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新股發行改革第二輪“衝擊波” 新規劍指軟肋

  昨日,證監會(hui) 出台《關(guan) 於(yu) 深化新股發行體(ti) 製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關(guan) 於(yu) 修改〈證券發行與(yu) 承銷管理辦法〉的決(jue) 定》,並將於(yu) 11月1日起施行。此次,證監會(hui) 將擴大機構投資者和增強定價(jia) 信息透明度為(wei) 重點,不僅(jin) 使新股發行定價(jia) 更加合理,也提高了新股發行過程的效率。根據證監會(hui) 相關(guan) 人士的介紹,本階段改革主要從(cong) 四方麵展開。

  合理設定每筆網下配售的配售量。為(wei) 了促進詢價(jia) 對象認真定價(jia) 。在新一輪新股發行改革中,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根據發行規模和市場情況,進行按需求分配。這就意味著獲配機構最終手中的新股數量是不一樣的,根據每筆配售量確定機構的數量。這樣“因人而異”發行模式,需要發行人對機構投資者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定價(jia) 工作也需要做得更加細致,當然新股最終的定價(jia) 也能更真實地反映市場需求。

  詢價(jia) 機構具體(ti) 報價(jia) 將被披露。盡管第一輪新股發行改革使新股詢價(jia) 過程中的“亂(luan) 喊價(jia) ”現象得到很好的抑製,但不少投資者仍然疑惑,一隻新股無論10元還是20元究竟是怎麽(me) 來的?發行人隻在報告中用一句“根據市場實際情況”來模糊概括。此次改革中便明確了,主承銷商必須披露在推介路演階段向詢價(jia) 對象提供的對發行人股票的估值結論、發行人同行業(ye) 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其他等效指標。這就增強了定價(jia) 信息的透明度,讓無法參加詢價(jia) 的股民們(men) 知道,“我買(mai) 的股票價(jia) 格是怎麽(me) 來的”。

  擴大新股發行詢價(jia) 對象。在過去,新股發行詢價(jia) 會(hui) 就是一場基金、保險、券商等詢價(jia) 機構的聚會(hui) ,不少私募投資經理為(wei) 了了解詢價(jia) 情況,隻能靠“混”靠“關(guan) 係”才能進去。在新一輪新股發行改革中,像私募這樣的投資機構也有可能進入詢價(jia) 對象範圍。據了解,目前新股發行詢價(jia) 對象包括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財務公司、 信托投資公司和QFII等六大類。11月1日之後,主承銷商可以自主推薦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定價(jia) 能力和長期投資取向的機構投資者,參與(yu) 網下詢價(jia) 配售。當然,最終確定的投資者名單應該報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登記備案。有投資者擔心,像私募、遊資這樣的“另類”機構,可能會(hui) “打一槍換一個(ge) 地”,持股不穩定。對此,證監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主承銷商應當製訂推薦投資者的原則和標準,其中,業(ye) 務戰略關(guan) 係要求和能夠長期持股也是相當重要的標準。

  完善回撥機製和中止發行機製。新股在網上發行不“暢銷”怎麽(me) 辦?麵對這樣的問題,新一輪改革便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根據改革方案,當出現網上申購不足時,主承銷商可以向網下回撥由參與(yu) 網下的機構投資者申購,如果還是申購不足的,可以由承銷團推薦的其他投資者參與(yu) 網下申購。

  而網下機構投資者在既定的網下發售比例內(nei) 有效申購不足,不得向網上回撥,但可以中止發行。這就杜絕了機構嫌貴不要強行攤派給散戶的情況。如果出現更糟糕的情況,無論怎樣網上申購還是不足,如此糟糕的發行方案幹脆“重頭再來”,不過需要在核準文件有效期內(nei) ,經向中國證監會(hui) 備案。

  對於(yu) 第二輪新股發行改革方案,大部分市場人士持積極態度,上海一位私募投資經理告訴記者,“要挖除新股發行過程中的一些頑疾、完善漏洞,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同階段可能出現不同的問題,管理層分階段完善是一種理性的,市場化的處理方式。”而對於(yu) 新方案最終的效率如何、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需要市場的實踐去驗證。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