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外貿變數增多 全年千億順差紅線難保

 日前,中國政府對於(yu) 進口的關(guan) 注已成為(wei) 不爭(zheng) 事實,無論是上周二商務部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發言人姚堅強調進口對於(yu) 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的顯著作用,還是隨後第二天“中國進口政策解讀研討會(hui) ”上,諸位專(zhuan) 家、官員針對如何擴大進口獻計獻策,都折射出當下貿易順差偏大的現實。

  1~7月份,我國貿易順差為(wei) 839.3億(yi) 元,同比下降21.2%,2009年我國全年貿易順差為(wei) 1960.7億(yi) 美元。

  今年4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全年貿易順差額將在去年基礎上減少1000億(yi) 美元。這意味著,今年順差須在千億(yi) 以下,而前7個(ge) 月的數據已經非常逼近,按預計,接下來5個(ge) 月僅(jin) 有不到200億(yi) 美元的增長量。

  一位不願具名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目前看不出重大改變的情況下,今年的貿易順差預計在1350億(yi) 美元左右。

  下半年,國內(nei) 國際經濟走勢難料,進出口也存變數。摩根大通20日的報告認為(wei) ,中國5~6月間出口增長幅度較大,是因為(wei) 中國出口商趕在7月中旬國家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前加大出口,但7月出口增速回落不多,因此其後數月的出口可能因此受到更明顯的影響。

  上述人士分析說,今年年初出口預測是前高後低,雖7月份出口比較強勁,但前高後低的趨勢不會(hui) 改變。

  進口方麵,該人士認為(wei) 同樣受到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資源價(jia) 格,供求關(guan) 係,美元走勢等都將影響進口。此外他還表示,進口是內(nei) 需的函數,內(nei) 需會(hui) 不會(hui) 出現收縮,增速會(hui) 不會(hui) 放緩,都對進口有影響。

  摩根大通對於(yu) 內(nei) 需的判斷比較保守,固定資產(chan) 投資仍在放緩,消費者支出雖可保持彈性,但增幅擴大可能性較小,因乘用車銷售和樓市相關(guan) 銷售缺乏動力。

  針對順差1000億(yi) 美元能否達到,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國慶認為(wei) ,外貿市場化程度很高,難說控製,當下應該增加進口。能保持1000億(yi) 美元已屬不錯。

  中國貿易順差狀況的扭轉恐怕不能僅(jin) 寄希望於(yu) 傳(chuan) 言要出台的促進進口政策,加工貿易始終還是貿易平衡的掣肘。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1~7月,我國加工貿易順差達1672.9億(yi) 美元,一般貿易逆差318.7億(yi) 美元。

  張國慶說道,我國加工貿易占到全部貿易總量的48%左右,我們(men) 獲得了加工費,實際利潤不在我們(men) 手中,中國貿易大量順差,好看的數字留在我們(men) 這裏,實際利益不在我們(men) 這裏。

  張國慶還指出,一般貿易是有利於(yu) 控製順差的,去年就是逆差,進口擴大確實能夠減少一些矛盾和摩擦,但加工貿易造成的順差由一般貿易來補償(chang) 是很難完成的。

  前述人士也持這種觀點,並引申說,加工貿易更多是外資,外資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進入非製造業(ye) ,更多是內(nei) 銷而不是外銷,未來幾年,不做任何調整,加工貿易順差在整個(ge) 比重上也將結構性下降。

  順差不斷擴大,人們(men) 自然會(hui) 聯想起人民幣升值,張國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考慮到中國貿易結構以加工貿易為(wei) 主,加工貿易與(yu) 一般貿易是不一樣的,我們(men) 的順差沒有想象中那麽(me) 大,中國人民幣升值的空間幾乎是沒有。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