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糧食安全風險指數:阿富汗居首 中國中度風險

據法新社報道,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18日公布了“2010年糧食安全風險指數”,這份數據是針對全球163個(ge) 經濟體(ti) 進行的調查研究,阿富汗和非洲9個(ge) 國家出現糧食短缺的風險最高,而北美、歐洲,尤其是斯堪的納維亞(ya) 半島地區有充足、可靠的糧食供應。

這份《2010年糧食安全風險指數》是由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按照12個(ge) 主要影響因素評判出的。該判定標準包括穀物產(chan) 量、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極端天氣發生風險、農(nong) 作物品質、糧食分派的基礎設施、衝(chong) 突,以及政府效率等。

被評為(wei) “極度高風險”國家的有:以阿富汗居首、此次是剛果(金)民主共和國、布隆迪、厄立特裏亞(ya) 、蘇丹、埃塞俄比亞(ya) 、安哥拉、利比裏亞(ya) 、乍得和津巴布韋。

被評為(wei) “高風險”國家的有孟加拉國(排名23)、巴基斯坦(排名30)、印度(排名31)、菲律賓(排名52),而被列為(wei) “中度風險”的國家包括排在第96位的中國。

糧食充裕的國家多是位於(yu) 北美及西歐的發達經濟體(ti) ,其中芬蘭(lan) 最充裕,其次是瑞典、丹麥以及挪威。

糧食風險最高的50個(ge) 國家中,有36個(ge) 是位於(yu)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Aplecroft機構將這些情況歸咎於(yu) 氣候變化導致小麥價(jia) 格飆漲,並警告稱這對較脆弱國家帶來的影響甚大。而且近來巴基斯坦和俄羅斯遭遇極端天氣,預計明年這兩(liang) 個(ge) 國家的糧食安全風險指數將加大。

2009年糧食安全風險指數首位是安哥拉,其次是海地、莫桑比克、布隆迪、剛果(金)民主共和國、厄立特裏亞(ya) 、讚比亞(ya) 、也門、津巴布韋和盧旺達。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