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荒短期對中國衝(chong) 擊有限。
近日傳(chuan) 出俄羅斯將延長糧食出口禁令至明年的消息後,國際市場立即給予積極回應,上周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玉米以近4%的漲幅收盤。國內(nei) 強麥主力合約昨日繼續上揚,收盤價(jia) 創出年內(nei) 新高。
同時,過去三個(ge) 月內(nei) ,國際市場小麥價(jia) 格已飆升逾50%至三年高點。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此舉(ju) 勢必將加劇國際糧荒程度,國際糧價(jia) 有望掀起新一輪漲勢。但由於(yu) 我國糧食自給率高,庫存充足,再加之今年秋糧豐(feng) 收在望,國際糧荒在短期內(nei) 對中國的衝(chong) 擊有限。
國際動向:禁令延長加劇國際糧荒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24日擬開緊急會(hui) 議商討
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遭遇130年一遇的旱災,俄羅斯總理普京8月5日頒布了暫停穀物出口的禁令。禁令刺激全球糧食價(jia) 格在短時間內(nei) 暴漲。其後,其前蘇聯兄弟烏(wu) 克蘭(lan) 也有限製糧食出口之意。同時,印度、澳大利亞(ya) 等糧食大國也麵臨(lin) 糧食減產(chan) 。
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FAO)預計全球小麥減產(chan) 近5%,其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從(cong) 全球小麥幾大產(chan) 區來看,黑海地區的俄羅斯與(yu) 烏(wu) 克蘭(lan) 減產(chan) 、加拿大小麥也減產(chan) 近20%,澳大利亞(ya) 也減產(chan) ,雖然中國農(nong) 業(ye) 部公布小麥增產(chan) ,但FAO認為(wei) 中國情況不樂(le) 觀。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原本持續至年底的禁令將延續到明年。俄羅斯總理普京2日表示,禁令可能延長至2011年,具體(ti) 要視明年糧食收成情況而定。
英國《金融時報》此前便指出,俄羅斯的小麥出口禁令將加深全球糧食危機。由於(yu) 小麥供應不足,另一個(ge) 小麥主要出口國烏(wu) 克蘭(lan) 也取消了數單小麥出口合同,這加劇了全球市場對小麥供應緊張的擔憂。
另據了解,FAO發布的食品價(jia) 格指數在8月份攀升5%至176點,這是該指數10個(ge) 月來的最大環比增幅。此外,由於(yu) 小麥價(jia) 格的上漲,對全球穀物價(jia) 格作出檢測的月度穀物價(jia) 格指數8月攀升13%至182點。
為(wei) 了尋求應對糧食價(jia) 格波動的對策,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FAO)將於(yu) 24日在羅馬召開緊急會(hui) 議商討此事。FAO的閉會(hui) 期會(hui) 議一般每兩(liang) 年才會(hui) 舉(ju) 行一次,但FAO在此次會(hui) 議背景信息中稱,“非常情況需要非常舉(ju) 措應對”。會(hui) 議背景信息稱,這次非常規會(hui) 議的舉(ju) 行是為(wei) 了應對近期全球穀物市場的波動以及物價(jia) 的突發性上漲。
國內(nei) 影響:國內(nei) 糧食期貨聞風上漲 短期內(nei) 市場衝(chong) 擊有限
受國際市場影響,國內(nei) 糧食期貨8月份也一路走高,在稍作調整後近日又重拾漲勢。昨日,鄭商所強麥主力合約上揚近1%收於(yu) 2554元/噸,收盤價(jia) 創出年內(nei) 新高。其他糧食品種也紛紛走高。
糧食期貨的快速上漲背後,是市場上糧價(jia) 走高的有力支撐。我國主要糧食收購價(jia) 幾年來一直穩定在每公斤1.4元到1.7元之間。今年新糧開秤後,小麥收購價(jia) 一舉(ju) 突破2元,隨後的早稻開秤價(jia) 超過1.9元,而處於(yu) 青黃不接的玉米收購價(jia) 已升至2.01元。
“國際糧價(jia) 上漲對中國的衝(chong) 擊有限”,東(dong) 方艾格農(nong) 業(ye) 谘詢分析師馬文峰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得出這個(ge) 分析主要基於(yu) 兩(liang) 方麵的考慮,第一,雖然天氣因素造成部分國家減產(chan) ,但還沒有嚴(yan) 重到2008年的情況;第二,國內(nei) 雖然夏糧減產(chan) ,但秋糧有望實現豐(feng) 收,全年即使減產(chan) 幅度也不會(hui) 大。
FAO的報告也表示不必過分悲觀。其報告認為(wei) ,由於(yu) 小麥產(chan) 銷大戶美國增產(chan) ,全球小麥雖然與(yu) 去年相比減產(chan) 5%,但仍然是有記錄以來全球小麥第三個(ge) 高產(chan) 年。美國占全球小麥貿易的近四分之一,美國小麥豐(feng) 收了,全球小麥暴漲的可能性就會(hui) 少許多。
事實上,國內(nei) 夏糧減產(chan) 程度並不大。國家糧食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國內(nei) 11個(ge) 小麥主產(chan) 省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2010年新產(chan) 小麥4687.3萬(wan) 噸,比上年同期減少879萬(wan) 噸,減產(chan) 幅度為(wei) 15.8%。
夏糧隻占我國糧食總產(chan) 量的1/4,秋糧是否豐(feng) 收才具有決(jue) 定意義(yi) 。馬文峰認為(wei) ,今年我國秋糧播種麵積比去年有所增長,產(chan) 量肯定會(hui) 增長。“今年秋糧是會(hui) 豐(feng) 收的,但豐(feng) 收和增產(chan) 還不是一個(ge) 概念,增產(chan) 的壓力大一些。”
此外,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同時,中國糧食將近40%的庫存消費比,遠遠高於(yu) 國際公認的17%至18%的警戒線。“這些都表明,國際糧價(jia) 的波動,在短期內(nei) 對中國的影響有限,沒必要過於(yu) 恐慌。”馬文峰表示。
專(zhuan) 家建議:無近憂有遠慮 種糧效益亟待提高
雖無近憂,仍有遠慮。“國內(nei) 糧食相對充足,但長期來看仍不是很樂(le) 觀。”馬文峰認為(wei) ,雖然我國在不斷提高糧食收購價(jia) ,以保護農(nong) 民利益,但仍然麵臨(lin) 著一個(ge) 關(guan) 鍵的問題,那就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益比較低。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耕地麵積越來越少,單產(chan) 提高幅度也越來越小。馬文峰坦言,“要維持住95%的自給率已經越來越難”。
國土資源部調查顯示,1997年至2009年,全國耕地減少和補充增減相抵,淨減1.23億(yi) 畝(mu) 。水利部稱,我國每年農(nong) 業(ye) 缺水仍達300億(yi) 立方米以上;大部分農(nong) 田水利工程運行時間長,老化失修嚴(yan) 重,目前,434個(ge) 大型灌區骨幹工程的完好率不足50%,高標準的旱澇保收田比重偏低。
此外,我國糧食加工業(ye) 競爭(zheng) 力不強、效益不高的局麵也亟待改善。中國玉米網總裁馮(feng) 利臣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呼籲,應盡快改善我國糧食加工業(ye) “小、散、低、亂(luan) ”的局麵。“如果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每年能創造1萬(wan) 億(yi) 元的新增效益。”
為(wei) 此有關(guan) 專(zhuan) 家建言,我國應切實加強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建設,特別是水利等抗災能力建設,從(cong) 根本上穩定和提高我國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要改變長期以來“重生產(chan) 、輕加工”、“重收購銷售”的抓糧思路,加快整合培育國內(nei) 糧食企業(ye) ,扶持一批麵向消費終端的、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ye) ,大力提高終端糧食產(chan) 品的自給率,不斷應對國際市場波動,永保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