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失衡與(yu) 匯率固然有千絲(si) 萬(wan) 縷聯係,本質上卻根源於(yu) 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失衡。治病要治病根,要恢複“平衡”,理應也隻能從(cong) 中外貿易結構調整入手。
10月6日,溫總理在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hui) 的演講中,對人民幣升值問題做了長篇闡述;5日在會(hui) 見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等人時也開門見山,“在這麽(me) 短的時間內(nei) ,我們(men) 就直奔主題:如何認識人民幣匯率問題”,他笑著說,我的目的是說服你們(men) 。
這種再三強調並非偶然。毫不誇張,人民幣匯率問題,已成中國和一些西方國家貿易博弈中一個(ge) “駁火點”。上月底,美眾(zhong) 議院通過《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旨在對中國等所謂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征收特別關(guan) 稅。這一類似於(yu) 將“美國國會(hui) 當成中國央行董事會(hui) ”的企圖理所當然地受到中方反對。99%的國際爭(zheng) 端都是國家利益問題,人民幣匯率之所以受到西方“青睞”,無外乎一個(ge) “利”字。
一些西方國家壓迫人民幣加速升值,直接利益訴求無非是想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尋求貿易盈餘(yu) ,增加國內(nei) 就業(ye) 。說辭看似有理,因為(wei) 某種意義(yi) 上,貨幣匯率確實是影響國家間貿易消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這種表層的訴求之外,還潛藏著更深遠、更隱蔽的用意。對國際金融交鋒現實略作了解,就可知道《貨幣戰爭(zheng) 》中描述的各種陰謀絕非“小說家言”。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最賣力的美國,25年前就曾誘迫日元升值,令日本經濟至今身陷長期低迷;英鎊、德國馬克以及歐元也都曾遭美國反複教訓和修理。以此類推,或許在一些人看來,今日中國經濟規模和國際影響力穩步上升,對本國霸主地位形成潛在威脅,必須施法幹擾,而以“貨幣戰爭(zheng) ”這種戰略性碰撞的方式來壓迫人民幣非理性升值,看起來是一個(ge) “高明”的辦法。
當然,如意算盤能否“如意”,一些國家恐怕要失望了。
首先,一個(ge) 最基本常識是,任何主權國家都對本國貨幣擁有匯率主權。就算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國貨幣匯率有必要考慮國際因素,但根本上隻能根據本國國情自主決(jue) 定。人民幣匯率之爭(zheng) ,本質問題並非人民幣高估或低估,而是貨幣主權,這一主權不容侵犯和誘迫。
由此,才有討論第二個(ge) 層麵問題的餘(yu) 地,即人民幣匯率是否貿易爭(zheng) 端的根本症結和靈丹妙藥?一個(ge) 經濟學常識是,國際貿易失衡與(yu) 匯率固然有千絲(si) 萬(wan) 縷聯係,本質上卻並非匯率所決(jue) 定,而是根源於(yu) 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失衡。正如溫總理在演講中所列舉(ju) 的那樣:中國加工貿易是順差,一般貿易是逆差;對美歐是順差,對韓日和東(dong) 盟是逆差……對華貿易上處於(yu) “結構性優(you) 勢”的某些國家,卻以逆差為(wei) 借口強求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實現“貿易平衡”,這實在是故作糊塗。事實上,從(cong) 1994年人民幣匯改至今,人民幣兌(dui) 美元升值22%,但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仍大幅增加,並沒有直接帶動美國貿易形勢的好轉。治病要治病根而不能頭痛醫頭,要真正恢複“平衡”,理應也隻能從(cong) 中外貿易結構調整入手,比如,發達國家應主動拆除貿易壁壘,放鬆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對華出口管製……
人民幣是中國經濟的根基,其匯率穩定事關(guan) 中國經濟大計,全球經濟一體(ti) 化語境下,去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0%的中國經濟景氣與(yu) 否,與(yu) 他國經濟前景俱榮俱損。正如溫總理所強調,如果人民幣匯率不穩定,社會(hui) 就會(hui) 不穩定,“如果中國經濟和社會(hui) 出現問題,將會(hui) 給世界帶來災難。”此言已非常坦誠,清晰闡明了中方立場和底線,但願能引起更多西方人士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