同時伴隨了無奈。美國《國際商業(ye) 時報》寫(xie) 道,在當今現代化的全球經濟中,擁有至關(guan) 重要的自然資源是非常有幫助的。一些中東(dong) 國家因為(wei) 石油變得極端富裕,俄羅斯龐大的天然氣資源加上軍(jun) 事和經濟力量,使得它在前蘇聯地區和東(dong) 歐得以重新建立影響力。與(yu) 俄羅斯對天然氣以及中東(dong) 對石油的影響相比,中國對稀土的控製力更強,控製著世界90%以上的稀土供應。

  既不滿又無奈的情緒使一些西方政客、學者和媒體(ti) 對中國訴諸於(yu) 攻擊性語言。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在18日的國會(hui) 答辯上,宣稱中國對日采取包括停止稀土出口在內(nei) 的一係列措施是“歇斯底裏”的。《紐約時報》評論員克魯格曼攻擊中國是“一個(ge) 不願按規則辦事的無賴經濟超級大國”。他可能已忘記了幾年前中國公司收購優(you) 尼科公司時美國的表現了。英國《經濟學家》將克魯格曼稱作“一個(ge) 專(zhuan) 找問題的學者”,文章嘲諷說,美國可以說經常運用經濟戰,其農(nong) 業(ye) 政策是對世界許多更窮地區的破壞。而使用對稀缺資源的壟斷權力絕非罕見,如果主要經濟強國要捍衛國際體(ti) 係而對某國強硬,它們(men) 或許可以先拿歐佩克開刀,何況中國僅(jin) 控製了1/3的世界稀土礦。中國一位戰略學者說,一百多年前,西方能用槍炮逼中國買(mai) 鴉片,但現在早已經不是能來中國硬搶稀土的年代了。西方在稀土問題上指責中國隻能說明,世界變了,中國變了,西方的霸權心態卻沒有變。稀土是一種商品,出口多少、進口多少都是本國的正當權利,也是正常的經濟行為(wei) ,中國完全有權決(jue) 定自己的稀土出口與(yu) 生產(chan) 量。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