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9日在京公布國土資源大調查礦產(chan) 資源評價(jia) 成果。報告顯示,在新一輪大調查中,中國新發現礦產(chan) 地900餘(yu) 處,尤其是在一些國家緊缺礦產(chan) 方麵亦實現了新的突破。其中,對外依存度高達七成的鐵礦石新增儲(chu) 量達50億(yi) 噸,是去年全年進口量的近8倍,這對提升中國鐵礦石談判話語權、提高國內(nei) 重要礦產(chan) 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yi) 。
新發現各種礦產(chan) 地900餘(yu) 處
據悉,是次國土資源大調查實施周期從(cong) 1999年到2010年,為(wei) 期12年,總投入120億(yi) 元。調查結果顯示,累計新發現礦產(chan) 地900餘(yu) 處,其中,大型、特大型礦產(chan) 地152處,這些礦產(chan) 地大都轉入後續的勘查和開發,為(wei) 商業(ye) 性地質找礦工作降低了風險,提供了大量的勘查後備選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調查中,包括煤炭、鐵、銅、鋁、鉀鹽等國家緊缺礦產(chan) ,均實現了找礦突破,新增煤炭1,300億(yi) 噸、鐵礦石50億(yi) 噸、銅3,850萬(wan) 噸、鋁土礦4.49億(yi) 噸、鉀鹽4.68億(yi) 噸。
提升國際貿易談判話語權
在鐵礦石方麵,新發現鐵礦產(chan) 地32個(ge) ,分布在遼寧大台溝、安徽泥河、新疆阿吾拉勒、西藏尼雄等地,而這些地域正逐步發展成為(wei) 中國新的鐵礦石資源基地。據統計,2009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wei) 6.2778億(yi) 噸,對外依存度接近70%,花費外匯501.4億(yi) 美元(包括海運費),平均進口成本高達每噸79.86美元,而鐵礦石進口依存度又是爭(zheng) 奪話語權的關(guan) 鍵因素。
是次新增的50億(yi) 噸鐵礦石將是去年全年進口量的8倍,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於(yu) 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談判的話語權、定價(jia) 權將具有重要意義(yi) 。同時,他指出,中國實現工業(ye) 化對能源和其他重要礦產(chan) 資源的巨大需求是剛性的,這些礦產(chan) 的發現對於(yu) 緩解中國緊缺礦產(chan) 狀況具有重要作用。而通過國土資源大調查的實施,推進一批新的國家級戰略資源基地的形成,進而有望大幅提高國內(nei) 重要礦產(chan) 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