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務部、工信部官員和政府智囊頻頻發出“擴大進口”的信號。在7月份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再創新高、順差激增的背景下,這一信號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在當前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和國際經濟形勢出現深刻變化的情況下,我國必須適時擴大進口,加快貿易發展方式轉變,並在國際貿易中掌握更多話語權。
減順差寄望進口“唱大戲”
近幾個(ge) 月來貿易順差急劇擴大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政府有關(guan) 部門希望通過擴大進口改變此種狀況。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月度貿易順差達到287億(yi) 美元,創下2009年2月以來新高。在7月份數據的帶動下,今年前7月,我國累計實現貿易順差839.3億(yi) 美元。而此前商務部製定了今年全年將貿易順差總量保持在1000億(yi) 美元以內(nei) 的目標。可見,要想完成既定目標並不容易。
7月份順差急劇擴大,源於(yu) 進口增速超預期下滑,同時出口則保持了較高的增勢。目前,由於(yu) 經濟“保增長”和穩定就業(ye) 的需要,我國出口仍需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這意味著要實現將順差控製在1000億(yi) 美元左右的目標,必須在“進口”方麵下足功夫。而當前,擴大進口不僅(jin) 有助於(yu) 貿易平衡,提高我國經濟增長效率,也有助於(yu) 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亦具有積極作用。
從(cong) 今年剩餘(yu) 的幾個(ge) 月來看,如若沒有強有力的促進進口政策,順差收窄的可能性仍比較小。有分析師指出,雖然四季度出口增速受到世界經濟放緩以及基數因素影響而回落,但匯率因素與(yu) 季節性因素仍會(hui) 使得出口的絕對量保持在相對比較高的水平,而進口增速已經隨著投資增速的回落而下滑。因此,商務部下半年減順差任務十分艱巨。
出口導向型發展方式需轉變
從(cong) 長期來看,我國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要求在今後一段時間裏必須擴大進口。眾(zhong) 所周知,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過去30年來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導致國內(nei) 能源資源消耗過度、環境破壞。近幾年來,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使外匯儲(chu) 備激增,宏觀調控難度加大,且加大了整體(ti) 經濟發展的風險,其弊端日益顯現。
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尤為(wei) 深刻。雖然此次危機爆發於(yu) 美國,但對我國經濟也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危機不僅(jin) 對我國外貿增速產(chan) 生巨大衝(chong) 擊,也表明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需要改變。政府和學術界均表示,出口導向型的外貿發展方式必須徹底得到扭轉,而擴大進口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擴進口利於(yu) 提升國際經濟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擴大進口還是我國作為(wei) 負責任經濟大國所要承擔的一項責任。從(cong) 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wei) 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ti) 。國際經濟地位日益提高必然使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cong)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來看,東(dong) 盟之所以在危機中受到的衝(chong) 擊小於(yu) 歐美諸國,關(guan) 鍵是對中國的出口,也就是說中國的進口緩解了危機對其衝(chong) 擊。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表示,東(dong) 盟產(chan) 品對歐美的出口,雖然有其優(you) 勢,但東(dong) 盟不可能在短期內(nei) 轉型,否則對整個(ge) 東(dong) 盟經濟產(chan) 生很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必須重視中國進口對周邊國家經濟所起到的作用。
據此來看,擴大進口不僅(jin) 是當前減少貿易順差、實現我國貿易平衡發展的需要,也是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我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戰略選擇。今後一段時間,我國仍將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轉型期,我國隻有在出口平穩增長的同時,采取各種措施擴大高科技產(chan) 品的進口,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程度,清理不適應形勢的進口管理措施,提高對外貿易總量和質量,才能實現我國外貿的可持續發展,並在國際貿易中掌握更多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