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石頭賣到歐美,最好帶上“低碳”身份證。昨日,在“建築產(chan) 品CE及低碳環保交流會(hui) ”上,全球最大第三方公證機構SGS的一荷蘭(lan) 籍專(zhuan) 家在廈透露,“石材出口歐美,不僅(jin) 要辦護照(指CE認證),明年起還將陸續要求‘碳標簽’”。
目前,廈門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石材進出口基地,年石材出口額達數十億(yi) 美元。對於(yu) 石材業(ye) 者來說,“低碳環保”已不是嘴上說說,而將被要求付諸行動。
參會(hui) 的廈門一大型石材出口業(ye) 的有關(guan) 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率先提出這一要求的市場是法國,法國“新環保法案”要求消費品標示其產(chan) 品碳足跡 (於(yu) 2011年7月1日起試行至少一年),強調法國市場上的產(chan) 品要標示其整個(ge) 生命周期內(nei) 的碳排放量。
“還有,德、英、美、日、韓等10多個(ge) 國家製定了碳標簽;最近,新加坡政府也已出台了碳標簽計劃。”上述荷蘭(lan) 籍專(zhuan) 家向記者透露,對於(yu) 進口要求,國外市場一般采取抽檢的方式,一旦不符合要求,就難以進入該國市場。
麵對如此技術壁壘,記者了解到,廈企不必為(wei) 此過於(yu) 憂心。
“石材的碳足跡,要求從(cong) 原材料開采、運輸、加工、物流配送等環節,根據能耗等測算出碳數據。”有關(guan) 業(ye) 者向記者表示,在經專(zhuan) 業(ye) 機構測算後,就可以申請相關(guan) 的“碳標簽”,“就我了解,廈門的石材企業(ye) ,整體(ti) 技術比較先進,應該問題不大”。
有了這一標簽,按照國外消費者青睞於(yu) 低碳產(chan) 品的趨勢,若想迎合市場也要求企業(ye) 進行相關(guan) 改善。“減少石材開采、加工過程中的汙染,繼續提高石材利用率,以達到減排要求。”有關(guan) 人士表示,最差也可以通過到交易所進行碳交易,實現“碳中和”。
導報記者了解到,由於(yu) 廈門石材業(ye) 的歐美份額不小,麵對這樣的環保風暴,不少廈企已未雨綢繆,如組織人員對這一程序進行相關(guan) 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