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誰誤解了國內油價“漲多跌少”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jia) 格司有關(guan) 負責人在回應網上流傳(chuan) 的“國際油價(jia) 下跌國內(nei) 油價(jia) 卻反升”時說,社會(hui) 上流傳(chuan) 的國內(nei) 油價(jia) “漲快跌慢、漲多跌少”的觀點是一種誤解。

  此“誤解”在社會(hui) 流傳(chuan) 許久、流傳(chuan) 很廣,針對此“誤解”,有關(guan) 部門已經回應、解釋多次。然而,這種“誤解”卻仍在流傳(chuan) ,仍在“誤解”下去。這種“誤解”為(wei) 何不能消除,生命力何以如此堅強呢?這必定有其原因和理由。

  近兩(liang) 年來,從(cong) 總量分析,2008年6月20日國際油價(jia) 為(wei) 每桶132美元,目前為(wei) 80美元,與(yu) 此同時,我國的油價(jia) 卻每噸上漲了1710元。從(cong) 每次具體(ti) 漲跌情況看,不僅(jin) 漲價(jia) 次數比跌價(jia) 次數多,變化幅度也是漲得多跌得少,三次降價(jia) 幅度都在每噸200元左右,而漲價(jia) 最少的一次每噸也漲了300元,總體(ti) 走勢在上漲。僅(jin) 僅(jin) 從(cong) 這些公開的數據和漲價(jia) 次數直接來看,“漲快跌慢、漲多跌少”的觀點是成立的。

  從(cong) 消費者的直接感覺看,發改委價(jia) 格司負責人說,2008年國際市場油價(jia) 一度漲至每桶147美元的曆史高點,但6月20日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上調後,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僅(jin) 相當於(yu) 國際市場原油價(jia) 格每桶83.5美元,每桶低於(yu) 當時國際油價(jia) 近60美元。這裏需要注意兩(liang) 點:一是在國際油價(jia) 處於(yu) 147美元每桶時,雖然國內(nei) 油價(jia) 保持不變,但是,國家財政給石化煉油企業(ye) 以巨額補貼。二是國際油價(jia) 在147美元一桶時,油價(jia) 沒有再提高,但是,在2008年底國際油價(jia) 跌至每桶45美元時,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每升仍在6元左右,並沒有下降多少,而按照有關(guan) 機構計算應該在3元多左右(不一定準確)。發改委作為(wei) 政府價(jia) 格管理部門決(jue) 不能斧子朝向消費者一麵砍去。

  另兩(liang) 個(ge) 值得思考的問題,一是無論國際油價(jia) 在什麽(me) 高位運行,無論石油壟斷企業(ye) 如何哭窮叫屈,無論發改委等職能部門如何給石化壟斷巨頭鳴冤幫腔,一個(ge) 事實是中石化、中石油每年都有巨額利潤,許多年都是全球最賺錢企業(ye) ,內(nei) 部高管高薪、職工福利最好,領導巨額職務消費,辦公室設施豪華到一盞吊燈幾千萬(wan) 元。這些巨額利潤從(cong) 哪裏來?全球最賺錢企業(ye) 帽子如何戴上的?如果賣油賠本、虧(kui) 損,能賺那麽(me) 多錢嗎?能夠如此享受奢華嗎?這不需要多深奧的理論,明眼人都能看得到。

  二是中國大陸石油對外依存度不到50%,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卻貴過美國,這無論如何都讓消費者想不通。居民收入是美國的十幾分之一,卻消費著比美國還貴的成品油。無論稅負多重還是別的什麽(me) 理由,都不能說服消費者。

  2008年底國家出台了新的成品油價(jia) 格機製,雖然改變了過去定價(jia) 任意性、隨意性過大的問題,但是,這個(ge) 新機製其實是確保石油壟斷企業(ye) 隻賺不賠的機製,是給石化壟斷企業(ye) 上了一道更加牢固的保險鎖。因為(wei) ,這個(ge) 新機製規定:在連續22個(ge) 工作日(1個(ge) 月)內(nei) ,當國際市場原油價(jia) 格上漲超過4%時,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相應提高;當國際市場原油價(jia) 格下降超過4%時,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也相應降低。這等於(yu) 把石化壟斷企業(ye) 送進了保險箱,經營上一點市場價(jia) 格變化風險都沒有,就是睡大覺都能隻賺不賠。況且,一旦遇到國家油價(jia) 下降超過4%時,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下調不但慢於(yu) 上調,而且下調幅度遠遠小於(yu) 上調,石化壟斷企業(ye) 不但穩賺而且大賺,當然,苦的是消費者。因此,隻要不改變現狀,無論發改委出來回應、解釋多少次,都難以消除國內(nei) 油價(jia) “漲快跌慢、漲多跌少”的所謂誤解。而改變現狀的根本出路是,盡快打破兩(liang) 大石化石油企業(ye) 壟斷經營的地位和現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