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檢驗檢疫局在對一批來自印度尼西亞(ya) 的進口銅精礦進行檢驗時,發現這批貨物中有毒重金屬元素鎘的含量超標達三倍,遂對這批進口銅精礦實施退運處理。
鎘是有毒重金屬元素,常混入銅礦、鋅礦等礦物,在金屬冶煉過程中,殘留鎘會(hui) 進入廢渣,再被雨水衝(chong) 刷進入河水中,這些金屬鎘被動物和植物吸收後,會(hui) 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ti) ,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鎘可以在人體(ti) 內(nei) 潛伏很多年,主要累積在肝、腎、胰腺、甲狀腺和骨骼中,使腎髒器官等發生病變,並影響人的正常活動,造成貧血、高血壓、神經痛、骨質鬆軟、腎炎和分泌失調等病症。
本次銅精礦的退運給國內(nei) 收貨人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為(wei) 了降低國際貿易風險,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guan) 企業(ye) :要熟悉我國技術法規和強製性標準對進口礦產(chan) 品有關(guan) 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麵的要求;在簽訂進口礦產(chan) 品貿易合同時,應盡量選擇信用度高的國外供應商,並在合同的檢驗條款中明確約定其產(chan) 品質量必須符合我國強製性標準的要求;應盡量進行裝運前檢驗,避免產(chan) 品在達到我國境內(nei) 後因環保項目不合格而被退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