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網購在內(nei) 地開始流行,成為(wei) 大眾(zhong) 購物的另類渠道,有意進軍(jun) 內(nei) 地的中小企,有必要認識網購的潛力。環郵電貿總經理鄺偉(wei) 英早前應邀出席「香港服裝品牌內(nei) 地營運模式」研討會(hui) ,向業(ye) 界剖析服裝行業(ye) 在網購市場的規模,並解讀成功經營網購的方程式。 近年網購在內(nei) 地開始流行,成為(wei) 大眾(zhong) 購物的另類渠道。目前一些貴價(jia) 手表、手機、名牌手袋,甚至汽車等,都可以在網上購得,客路非常廣闊,所以有意進軍(jun) 內(nei) 地的中小企,有必要從(cong) 新認識網購的潛力。就此,環郵電貿總經理鄺偉(wei) 英早前應邀出席「香港服裝品牌內(nei) 地營運模式」研討會(hui) ,向業(ye) 界剖析服裝行業(ye) 在網購市場的規模,並解讀成功經營網購的方程式。 鄺偉(wei) 英指出,旺角每天人流量約50萬(wan) ,內(nei) 地互聯網每天瀏覽量則高達2.4億(yi) ,而單單淘寶網的瀏覽量,已經是旺角朗豪坊人流量的數百倍。因此網購的優(you) 勢是可以較低門檻,取得較高效益的宣傳(chuan) 平台,從(cong) 中吸納龐大消費客群,是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徑。 他說:「據今年7月非官方統計,內(nei) 地網民數量已突破4億(yi) ,但以搜尋平台或網購平台購買(mai) 一周廣告為(wei) 例,大約隻需3000多元,遠低於(yu) 電視廣告,因而這渠道已成為(wei) 企業(ye) 品牌的最大戰場。」 內(nei) 地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高達19.8小時,是上班及休息外花費時間最長的活動,可見上網已成為(wei) 內(nei) 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據統計,現時已有超過33.8% 的網民有網上購物的習(xi) 慣,相當於(yu) 1.35億(yi) 人,而且有年青化趨勢,反映按年有大量具消費能力的準買(mai) 家進場。 在中國內(nei) 需經濟帶動下,去年內(nei) 地首季服裝銷售額約為(wei) 2,800億(yi) 元人民幣,按年同期增長逾20%;但服裝佔整體(ti) 網上購物的比例不足0.3%,顯示這市場尚有很大拓展空間。淘寶網上錄得的數據顯示,單是女裝及精品類別,在7月14至21日(非銷售旺季)短短一星期內(nei) ,已錄得近5億(yi) 元的交易金額,交易單量高達580萬(wan) 宗,平均消費額約84元。若按年估算,市場規模可達254億(yi) 元。 在上季度,眾(zhong) 多服裝類別中以連衣裙銷量最佳,其次是T恤及襯衫;按季度性需求分析,皮衣、羽絨服及風衣呈現上升趨勢。數據除反映換季變化,也顯示市場消費喜好,故值得業(ye) 界仔細研究。有趣的是,一些並非大品牌的貨品亦受大眾(zhong) 歡迎,這意味著隻要品牌、價(jia) 格、定位配合目標客群,並堅持經營,也有機會(hui) 在網上成名。 以淘寶網店「韓都衣舍」為(wei) 例,此店專(zhuan) 售韓國時尚服,自2008年1月開店至今,累計逾23萬(wan) 次交易,以每件賺10元計,兩(liang) 年間盈利已達230萬(wan) 元;另外,開業(ye) 4年的「檸檬綠茶」,現時人氣急升,每月交易額高達1億(yi) 元。兩(liang) 網店的共同特色是圖片相當精美,盡管產(chan) 品不甚特別,但勝在網頁設計及布局整潔,方便買(mai) 家挑選。 鄺偉(wei) 英認為(wei) ,由於(yu) 成衣售價(jia) 不貴,平均約100至200元,加上郵費成本不高,故很適合網上銷售,業(ye) 內(nei) 預計今年這市場規模將超越800億(yi) 元。 綜合網購經營的經驗,成功背後多有以下共同特質,大致可歸納為(wei) 四部曲:
鄺偉(wei) 英最後總結,舉(ju) 凡生意一定有失敗,如果盤算後認為(wei) 可持續投放資金,便須保持一份堅持經營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