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ti) 報道,歐盟預計將增加對中國生產(chan) 的鋁合金汽車輪轂征收的懲罰性關(guan) 稅稅率。這場爭(zheng) 議顯示出中國邁向更為(wei) 尖端和精密的製造業(ye) 加劇了該國與(yu) 一些主要貿易夥(huo) 伴的緊張關(guan) 係。
一個(ge) 特別歐盟貿易委員會(hui) 計劃在本周二投票,決(jue) 定是否延長從(cong) 五月開始征收的反傾(qing) 銷稅期限,將稅率從(cong) 20.6%提高到22.3%。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別歐盟貿易委員會(hui) 可能會(hui) 批準這一決(jue) 定。但這一決(jue) 定隨後還需要得到歐盟各國政府的正式批準。
新一輪關(guan) 稅調整將導致歐盟與(yu) 中國發生汽車貿易戰。這場貿易戰將損害戴姆勒、大眾(zhong) 等歐洲汽車製造企業(ye) 的利益。對於(yu) 這些企業(ye) 而言,中國蓬勃發展的汽車市場已經成為(wei) 它們(men) 主要的利潤來源。
瑞士聖加倫(lun) 大學貿易經濟學教授Simon Evenett說:“歐盟與(yu) 中國的貿易爭(zheng) 端過去總是與(yu) 乳罩、T恤、鞋和燙衣板有關(guan) ,而現在爭(zheng) 議的目標逐漸趨向於(yu) 汽車。”
但歐洲對汽車貿易爭(zheng) 端的態度並不一致。歐盟汽車製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在征收反傾(qing) 銷稅的問題上出現巨大分歧。汽車製造企業(ye) 通過遊說活動反對提高關(guan) 稅,而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卻表示讚同。
位於(yu) 德國Landau的汽車輪轂製造企業(ye) Ronal AG專(zhuan) 門為(wei) 高端汽車鑄造和拋光鋁合金輪轂。該公司實行高度自動化生產(chan) ,擁有480名員工,年產(chan) 量達到200萬(wan) 個(ge) 。
Ronal AG公司努力推動征收反傾(qing) 銷稅。該公司銷售經理奧利弗-施奈德說:“如果我們(men) 想保持業(ye) 務繼續發展,就需要反傾(qing) 銷稅。”
該公司稱,如果不征稅反傾(qing) 銷稅,Ronal AG公司和歐洲其它輪轂生產(chan) 企業(ye) 的員工將失業(ye) 。這些企業(ye) 去年的生產(chan) 量達到1000萬(wan) 個(ge) 。由於(yu) 中國企業(ye) 參與(yu) 競爭(zheng) ,該公司在2006年以後就沒有建立過一家新工廠。
Ronal AG等輪轂製造商與(yu) 許多歐洲大型汽車企業(ye) 在對中國輪轂征稅反傾(qing) 銷稅上意見不一。汽車製造企業(ye) 認為(wei) ,中國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大型汽車市場,提高關(guan) 稅可能會(hui) 遭到中國的報複,不僅(jin) 將對歐盟汽車和零部件產(chan) 品向中國的出口業(ye) 務造成阻礙,而且會(hui) 提高歐洲汽車的製造成本。
一名布魯塞爾的汽車行業(ye) 說客說:“沒有中國市場,汽車製造企業(ye) 就沒有未來。”中國在最近幾年已經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且還在高速發展。
2009年,歐盟一共向中國出口了50億(yi) 美元的汽車零部件。這一市場預計將繼續強勢增長。與(yu) 此同時,歐盟向中國的整車出口也在增長。例如,在2004年-2009年期間,德國向中國的整車出口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鋁合金輪轂反傾(qing) 銷案上,中國否認存在以不公平方式出口或者虧(kui) 本出口的情況。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官員李曉擎說:“中國對外出口的汽車輪轂價(jia) 格比國內(nei) 市場的價(jia) 格高。這意味著,中國輪轂出口業(ye) 務並不屬於(yu) 反傾(qing) 銷。”
當歐盟在5月份首次對輪轂征收反傾(qing) 銷稅時,中國商務部稱,歐盟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定。中國曾表示將進行報複。李曉擎說:“如果歐盟堅持延長征收反傾(qing) 銷稅的期限,我們(men) 當然會(hui) 采取對策。”
這方麵已經有了先例。去年在奧巴馬政府提高對中國輪胎的關(guan) 稅以後,中國政府馬上提高了對美國禽肉和汽車零部件的關(guan) 稅。
這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前景。和美國一樣,汽車仍然是歐洲製造業(ye) 中心。歐盟(包括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出口貿易)去年的汽車零部件出口額就達到1000億(yi) 美元左右。歐盟正在爭(zheng) 奪亞(ya) 洲零部件行業(ye) 的未來。
雖然一套四件的輪轂價(jia) 格不超過150美元,但它卻是一種關(guan) 鍵的汽車零部件。傳(chuan) 統上,汽車輪轂用鋼製成。但從(cong) 上世紀70年代開始,汽車製造商逐漸采用鋁製輪轂。雖然這種輪轂的成本比以往產(chan) 品要高一些,但重量更輕,可以被塑造稱苗條、靈活、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形狀。
隨著中國在過去十年裏逐漸進入汽車行業(ye) ,中國零部件產(chan) 量也大幅增長。中國已經在去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輪轂出口國,出口量達到24億(yi) 美元。這些輪轂幾乎全部出口到美國、日本和歐洲市場。
根據歐盟反傾(qing) 銷文件顯示,歐盟從(cong) 中國進口的鋁合金輪轂重量從(cong) 2003年的9400噸增加到2008年的53000噸。雖然中國鋁合金輪轂在歐盟鋁合金輪轂市場的份額為(wei) 10%,但大多數輪轂是被作為(wei) 替換零件賣給車主。
在向汽車企業(ye) 供應輪轂的市場,中國產(chan) 品的市場份額僅(jin) 為(wei) 3%。但即使在這一市場,人們(men) 也可以感受到中國的影響力。輪轂行業(ye) 人士稱,中國企業(ye) 報出低價(jia) ,迫使歐洲輪轂製造商大幅削減利潤率。
在貿易案中,控訴者為(wei) 了證明對方進行傾(qing) 銷,必須證明對方產(chan) 品以低於(yu) 合理成本的方式進行不公平的生產(chan) ,從(cong) 而導致本國生產(chan) 商停業(ye) 。這個(ge) 概念被稱為(wei) “損害”。
業(ye) 內(nei) 人士稱,鋁材成本在鋁合金輪轂成本中占據大約50%的份額。中國以外的輪轂企業(ye) 是按照倫(lun) 敦金屬交易所製定的價(jia) 格購買(mai) 鋁材。
歐洲輪轂製造商稱,中國企業(ye) 在購買(mai) 鋁材上因政府提供補貼而受益。歐盟委員會(hui) 調查人員同意這一觀點,認為(wei) ,中國政府在設定初級鋁材價(jia) 格方麵起到主要作用,通過一係列的工具不斷幹預鋁材市場。
“損害”通常需要用顯示對方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猛增的數據來證明。但這次卻有不同。歐洲輪轂生產(chan) 商使用的證據是自己的利潤率下降。中國輪轂低廉的價(jia) 格導致歐洲企業(ye) 的利潤率從(cong) 先前的7%-10%降到現在的3.2%。
Ronal AG公司和其它歐洲企業(ye) 曾試圖通過加強自動化提高競爭(zheng) 力。但它們(men) 的工廠在製造技術上仍然落後於(yu) 中國企業(ye) 。Ronal AG公司項目經理於(yu) 爾根-貝克爾看著一個(ge) 巨大的機械手將一個(ge) 輪轂從(cong) 拋光機上移開。他說:“中國企業(ye) 可能也采取這種生產(chan) 工藝,但它們(men) 使用的人員更少,機械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