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31日),農(nong) 業(ye) 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7月,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逆差130.5億(yi) 美元,擴大61.9%。其中,穀物進口量增長66%,玉米進口量甚至擴大56倍。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專(zhuan) 家表示,目前國內(nei) 糧食供需情況尚不存在大問題,隨著國際市場糧價(jia) 回升,穀物進口高增長的勢頭有望得到控製。不過需要警惕的是,玉米深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玉米需求增加,從(cong) 而帶動其進口量增加。
玉米進口量同比擴大56倍
農(nong) 業(ye) 部數據顯示,1~7月,我國累計農(nong) 產(chan) 品進出口總額為(wei) 653.1億(yi) 美元,同比增29.1%。其中,出口261.3億(yi) 美元,增22.9%;進口391.8億(yi) 美元,增33.6%;貿易逆差130.5億(yi) 美元,擴大61.9%。
分品種看,進口增長最明顯的是穀物和棉花。1~7月棉花進口171.2萬(wan) 噸,同比增97.6%,進口額30.3億(yi) 美元,同比擴大1.7倍;穀物進口296.0萬(wan) 噸,同比增66.0%,進口額8.0億(yi) 美元,同比增58.2%,穀物淨進口220.4萬(wan) 噸,同比擴大1.3倍。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穀物進口方麵,1~7月玉米進口28.2萬(wan) 噸,同比擴大56倍;小麥進口102.3萬(wan) 噸,同比擴大1倍;稻穀和大米進口20.5萬(wan) 噸,同比增42.6%;大麥進口138.9萬(wan) 噸,同比增26.7%。
對於(yu) 穀物進口出現大幅增加的原因,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e) 研究員周思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wei) ,主要是因為(wei) 今年國內(nei) 災情頻繁,出現減產(chan) 跡象,同時國內(nei) 糧價(jia) 上漲,進口差價(jia) 較大。
不容忽視的是,在上半年玉米進口量激增的基礎上,7月玉米進口量高達19.4萬(wan) 噸,超過前6個(ge) 月總量的兩(liang) 倍。與(yu) 此同時,今年國內(nei) 玉米價(jia) 格同比漲幅已超過2成。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寧輝提醒,玉米進口量的上漲因素,除了養(yang) 殖戶對飼料的需求,還有一小部分是玉米製乙醇汽油項目的使用。
不過,從(cong) 目前的玉米進口總量來看,尚不構成對國內(nei) 的衝(chong) 擊。大連億(yi) 穀信息谘詢有限公司玉米產(chan) 業(ye) 谘詢師王琪說:"今年中國已簽訂的玉米進口量約為(wei) 126萬(wan) 噸,而國內(nei) 產(chan) 量為(wei) 1.5~1.6億(yi) 噸左右,進口量隻占1%。"專(zhuan) 家:限製玉米深加工產(chan) 能
據了解,我國玉米年消費量約為(wei) 1.5億(yi) 噸,其中食用和飼料消費每年增長較為(wei) 平穩,但近年來工業(ye) 用玉米需求的增長率已超過20%。比如,2008年吉林省約40%的玉米用於(yu) 發展糧食加工,且深加工需求已超過飼料加工需求。
8月2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六次會(hui) 議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對玉米、大豆加工業(ye) 調控,製止玉米深加工和大豆壓榨產(chan) 能盲目擴張","按照'不與(yu) 糧爭(zheng) 地、不與(yu) 人爭(zheng) 糧'的原則,適度發展糧食深加工,其中玉米要優(you) 先滿足飼養(yang) 業(ye) 發展需要"。
"由此可見,國家對於(yu) 深加工企業(ye) 的發展擴張將會(hui) 有一定的限製,從(cong) 而減少由此帶來的玉米高需求量。"中華糧網玉米分析師郭春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與(yu) 叫停玉米製乙醇汽油項目的呼聲不謀而合。
此前,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石油流通委員會(hui) 曾上書(shu) 國家發改委,呼籲立即叫停國內(nei) 的玉米製乙醇汽油項目,因為(wei) 國內(nei) 部分乙醇加工廠為(wei) 獲得每噸1880元的國家補貼及免稅政策,而搶購新上市的玉米,使得養(yang) 殖業(ye) 所需要的飼料玉米嚴(yan) 重短缺。
8月23日,國家相關(guan) 部門再次修改臨(lin) 儲(chu) 玉米拍賣細則,對於(yu) 參拍企業(ye) 的資格作出更嚴(yan) 格的要求,這也是自5月底起玉米拍賣細則第5次被修改。多次修改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糧源進入貿易環節,優(you) 先滿足飼料、養(yang) 殖企業(ye) 的需求。
郭春愛認為(wei) ,在我國玉米產(chan) 量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隨著玉米需求的剛性增長,玉米供需將會(hui) 由前些年的平衡有餘(yu) 逐步發展為(wei) 供需偏緊,為(wei) 了避免出現供不足需的情況,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限製深加工用糧。(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