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化貿易救濟的舉(ju) 措上,中美商務部一場口水戰正在開打。
針對8月26日美國商務部提出的加嚴(yan) 貿易救濟措施的14條建議,中國商務部9月1日通過官方網站表示,美國的多項建議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中方對此表示嚴(yan) 重關(guan) 切,並希望美方避免使貿易救濟措施淪為(wei) 貿易保護主義(yi) 工具。
美國媒體(ti) 卻不這麽(me) 看。美媒認為(wei) ,這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姿態,對實際貿易影響不大,美國商務部官員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給予認為(wei) 受到不公平貿易對待的美國企業(ye) 更多的安全感。
假救濟之名行保護之實?
事情源自美國商務部8月26日公布的從(cong) 政府執行和規則調整兩(liang) 個(ge) 方麵強化貿易救濟措施的14條建議,其中涉及反傾(qing) 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其核心包括取消給予單個(ge) 外國出口企業(ye) 在特定情況下的反傾(qing) 銷或反補貼豁免等內(nei) 容。
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對於(yu) 該14條建議中的多個(ge) 問題,美法院已在以往的司法訴訟案中作出裁定,包括美商務部不應在反傾(qing) 銷中對出口稅和增值稅進行調整等。如進一步調整上述做法和規則,將破壞貿易救濟調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礎。
"美方實現出口翻番目標有賴於(yu) 自身競爭(zheng) 力的提升和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而通過調整貿易救濟調查方法加大限製進口的力度,不僅(jin) 無益於(yu) 美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提升,反而會(hui) 引起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效仿和連鎖反應,破壞國際貿易秩序和規則。"上述負責人表示,中方希望美方慎重處理這一問題,認真遵守世貿組織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規則,避免使貿易救濟措施淪為(wei) 貿易保護主義(yi) 工具。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認為(wei) ,中國對美加強貿易救濟措施的關(guan) 注並非偶然。事實上,自奧巴馬上台後,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yi) 大棒高舉(ju) ,尤其是近來一波緊似一波的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製裁,則讓美對華貿易救濟措施保持較高的頻率。
對貿易影響範圍很小
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說,美商務部計劃實施更加嚴(yan) 厲的貿易規則,以反對外國不公平貿易的做法,因為(wei) 這些做法威脅到了美國人的就業(ye) 。昨日,新華社援引美媒的報道顯示,美媒多認為(wei) ,這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姿態,對實際貿易影響不大,可能隻是奧巴馬希望借此幫助民主黨(dang) 在11月份的中期選舉(ju) 中獲得更多的席位而做出的一種姿態;此外,隻有不到3%的美國進口商品會(hui) 受到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的影響,因此新建議隻會(hui) 影響一小部分貿易。
"美國商務部此次動作除了出於(yu) 經濟利益預行貿易保護之實之外,還有更多的政治利益,如為(wei) 11月的民主黨(dang) 選舉(ju) 爭(zheng) 取選票等。"著名經濟學家、格林證券首席分析師孫飛表示。
孫飛強調,雖然14條建議隻對外貿3%的領域有影響,但是"更多的影響是長期的,並且潛伏的,更可怕的是在全球經濟低位複蘇的背景下,歐盟甚至其他新興(xing) 市場國家也會(hui) 效仿。這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下半年貿易形勢不容樂(le) 觀
"在國際經濟回暖放緩的背景下,貿易摩擦的增多,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影響加深,這些都是中國下半年外貿環境的不利因素。"孫飛提醒說,值得警惕的是,類似動向折射出,在金融危機之後的新形勢下,中國麵臨(lin) 的國際貿易環境更加複雜和艱難,中國出口形勢不容樂(le) 觀。
根據商務部產(chan) 業(ye) 損害調查局統計,2010年上半年,共有13個(ge) 國家(地區)對華啟動37起貿易救濟調查,反傾(qing) 銷和保障措施仍是上半年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的主要手段,二者合計占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總數的比重高達89.2%。其中,美國是反補貼調查的主要發起國。
商務部認為(wei)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恢複性增長,體(ti) 現了國際市場需求總體(ti) 的恢複,但這種恢複很大程度上與(yu) 去庫存化有關(guan) ,世界經濟的回升則更多體(ti) 現為(wei) 投資增長。總體(ti) 上看,下半年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我國出口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猶存,加上穩定的國內(nei) 環境和新興(xing) 市場複蘇步伐加快,可以預計,下半年我國外貿增速較上半年將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一個(ge) 相對平穩的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