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國內外奶粉價格倒掛 預計下半年奶粉進口大幅增加

  繼娃哈哈借海外代工、光明預借海外收購進軍(jun) 嬰幼兒(er) 乳品市場後,另一食品巨頭--維維集團也采用與(yu) 海外乳業(ye) 企業(ye) 合作方式,進入這一乳業(ye) 最高利潤板塊。8月3日,維維集團表示已經與(yu) 澳洲塔圖拉乳業(ye) 公司合作,定製銷售原裝進口的維維寶貝寶係列嬰幼兒(er) 奶粉,產(chan) 品正在招商中。目前,在國內(nei) 奶源恢複相對較為(wei) 緩慢,價(jia) 格持續高漲的大背景下,選擇進口奶粉原料會(hui) 使企業(ye) 獲益頗豐(feng) ,但是如果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ye) 選擇進口奶粉,那麽(me) 未來,"國內(nei) 加工企業(ye) +海外奶源"的模式可能會(hui) 演變成一種趨勢。

  由於(yu) 國內(nei) 消費需求恢複得過快,今年乳製品進口量也在大幅增加,上半年,奶粉進口22.44萬(wan) 噸,同比增長72.90%。

  國內(nei) 外奶粉價(jia) 格倒掛

  在中國奶粉進口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8月3日,恒天然第26次網上乳製品拍賣結束,與(yu) 上次拍賣相比,三種合同期內(nei) 所有乳品平均價(jia) 格下跌8.3%,其中無水奶油平均價(jia) 格與(yu) 上次價(jia) 格相比下降7.6%,全部合同期內(nei) 脫脂奶粉平均價(jia) 格與(yu) 上次相比下降8.6%至2803.2美元/噸(合人民幣19145.9元/噸,匯率1:6.83),全部合同期內(nei) 全脂奶粉的平均價(jia) 格與(yu) 上次相比下降7.7%至2830.8美元/噸(合人民幣元19334.6/噸,匯率1:6.83)。事實上,受到下半年美國乳製品豐(feng) 產(chan) 、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等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國際乳製品價(jia) 格有望下降。而根據農(nong) 業(ye) 部定點監測,8月第2周內(nei) 蒙古、河北等10個(ge) 奶牛主產(chan) 省(區)原奶價(jia) 格為(wei) 2.8元/公斤。據此測算,不算加工、運輸等費用,國產(chan) 1噸奶粉僅(jin) 原料奶成本就在22000元/噸左右,顯然,這樣的價(jia) 格已經比進口奶粉價(jia) 格平均高2000元左右,形成國內(nei) 外奶粉價(jia) 格倒掛現象。而國際市場價(jia) 格的下降將擴大中國企業(ye) 對進口奶粉的選擇。

  下半年進口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9月份以後,隨著天氣轉涼,國內(nei) 奶牛產(chan) 量將逐步下降,供求偏緊矛盾加深,原奶價(jia) 格繼續走高,整個(ge) 原奶市場將呈"量減價(jia) 升"態勢。而原奶價(jia) 格的走高,更增加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壓縮其利潤。與(yu) 此同時,進口奶粉與(yu) 國產(chan) 奶粉價(jia) 格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這又極大提高國內(nei) 企業(ye) 進口奶粉的積極性,特別是進入11、12月份,國內(nei) 奶源緊缺,而國內(nei) 乳製品消費量較大,此時多數企業(ye) 選擇進口奶粉將是唯一選擇。筆者初步預計,按照今年奶粉進口平均增速計算,預計全年奶粉進口有望達到40-50萬(wan) 噸,創下中國奶粉進口新紀錄。

  奶粉企業(ye) 喜憂參半

  在進口奶粉的衝(chong) 擊下,國內(nei) 奶粉生產(chan) 企業(ye) 喜憂參半。國產(chan) 奶粉,主要盤踞二三線城市,今年,隨著原奶價(jia) 格持續上漲,國產(chan) 奶粉企業(ye) 的經營壓力增大,企業(ye) 利潤普遍下降,部分企業(ye) 甚至出現虧(kui) 損,特別是東(dong) 北、西北等地區的中小奶粉生產(chan) 企業(ye) ,虧(kui) 損嚴(yan) 重。而以進口奶粉為(wei) 原料的生產(chan) 企業(ye) ,主要占據一線城市市場份額,其銷售火爆,獲利頗豐(feng) 。惠氏、雅培等企業(ye) 都實現銷售量與(yu) 銷售利潤雙增長,那些依靠進口奶粉的中資企業(ye) ,比如澳優(you) 、雅士利也獲利不少。下半年,隨著奶源成本繼續上升,奶粉進口量的持續增加,進口奶粉企業(ye) 效益將繼續向好,國產(chan) 奶粉企業(ye) 效益繼續向背,兩(liang) 極分化嚴(yan) 重。

  未來國產(chan) 奶粉需加快整合

  目前,國際排名前20位的乳企已經無一例外的全部進入中國。這些企業(ye) 中,一些坐穩奶粉一線市場老大位置的同時,準備向二、三線城市進軍(jun) ;一些則考慮把手伸向液態奶和奶源市場。不難看出,未來外資進入國內(nei) 乳製品市場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此時的國內(nei) 乳品企業(ye) ,無論民營、國資,曾經的內(nei) 部競爭(zheng) 隻是小兒(er) 科,現在及未來將要麵對的是來自海外、實力雄厚的乳業(ye) 大鱷們(men) 。遺憾的是,就在今天,國內(nei) 乳品企業(ye) 們(men) 卻還在繼續"你掙我奪"的競爭(zheng) ,還在為(wei) 乳業(ye) 國標背後的利益而相互叫板。

  對於(yu) 中國乳業(ye) 而言,要想增強綜合實力,樹立國產(chan) 品牌在行業(ye) 的主導地位,當務之急,應該是加快產(chan) 業(ye) 重組和整合,讓伊利這樣的龍頭企業(ye) ,加快對奶源、銷售渠道及終端產(chan) 品市場的布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