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18日說,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轉移還處於(yu) 發展初期,麵臨(lin) 三大困難和問題。商務部將與(yu) 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海關(guan) 總署等部門積極研究,采取措施加大對重點承接地的支持。
蔣耀平在“全國加工貿易承接地經驗交流會(hui) ”上說,總體(ti) 來看,中西部地區資源豐(feng) 富、要素成本優(you) 勢明顯、市場潛力大,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相對比較大,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承接加工貿易轉移具備優(you) 勢和條件。但必須看到,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轉移既麵臨(lin) 新機遇,同時,也麵臨(lin) 挑戰:
一是發展還處於(yu) 較低水平。表現在貿易規模小,產(chan) 品結構單一,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弱,各承接地之間發展差距較大。
二是承接麵臨(lin) 瓶頸製約。主要表現在城市和園區基礎設施還跟不上,土地、用工、物流、通關(guan) 、資金等要素瓶頸製約嚴(yan) 重。此外,服務業(ye) 發展滯後,產(chan) 銷中介服務等不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承接轉移的進程。
三是承接缺乏統籌。在承接轉移中出現的不同程度的重複建設、無序競爭(zheng) 等問題,導致項目雷同,資源浪費,降低了轉移的效益。
蔣耀平表示,我國將通過市場引導和必要的政策扶持,推動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的進程。各地要堅持因地製宜,突出打造有區域特色的產(chan) 業(ye) 集群。同時,加快推進交通、物流和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配套園區產(chan) 業(ye)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