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國石油交易中心出現新成員及國內交易所發展現狀

  我國石油交易中心近期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而生,繼2004年的上海期貨交易所後,上海石油交易所、大連石油交易所、華南石化產(chan) 品交易中心,到今年的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從(cong) 04年至今,平均每年有1家交易所成立。但觀其之後的發展,都不經如人意,交易中心門庭冷落,交易規模上不去。

  石油交易中心又添新丁——廈門石油交易中心近期成立

  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成立於(yu) 2010年6月份,由廈門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是廈門海西地區唯一的石油化工綜合交易平台。

  該交易中心最大的亮點在於(yu) 其依托廈門這一區域的優(you) 勢,享有先行先試的經貿政策。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對於(yu) 入駐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注冊(ce) 的會(hui) 員,稅收由海滄稅務部門負責征管的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ye) ,根據其形成的地方級財政情況,給予財政扶持政策,以其每年形成地方級財力為(wei) 基數,第一、二年按照100%作為(wei) 財政扶持額度;第三、四、五年按照60%作為(wei) 財政扶持額度,五年後的財政扶持政策由政府另行規定。而在經營資質審批方麵,省內(nei) 外已有石油製品經營資質的企業(ye) ,隻需到市安監局、經發局備案即可,不需要重新辦理經營資質。這很大程度上優(you) 惠並方便了會(hui) 員。

  在交易方麵,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將現貨掛牌交易、現貨競價(jia) 交易、短期現貨交易等多種交易模式互動發展,全力打造符合中國國情的先進、規範的交易服務平台。

  全國工商聯會(hui) 長張躍表示:“廈門石油交易中心以其優(you) 惠政策吸引全國各地的社會(hui) 單位入會(hui) 。目前,廈門海澳、山東(dong) 安邦煉廠、恒源煉廠已和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緊密合作”。

  現有石油交易中心比較

  回顧石油交易所的成立, 2004年8月25日就已經推出燃料油品種的上海期貨交易所,之後,上海石油交易所成立,繼上海石油交易所在2006年8月18日正式開業(ye) 之後,2006年12月25日掛牌、2007年7月25日正式開業(ye) 的大連石油交易所也進入業(ye) 內(nei) 人士的視野。再加上在廣州南沙2007年內(nei) 開業(ye) 的華南石化產(chan) 品交易中心,這三個(ge) 石油交易所或者說石化交易中心,從(cong) 北向南形成了北、中、南三大獨立的以石油、化工產(chan) 品現貨交易為(wei) 主要交易方式的交易中心。去年,北京石油交易所、上海南郊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成立,今年,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成立,中國市場開業(ye) 或籌建的石化交易中心已有七家之多。

  比較這些交易所,可以發現,大部分都是現貨交易,但長遠來看都將引進期貨交易。涉及產(chan) 品品種以燃料油、瀝青居多、此外還有甲醇等化工產(chan) 品。這些交易所中,大連石油交易所、上海南郊石油化工交易中心、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擁有政府背景或者說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可給予入會(hui) 會(hui) 員交易時的稅收優(you) 惠(比如:上海南郊石油化工交易所,在該中心的會(hui) 員可以享有增值稅、企業(ye) 所得稅和營業(ye) 稅的退稅,退稅的比例暫默認為(wei) 3%)。

  國內(nei) 石油交易所發展現狀:業(ye) 者對政策穩定性有顧慮,交投量難上規模

  據了解,雖然國內(nei) 石油交易所數量不少,但真正成功的沒有幾家,像北京石油交易所、華南石油產(chan) 品交易中心門庭冷落,交投寥寥。而頗有曆史的,上海石油交易所,2006年8月開業(ye) 以來,總交易額不足150億(yi) 元。

  業(ye) 者對政策穩定性有所顧慮,入會(hui) 人數上升受阻,交易所逐漸冷清。據了解,上海曾在1993年開設了石油交易所,交易品種涉及原油、汽油、燃料油等,總交易量一度占全國石油期貨市場份額的70%,曾是繼倫(lun) 敦、紐約之後的第三大石油期貨交易所,但在一年後就因政策原因而關(guan) 閉。業(ye) 者擔心政策的穩定性,入會(hui) 謹慎。小型玩家擔心優(you) 惠政策是否會(hui) 一直延續,甚至是交易所的正規運營會(hui) 否會(hui) 受宏觀政策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因為(wei) 畢竟入會(hui) 後每年後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一旦政策發生變化,其盈利將會(hui) 受到影響。做的大的玩家則多表示:“就算脫離這些交易中心、交易所,我們(men) 也能發展得不錯,我們(men) 在現貨市場交投正常,是有考慮涉及期貨交投,但目前的交易中心在期貨市場方麵運行得都還不完善,因此,我們(men) 不做考慮。”由此一來,交易所交投規模難以有明顯上升。

  監管缺失是導致少數中遠期市場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現貨交投則需要市場行情配合,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該種交易難以開展,可見,單靠這一種交易模式,交易所想要發展壯大很有難度。據了解,上述交易所業(ye) 務模式除了現貨交易外,還有中遠期交易,類似於(yu) 期貨。但由於(yu) 監管缺失,這一交投模式難以健康發展。另外,由於(yu) 缺乏集中的消費地、中轉地或產(chan) 地,難以形成基準價(jia) 格,這也是交易所難以發展壯大的一個(ge) 原因。

  可供交易的僅(jin) 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燃料油、瀝青等幾種下遊產(chan) 品,但這些產(chan) 品市場玩家數量有限,這使得國內(nei) 石油交易所發展受阻。市場玩家數量較大的成品油市場,由於(yu) 國內(nei) 對成品油價(jia) 格管製較嚴(yan) 格,油源也集中於(yu) 幾個(ge) 主要石油類企業(ye) ,在價(jia) 格嚴(yan) 格管製和油源集中控製的現狀下,成品油競價(jia) 空間十分有限,因此成品油交易目前難以在交易所交易。上海石油交易所自成立以來,由於(yu) 原油壟斷局麵短期內(nei) 難以發生轉變,可供交易的僅(jin) 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燃料油、瀝青等幾種石化下遊產(chan) 品,這使得其2006年8月開業(ye) 以來,總交易額不足150億(yi) 元。

  換一句話說,石油交易所/交易中心想要發展壯大,一方麵需要部分石油石化產(chan) 品市場的開放,另外方麵,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監管機製,擁有穩定的政策扶持及政策導向,這樣才能給市場一個(ge) 放心的交投平台。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