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中國稀土儲(chu) 量僅(jin) 剩可憐的2700萬(wan) 噸,甚至不排除出現未來需要進口的尷尬局麵;另一邊是國家減少稀土出口配額後催生的巨大走私利潤空間。盡管中國政府一次次重申管控稀土有理有據,仍無法遏製當前稀土走私的猖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日調查發現,稀土走私業(ye) 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中間有人專(zhuan) 門采購,有人專(zhuan) 門收貨,有人專(zhuan) 門打通海關(guan) 報關(guan) 事宜。正常采購再偽(wei) 裝出口,幾乎是稀土走私者逃避配額管理和相應稅負的一貫伎倆(lia) 。在整個(ge) 走私過程中,一些報關(guan) 公司從(cong) 中扮演著稀土走私的幫凶角色。
鏈條:環環相扣、各司其職
"一般的生產(chan) 廠家不做這個(ge) (稀土走私),搞這個(ge) 的一般是一些前期做出口的貿易企業(ye) ,(他們(men) )兩(liang) 邊都熟悉,既有供貨渠道又有收貨渠道。"劉輝(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劉輝是一位來自內(nei) 蒙古的稀土出口貿易商,在行業(ye) 摸爬滾打已經超過5年。其實,國內(nei) 稀土圈子並不大,許多常年從(cong) 事稀土貿易的人都彼此熟悉。有關(guan) 稀土走私中那些還未公開的"秘密",因常有接觸,劉輝自然也了如指掌。
劉輝表示,不管是正常出口還是用來走私,目前在資源采購時並沒有作出區分。"你要產(chan) 品我就可以想辦法幫你拿,如果沒配額,有關(guan) 係也可以。"贛州某大型稀土公司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
劉輝告訴記者,稀土走私一般都有固定渠道。"(他們(men) )通常是低價(jia) 集中采購,然後運輸到某個(ge) 地區,再通過關(guan) 係送到貨輪上,報關(guan) 時就說是一些礦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日調查發現,我國稀土走私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有專(zhuan) 人分別負責采購、收貨、報關(guan) 。通常,稀土走私的公司或個(ge) 人先到內(nei) 蒙古、江西等稀土主產(chan) 區采購,再通過合法公司進行報關(guan) ,以更換產(chan) 品名稱或以稀土合金的形式進行出口牟利。
為(wei) 保證貨物能順利出海,不法之徒還會(hui) 在報關(guan) 時大做手腳。"報關(guan) 時不能用實名,報關(guan) 時稱是非禁產(chan) 品,實際裝在船上的是其他產(chan) 品。有海關(guan) 方麵關(guan) 係的話,一般提前跟海關(guan) 方麵說好櫃號,報關(guan) 的時候指出這些櫃是稀土,幫忙通過一下。"一位接觸過稀土走私者的企業(ye) 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生產(chan) 企業(ye) 對稀土走私和正常出口的"一視同仁",讓更多稀土走私者鋌而走險。"部分稀土原產(chan) 地開采企業(ye) 不管出口,隻負責將原料售賣給客戶,至於(yu) 客戶買(mai) 稀土用來做什麽(me) 就不得而知。"生意社稀有金屬分析師宋誌超表示。
上述不願具名的銷售人員稱,"不管是走私還是正規出口,都要先簽合同,款到發貨。價(jia) 格、規格、質量要求都在合同中約定好。"
報關(guan) :更改品名、異地報關(guan)
記者調查發現,走私稀土並不總是必須做成稀土鐵合金,在"神通廣大"的報關(guan) 公司和"通情達理"的海關(guan) 內(nei) 部人員合作下,直接原料出口也是可能的。
10月12日,記者以"有朋友想出點兒(er) 貨"為(wei) 由聯係上廣州一家號稱通關(guan) 成功率100%的報關(guan) 公司。
"我們(men) 這邊是不要配額的也能通關(guan) ,你給錢,其他的事情交給我們(men) 。"上述廣州某報關(guan) 公司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men) 這邊不用許可證不用配額也不用交稅,直接買(mai) 通了海關(guan) 那邊。"
"假如從(cong) 贛州運貨過來,以一個(ge) 24噸的小貨櫃計算,我們(men) 要拖車要存貨,拖車費和報關(guan) 費總共11000元左右(不含海運費)。"上述報關(guan) 人士稱。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為(wei) 了最大限度規避貨物走私帶來的風險,稀土走私者與(yu) 報關(guan) 公司之間已經形成一套完整而默契的運作體(ti) 係。
"出貨之前,我們(men) 要簽訂合同,你們(men) 的貨交給我,我們(men) 幫你們(men) 怎麽(me) 做,做到哪個(ge) 港口為(wei) 止,如果出不了的話我們(men) 賠多少錢,都是寫(xie) 明的。"至於(yu) 賠償(chang) 金額怎麽(me) 算,上述報關(guan) 人員提了兩(liang) 個(ge) 方案,"一種是按5倍貨值來算,如果你的貨一個(ge) 櫃值10萬(wan) 元的話,我們(men) 賠你5倍的價(jia) 錢。一種是按10倍通關(guan) 費來算,通關(guan) 費如果1萬(wan) 元的話,我們(men) 賠你10萬(wan) 元。"
在稀土走私過程中,有些海關(guan) 工作人員亦成為(wei) 稀土走私者的幫凶。"很多操作過程是海關(guan) 那邊完成,就等他們(men) 通知我們(men) 。"當然,報關(guan) 公司也不是全國各地港口都能成功通關(guan) ,"比如你想從(cong) 青島港出貨,肯定不可以,隻有我們(men) 關(guan) 係比較熟的地方才可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了走私者的另一個(ge) 伎倆(lia) --異地報關(guan) ,通過兩(liang) 個(ge) 甚至多個(ge) 報關(guan) 公司操作,直至將貨出海。
近日,南寧海關(guan) 成功偵(zhen) 破一起通過貨運渠道走私出口稀土大案。記者發現,這起涉及上海、四川成都、廣西南寧、防城港和梧州五地的稀土走私案,中間先後通過三家報關(guan) 公司偽(wei) 報品名出關(guan) 。
上述報關(guan) 員表示,肯定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行,"明知貨有問題,我們(men) 還要接,抓到的話,我們(men) 責任更大。"
流向:走私往日韓數量最多
劉輝告訴記者,"走私主要是往日本,韓國也不少,但日本占大頭,也有一部分流失到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
日本和韓國都屬於(yu) 稀土資源稀缺的國家。媒體(ti) 報道稱,日本預計明年將需要3.2萬(wan) 噸稀土,而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在一起的供應量也隻有不到2.5萬(wan) 噸。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0月15日表示,根據《礦產(chan) 資源法》和《對外貿易法》,中國近期對稀土的開采、生產(chan) 和出口環節采取了必要的限製措施。
國家加大稀土管控後,日本從(cong) 中國正常采購量減少,而稀土走私或者黑市成為(wei) 稀土流失的一大途徑。
記者了解到,日本稀土分離技術先進,由於(yu) 我國並未限製稀土合金的出口,把稀土原材料加工成稀土合金已成為(wei) 原材料出口的踏板。"最好是混合稀土礦,因為(wei) 日本原礦要得不多,那邊原礦不好冶煉,汙染也太大,(他們(men) )買(mai) 了半成品礦,分離下再提純就可以用了。"劉輝稱。
"稀土合金出口的查處難度很大,如果都拿去檢測的話,稀土出口流程各方麵就滯後了。"宋誌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2009年稀土流失海外的數量達到驚人的2萬(wan) 噸,其中走私到日韓的甚至占到80%。"
暴利:200噸貨獲利數千萬(wan)
從(cong) 海關(guan) 統計數據看,目前海關(guan) 查處的數量遠遠小於(yu) 走私量,進一步刺激了走私的發生。
生意社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18日氧化鐠價(jia) 格為(wei) 22.5萬(wan) ~23.5萬(wan) 元/噸,氧化釹價(jia) 格為(wei) 24.5萬(wan) ~25.5萬(wan) 元/噸。"國慶節前後,稀土價(jia) 格走勢平穩,至本周呈現小幅上揚的趨勢。前三季度稀土價(jia) 格漲幅驚人,一度達到92%。"宋誌超表示。
記者采訪得知,目前國內(nei) 稀土市場報價(jia) 還比較混亂(luan) ,昂貴的金屬出口價(jia) 格一般是在國內(nei) 售價(jia) 基礎上每噸加價(jia) 12萬(wan) 元到17萬(wan) 元。宋誌超表示,稀土走私者要拿貨總要受到國內(nei) 價(jia) 格的影響,不可能比正常售價(jia) 低得離譜。"因為(wei) 配額管控影響到正常出口量,隻能通過加價(jia) 走私牟取非法利潤。"
劉輝告訴記者,以日本需求比較多的中釔富銪礦(國內(nei) 市場價(jia) 約13萬(wan) 元/噸)為(wei) 例,走私200噸貨,純利一般在4000萬(wan) 元左右(含"灰色"走私費用)。在南寧海關(guan) 破獲的稀土走私案中,涉案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69票,約4196噸,案值約1.09億(yi) 元,偷逃稅款1300多萬(wan) 元。
"特別是國家出口退稅取消後,他們(men) (走私者)往往報關(guan) 是一種產(chan) 品,實際上是另一種產(chan) 品,這樣,他們(men) 不僅(jin) 賺了成本和出口價(jia) 的差價(jia) ,還賺了這個(ge) 低稅收這個(ge) 錢。"宋誌超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