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商務部反壟斷局局長尚明表示,目前受理的並購案件95%無條件通過,在反壟斷審查中並未歧視國外企業(ye) ,無論是國企還是外商投資企業(ye) ,都一視同仁,完全是基於(yu) 市場競爭(zheng) 角度考慮。
在昨日商務部召開的反壟斷法工作情況新聞會(hui) 上,尚明透露,截至2010年6月,商務部受理並購案達140多件,其中95%的案件無條件通過,隻有可口可樂(le) 收購匯源果汁一案予以駁回,另有5個(ge) 案件被附加限製條件,略低於(yu) 國際上7%的比例。
據介紹,商務部立案受理的140多件並購案,已有129件完成審理,其中近80件都是在初步審查階段便獲通過,有49件進入為(wei) 期90天的第二階段審查,約占1/3,“這一比例略高於(yu) 歐美國家同樣審查的背景。”尚明說道,隻有不到3%的案件才會(hui) 進入到第三階段,時間約長半年。不過尚明指出,之所以有些案件從(cong) 材料遞交到審批時間較長,是因為(wei) 有些申報人材料過於(yu) 簡單,準備不足。他表示,過程的長短取決(jue) 於(yu) 申報人的配合程度。
此前西方商會(hui) 曾批評中國利用法律法規在自由貿易競爭(zheng) 中保護中國企業(ye) ,有歐美企業(ye) 抱怨中國欲扶持國有產(chan) 業(ye) ,從(cong) 而導致外商投資環境變差。尚明回應稱,從(cong) 表麵現象看,商務部包括禁止和限製性條件的案件都涉及外國公司或者外國跨國公司,但不能僅(jin) 僅(jin) 從(cong) 表麵現象得出結論。尚明還指出,任何一項並購並不是單一的業(ye) 務,商務部僅(jin) 對某一項業(ye) 務附加限製條件,“且限製性的競爭(zheng) 條件都是申報方提出,對於(yu) 整個(ge) 並購活動並未有負麵影響。”尚明說道。
他解釋道,部分針對跨國企業(ye) 的審理案件最後之所以出現限製或被禁止,是由於(yu) 在審查過程中發現它們(men) 存在競爭(zheng) 問題,絕大多數案件都是因它們(men) 占領的市場份額相當高。
對於(yu) 為(wei) 何跨國公司間的並購審查比例高,尚明解釋道,跨國公司資金雄厚,達到申報門檻的比例就高,而且金融危機後,跨國公司並購活動最活躍。
尚明還表示,今年全年商務部收到的並購審查申請量比去年有所提高,預計將同比增長約20%。
相對於(yu) 已有100多年曆史的美國反壟斷法,中國反壟斷配套立法體(ti) 係依然不夠完善,尚明表示,建一個(ge) 完善健全的反壟斷法律體(ti) 係需要一個(ge) 相對較長的時間,隨著並購形式不斷變化,企業(ye) 特點和壟斷行為(wei) 的不斷變化,反壟斷法要不斷調整。
中國反壟斷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規定,參與(yu) 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hui) 計年度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營業(ye) 額合計超過100億(yi) 元人民幣,且其中至少兩(liang) 個(ge) 經營者上一會(hui) 計年度在中國境內(nei) 的營業(ye) 額均超過4億(yi) 元人民幣的需要申報反壟斷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