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8月18日專(zhuan) 電越來越多的丹麥公司開始將中國市場看得與(yu) 北美市場同等重要,紛紛上調在中國市場的盈利預期。
據丹麥《貝林時報》18日報道,丹麥著名的製冷和空調產(chan) 品製造公司丹佛斯期望今明兩(liang) 年能在中國創下20%至25%的業(ye) 務增長率,並在中國擴招員工。預計到2011年,丹佛斯在中國的員工將達到3600名。
格蘭(lan) 富水泵公司首席執行官卡斯汀說:“2010年上半年我們(men) 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40%,遠遠超出原有預期。我們(men) 對2010年度銷售增長預期原本為(wei) 20%,現在看起來,達到25%沒有問題。”
格蘭(lan) 富水泵公司表示,按照這個(ge) 增長勢頭,2010年底他們(men) 有望在中國再增加150個(ge) 新的工作崗位。
丹麥鞋業(ye) 巨頭愛步公司總裁邁克·索恩森說:“我們(men) 在中國同時擴大了生產(chan) 量和銷售量。中國是我們(men) 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場,我們(men) 在中國的170個(ge) 城市擁有500家店麵。2010年,我們(men) 預期在中國的生產(chan) 量增長10%,銷售額增長20%至25%。”
藥業(ye) 巨頭諾和諾德公司對中國市場也同樣持樂(le) 觀態度。諾和諾德分管市場和銷售的副總裁舒爾茨說:“我們(men) 期望2010年在中國的銷售量能增長20%。在未來幾年內(nei) ,我們(men) 會(hui) 在中國同時加大對研究和市場這兩(liang) 大板塊的投資。我們(men) 也會(hui) 在中國招聘更多員工。”
2009年,丹麥對中國出口額約為(wei) 115億(yi) 克朗(約合20億(yi) 美元),而對德國出口額約為(wei) 900億(yi) 克朗(約合155億(yi) 美元)。不過,哥本哈根商學院教授凱爾·埃裏克說:“僅(jin) 憑簡單的數字比較來評估中國對於(yu) 丹麥的戰略意義(yi) 是不夠的。因為(wei) 丹麥對中國的出口額並不能體(ti) 現丹麥一些公司比如諾和諾德、維斯塔斯等在中國的活動為(wei) 丹麥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在評估中國的戰略意義(yi) 時,不能忘記中國對丹麥的重要性還在不斷上升。”
丹麥生物科技公司科漢森公司副總裁卡斯汀·海爾曼說:“對我們(men) 來說,中國已經不是一個(ge) 發展中的市場,而是一個(ge) 巨大的成熟市場,規模相當於(yu) 整個(ge) 歐洲。那裏大約有三四億(yi) 人擁有強大的購買(mai) 力。因此,我們(men) 絕對會(hui) 視中國為(wei) 我們(men) 最重要的市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