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國鉀肥恐重蹈鐵礦石覆轍 中方尚無良策

 必和必拓發起的對全球最大化肥生產(chan) 商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 Corp)的收購案可能演變為(wei) 一場全球資源的爭(zheng) 奪戰。

  目前,Potash Corp一邊正式拒絕了必和必拓提出的390億(yi) 美元的惡意收購,一邊在全球範圍內(nei) 尋求能提出競爭(zheng) 性報價(jia) 的公司。市場先後傳(chuan) 出中化集團、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力拓等都有意競購。由於(yu) 一旦必和必拓收購成功,將在一定程度上壟斷全球的鉀肥供應,削弱進口國的議價(jia) 能力,所以這樁收購引發了中外鉀肥界的極大關(guan) 注。

  作為(wei) 鉀肥的最大淨進口國中國,國內(nei) 企業(ye) 都擔憂會(hui) 在鉀肥上重蹈鐵礦石的覆轍。而中國是否會(hui) 如兩(liang) 年前阻止必和必拓收購力拓一樣而再度出手也引發諸多猜想。

  搶“鉀”大戰

  8月23日,Potash Corp正式回絕了必和必拓的惡意收購要約,並聲稱“不計其數”潛在競爭(zheng) 者的開價(jia) 將是決(jue) 定公司是否出售的最重要因素。Potash Corp有意向必和必拓施壓,讓其抬高價(jia) 格。

  但必和必拓也非等閑之輩。據悉,目前必和必拓公司已經順利地從(cong) 包括巴克萊、摩根大通等在內(nei) 的6家銀行手中獲得了總計450億(yi) 美元的“收購專(zhuan) 項貸款”安排,從(cong) 而創造了自2008年2月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舉(ju) 債(zhai) 融資項目。同時它自信考慮到這樁收購案的規模,潛在的競購者並不多。

  一時間傳(chuan) 聞四起,其中國有企業(ye) 中化集團備受關(guan) 注。由於(yu) 我國是全球鉀肥最大的消費國和淨進口國,也是Potash Corp的最大客戶之一,同時Potash Corp又是中化集團生產(chan) 化肥的子公司中化化肥的第二大股東(dong) ,持有22%股份。更深層次的是,中化化肥還是國內(nei) 最大的鉀肥企業(ye) 鹽湖鉀肥的第二大股東(dong) 。因此,如果必和必拓此番收購成功,也就意味著中化化肥間接落入必和必拓之手,並危及國內(nei) 鉀肥產(chan) 業(ye) 的安全。

  對此,中化集團發言人低調回應記者:“現在市場上各種傳(chuan) 聞都有,我們(men) 不予回應與(yu) 證實。因為(wei) 這個(ge) 事情是世界化肥領域及國內(nei) 化肥行業(ye) 的一件大事,同時我們(men) 與(yu) Potash Corp有幾十年的合作,所以公司會(hui) 密切關(guan) 注和審慎評估事件的發展。”

  由於(yu) 鉀肥是國家戰略性產(chan) 業(ye) 之一,涉及到關(guan) 係民生的農(nong) 業(ye) ,所以被認為(wei) 其控製權旁落的影響與(yu) 鐵礦石一樣深遠。“這次情況與(yu) 2008年必和必拓並購力拓有些相似,當時國有企業(ye) 中國鋁業(ye) [10.17 1.19%]聯合美國鋁業(ye) 收購了力拓的部分股權,從(cong) 而阻止了必和必拓的企業(ye) 。但目前還沒有中國公司提出要對Potash Corp做類似的並購交易,而作為(wei) 利益最直接的中化集團應該考慮參與(yu) 競購。”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達了希望中化集團出麵的想法,他表示,包括鐵礦石、鉀肥在內(nei) 的對外依存度高的行業(ye) ,阻止壟斷是無奈的辦法,最好還是直接參股甚至控股。

  此外,市場也傳(chuan) 出由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厚樸投資管理公司牽頭的一個(ge) 財團正考慮出價(jia) 收購。同時力拓也被傳(chuan) 可能聯合中化集團或中國海洋石油[13.16 0.77%]有限公司參與(yu) 競購,以阻止必和必拓的收購。

  定價(jia) 機製堪比鐵礦石

  “如果收購成功,全球鉀肥供應的壟斷格局肯定會(hui) 加劇,對我們(men) 來說將削弱鉀肥進口談判的議價(jia) 能力。”上海農(nong) 資公司一位經理認為(wei) ,必和必拓收購的企圖就是爭(zheng) 得鉀肥定價(jia) 的最終話語權。

  必和必拓的公司戰略是,開發、擁有並運營大型低成本、長周期、可擴展、並以出口為(wei) 導向的多元化的一級資產(chan) 組合。在鐵礦石之外,這次必和必拓看上了鉀肥。據了解,早在2003年,必和必拓就瞄上了Potash Corp,並從(cong) 2006年開始在全球進行鉀礦布局。尤其是在2008年,必和必拓曾以3.41億(yi) 加元的代價(jia) 買(mai) 下了加拿大第二大鉀肥生產(chan) 商阿薩巴斯卡公司,同時公司的計劃產(chan) 能也躍升至1000萬(wan) 噸以上,達到了目前全球鉀肥產(chan) 量的20%以上。而目前Potash Corp也至少擁有每年1000萬(wan) 噸鉀肥產(chan) 能。

  卓創鉀肥分析師李峰認為(wei) ,這幾年必和必拓在全球範圍內(nei) 對鉀肥進行布局的野心已經顯而易見,並試圖通過一係列並購壟斷國家鉀肥供應。

  目前,我國鉀肥進口談判機製與(yu) 之前鐵礦石差不多。據了解,我國自2005年開始參與(yu) 鉀肥談判,在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hui) 的統一組織下,中國主要化肥企業(ye) 建立了鉀肥進口談判機製,包括國營和非國營的10多家企業(ye) 組團,而主要代表是中化集團、中國農(nong) 資集團、中海油,這三家也在談判中具有實際話語權。

  而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世界鉀肥供應商巨頭在價(jia) 格談判中逐步形成了利益共同體(ti) 。分別被Canpotex公司(由加拿大Potash Corp、美國Mosaic、加拿大的Agrium組成)、IPC公司(由俄羅斯的Uralkali、Silvinit和白俄羅斯BPC組成)以及以色列的Israel Chemicals LTD等鉀肥巨頭控製。

  “但是國內(nei) 的化肥企業(ye) 嚴(yan) 重受到鉀肥進口價(jia) 格的影響。如2008年底談判長期合同時定的市場價(jia) 格比較高,結果2009年市場需求萎縮導致價(jia) 格下滑,國內(nei) 很多企業(ye) 都出現虧(kui) 損,2009年有不少化肥廠因此停產(chan) 。”上述上海農(nong) 資公司的人士說,現在公司倉(cang) 庫裏還有2009年進口的高價(jia) 鉀肥。

  由此業(ye) 界對必和必拓收購的擔憂顯而易見,因為(wei) 一旦全球鉀肥供應的壟斷局麵進一步加劇,中國的企業(ye) 們(men) 將會(hui) 更被動。

  中國目前無良策

  除了應對必和必拓收購之前,中國對鉀肥資源有無更好的應對之策?

  國內(nei) 最大的鉀肥企業(ye) 、青海鹽湖鉀肥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段盛青告訴記者,目前鹽湖鉀肥每年的產(chan) 量在300萬(wan) 噸左右,占到國內(nei) 整個(ge) 消費市場的30%,而現在我國每年鉀肥的消費量在800萬(wan) 噸~1000萬(wan) 噸,其中50%左右依靠進口。

  不過目前我國正在逐步提高鉀肥的自給率。國泰君安化工行業(ye) 分析師魏濤認為(wei) ,目前主要有青海鹽湖和羅布泊兩(liang) 大鉀肥基地,目前青海鹽湖的產(chan) 量在400萬(wan) 噸,羅布泊湖在120萬(wan) ~130萬(wan) 噸,隨著一些大項目的逐步投產(chan) ,估計我國每年的鉀肥產(chan) 量能達到800萬(wan) ~900萬(wan) 噸。即使在過去鉀肥消費頂峰時期每年超過1000萬(wan) 噸,我們(men) 也能將自給率提升到70%。

  而鉀肥作為(wei) 國家的戰略性產(chan) 業(ye) 之一,根據有關(guan) 方麵提出的長期規劃,國內(nei) 鉀肥供給將形成1:1:1的格局,即國產(chan) 、進口、境外各三分之一。除了國內(nei) 在增產(chan) 外,我國企業(ye) 也已經走出去。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nei) 企業(ye) 在國外開采鉀礦已初現成效,中國企業(ye) 在老撾有5個(ge) 項目,其中1個(ge) 已形成產(chan) 出;在加拿大有兩(liang) 個(ge) 項目;在剛果(布)有兩(liang) 個(ge) 項目,其中一個(ge) 還在談判。

  “由於(yu) 中國的農(nong) 業(ye) 比較分散,企業(ye) 、農(nong) 民的利益不能及時得到主張,往往真要等到鉀肥漲價(jia) 漲得太明顯了,才意識到利益受損。所以國家在這方麵要有長期的戰略支持。”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