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限產(chan) 風暴終令一直高高在上的力拓、淡水河穀、必和必拓等三大礦業(ye) 巨頭感到緊張。據了解,多家礦商開始向中國鋼企打探華北地區鋼鐵企業(ye) 的實際減產(chan) 情況。從(cong) 9月8日開始,這幾大礦業(ye) 巨頭的銷售人員開始密集致電他們(men) 在華北的鋼廠客戶。按照鋼企的話來說就是:他們(men) 終於(yu) 開始緊張了!
出現上述這種情況,得益於(yu) 中國鋼鐵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由於(yu) 鋼鐵產(chan) 量下降,從(cong) 而對鐵礦石的需求減少。現在,國內(nei) 進口現貨鐵礦石的成交冷清,讓三大礦業(ye) 巨頭坐立不安。特別是山西、河北對鋼企的限產(chan) ,對鐵礦石進口影響很大,要貨者少,一些鐵礦石貿易商隻好選擇捂貨不出。
這與(yu) 6個(ge) 月前形成鮮明的對比。今年3月,三大礦業(ye) 巨頭對中國企業(ye) 是咄咄逼人,礦業(ye) 巨頭之一的淡水河穀對中國鋼企單方麵要價(jia) 高達80%至90%,每噸上漲50美元。如果按照2009年3億(yi) 噸的長協進口量來算,今年中國鋼企長協礦進口要多付150億(yi) 美元,相當於(yu) 人民幣1024億(yi) 元。而納入中鋼協統計的68戶大中型鋼鐵企業(ye) 2009年實現利潤僅(jin) 553.88億(yi) 元。也就是說,中國鋼企辛苦一年的利潤,僅(jin) 僅(jin) 夠支付這個(ge) 數字的一半。
其實,瘋漲的鐵礦石價(jia) 格榨幹中國鋼鐵業(ye) 的利潤。自從(cong) 2003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基準價(jia) 格漲幅分別達到8.9%、18.62%、71.5%、19%、9.5%和65%。即便如此,三大礦業(ye) 巨頭仍不滿足,為(wei) 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們(men) 終於(yu) 在2010年鐵礦石談判中拋出指數定價(jia) 機製,試圖以更接近市場的指數價(jia) 格取代施行40年之久的年度協議價(jia) 格。
憑借著鐵礦石供不應求的態勢和壟斷地位,礦業(ye) 巨頭采取統一的談判策略,也是“最後通牒”方式,即提出價(jia) 格上漲要求後限期答複,不接受就以停止供貨做威脅。作為(wei) 和中國鋼鐵企業(ye) 唇齒相依的上遊企業(ye) ,三大礦業(ye) 巨頭已拋棄了之前“互利雙贏”的原則,同自己的最大客戶撕破臉了。
眾(zhong) 所周知,中國鋼鐵企業(ye) 對進口鐵礦石依存度非常高,2009年已達到62.3%,同比增加了3.07個(ge) 百分點。在全球鋼產(chan) 量除中國外累計減產(chan) 23%情況下,中國去年的鋼鐵產(chan) 量仍增長了25%。正是抓住了這一弱點,三大礦業(ye) 巨頭合力逼宮中國鋼鐵企業(ye) ,將鐵礦石價(jia) 格一漲再漲,巨大的成本壓力令中國鋼鐵企業(ye) 生存日益艱難。
然而,形勢比人強,鐵礦石行情的變化讓供需雙方都感到吃驚。一直處於(yu) 霸主地位的三大礦業(ye) 巨頭今天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力拓已同意從(cong) 今年第四季度起將鐵礦石價(jia) 格下降13%,這一舉(ju) 動可能對淡水河穀、必和必拓產(chan) 生表率,他們(men) 也可能跟風降價(jia) 。此外,力拓宣布,受到中國需求減少的影響,下一步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產(chan) 量將減10%,即從(cong) 公司之前確定的產(chan) 量目標由1.9億(yi) 噸降至1.7億(yi) 噸。
中國企業(ye) 對三大礦業(ye) 巨頭出口惡氣的機會(hui) 終於(yu) 來了。當然,對於(yu) 礦業(ye) 巨頭的一點讓步,中國鋼企也不要領情,應趁機爭(zheng) 取更大的利益。以往鐵礦石是供不應求,礦業(ye) 巨頭在談判中非常強勢,所以他們(men) 可以獅子大開口。現在,中國鋼企在礦石進口貿易的一個(ge) 急切訴求,就是爭(zheng) 取鐵礦石價(jia) 格談判的話語權。
觀察近幾年中方參與(yu) 的鐵礦石談判,我們(men) 發現,每次談判的失敗,折射出中方在定價(jia) 話語權上的尷尬:被迫“高買(mai) 低賣”,成為(wei) 全球大宗商品貿易中最大的被動買(mai) 單者。此次鐵礦石行情的變化,對下一步中國企業(ye) 與(yu) 礦業(ye) 巨頭談判是一個(ge) 極好機會(hui) 。
既然礦業(ye) 巨頭們(men) 已拋出與(yu) 中國鋼企和解的橄欖枝,那麽(me) ,現在中國鋼企應該體(ti) 現“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的商業(ye) 意誌,來終結國際礦石巨頭的霸氣,按我們(men) 的原則來修訂談判規則。因此,中鋼協以及代表中國鋼企應在今後的鐵礦石價(jia) 格談判中,鞏固並完善談判機製,對礦業(ye) 巨頭也絕不手軟。
不過,有分析機構並不認為(wei) 此輪鋼鐵的減產(chan) 潮會(hui) 實質性地打壓鐵礦石需求。因而中國鋼企必須走重生之路,徹底的、脫胎換骨的改造,淘汰落後產(chan) 能,解決(jue) 鋼鐵業(ye) 能耗高、效率低、效益差、汙染嚴(yan) 重等問題。最好在現有基礎上,主動減產(chan) 1億(yi) 噸鋼產(chan) 量,這樣不僅(jin) 能夠醫治中國的“鋼鐵病”,而且今後中國鋼企在礦業(ye) 巨頭麵前的腰板更硬了,其礦價(jia) 談判的主動權也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