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用5年左右時間,耗資數千億(yi) 元,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災防治,以基本解決(jue) 防洪減災體(ti) 係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
“這一項工程應該說是繼1998年我國大江大河治理工程之後,國家防災減災體(ti) 係建設上又一個(ge) 重大的工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說。
在昨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新聞發布會(hui) 上,杜鷹表示,由於(yu) 曆史欠賬較多、投資不足等原因,我國眾(zhong) 多中小河流防禦洪水的能力相對薄弱,山洪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相對滯後,這是目前防洪減災體(ti) 係的薄弱環節。
據全國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計,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導致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占到70%和2/3以上。
我國江河眾(zhong) 多,除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幹流外,流域麵積200平方公裏以上的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有9200多條,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獨流入海河流和內(nei) 陸河流。
“目前多未得到係統和有效治理。”杜鷹說,現有8.7萬(wan) 座水庫大多興(xing) 建於(yu) 上世紀50至70年代,建設標準低,老化失修嚴(yan) 重,病險率高。有山洪地質災害防治任務的山地丘陵區約463萬(wan) 平方公裏,其中,重點防治區約97萬(wan) 平方公裏,涉及1.3億(yi) 人口,防治任務十分繁重。
杜鷹透露,據國家減災委和民政部截至10月11日的統計,今年有29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遭遇了山洪和山體(ti) 滑坡泥石流的地質災害,受災人口總計達到2.55億(yi) 人次,因災死亡3313人。
“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超過1998年同期,是近20年以來同期之最。”杜鷹說。
水利部副部長矯勇表示,我國小型水庫比較多,小型的病險水庫也很多,即便是經過這10年加固了近1萬(wan) 座的病險水庫,目前還有大量的“小二”型(庫容在100萬(wan) 立方米到10萬(wan) 立方米)的病險水庫以及5400座“小一”型(庫容在100萬(wan) 立方米到1000萬(wan) 立方米)的病險水庫。
就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資金問題,杜鷹表示:“工程預計的投資量將數以千億(yi) 計。”他表示,在整個(ge) 的投資結構裏,要把水利投資、地質災害防治投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投資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優(you) 化結構,多元籌資,嚴(yan) 格項目和資金管理來解決(jue) 資金問題。
針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杜鷹表示,國家將嚴(yan) 格落實各項強製避險措施,避免城鎮盲目擴張和過度開發,同時要求地方政府負總責,建立健全目標責任製、績效考核製和問責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