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進出口盛宴或8月結束 三因素影響出口增長

  海關(guan) 總署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再創新高,但同時也有專(zhuan) 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警告說,這可能將是年內(nei) 中國進出口最後的“高音”。

  “7月份雖然不能確定是最後的新高,但8月份中國進出口的高峰或將結束。”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記者如是說。而他的理由主要來自三方麵,歐盟主權債(zhai) 務危機、國內(nei) 出口企業(ye) 成本加大、美國市場需求萎縮都將成為(wei) 影響我國出口的潛在因素。

  全年順差或減600億(yi) 美元

  海關(guan) 總署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6170.5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9%。其中7月份進出口值2623.1億(yi) 美元,增長30.8%。其中出口1455.2億(yi) 美元,增長38.1%;進口1167.9億(yi) 美元,增長22.7%。

  海關(guan) 總署表示,今年7月份進出口較6月份環比增長3%。同時,這也是繼上個(ge) 月後,月度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再次創曆史新高。不過張燕生表示,從(cong) 全年來看,中國進出口會(hui) 進一步趨於(yu) 平衡,據他估計,中國2010年全年的貿易順差將縮減600億(yi) 美元。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黔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7月出口增長得益於(yu) 機電產(chan) 品的強勁出口能力。

  不過王黔同時表示,隨著歐洲、美國等中國重要貿易夥(huo) 伴國家企業(ye) 庫存周期的到來,外國企業(ye) 對中國產(chan) 品的需求可能會(hui) 進一步減弱。此外,人民幣事實上的升值也正在加重中國企業(ye) 的出口負擔。摩根大通在報告中預計,人民幣兌(dui) 美元的匯率會(hui) 從(cong) 目前的大約1∶6.7升至1∶6.6。

  事實上,金融危機後,中國與(yu) 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關(guan) 係方麵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中國已經不可能像金融危機前那樣大部分的經濟驅動依靠出口,張燕生也對記者表示,7月份進口增速放緩可能隻是暫時的現象。“進口總值不僅(jin) 要靠國內(nei) 的需求來決(jue) 定,也和進口商品的價(jia) 格有關(guan) 。”張燕生表示,由於(yu) 國內(nei) 進口的資源性產(chan) 品較多,而在過去的一個(ge) 月,鐵礦石和石油價(jia) 格都出現了小幅下降。

  另外,記者注意到,占我國貿易半壁江山的一般貿易今年來貿易逆差在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370.9億(yi) 美元,而2009年同期則為(wei) 順差63.5億(yi) 美元。今年前7個(ge) 月,我國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318.7億(yi) 美元,而2009年同期則為(wei) 順差13.1億(yi) 美元。

  進出口放緩或成必然

  盡管7月份進出口總值再創新高,但在很多分析師眼裏這可能將成為(wei) 今年中國外貿最後的“絕唱”。歐盟主權債(zhai) 務危機影響進一步顯現,歐美企業(ye) 消化上半年積累的庫存,中國出口企業(ye) 成本加大,越南、印度等中國新競爭(zheng) 對手的出現都將是中國外貿遇到的新問題。

  “前高後低”的外貿走勢仍然是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判斷。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孫穩存認為(wei) ,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表現比較強勁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因為(wei) 去年基數因素,但近期國內(nei) 經濟增速下滑,內(nei) 需放緩以及國際經濟環境出現的不確定性因素都將影響三四季度的進出口數據走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jun) 也坦言,從(cong) 技術角度看,受基數影響,預計8月份進出口數據仍會(hui) 保持7月份的態勢,但在進口方麵受國內(nei) 工業(ye) 增速及需求放緩影響,進口增幅會(hui) 明顯回落。

  張燕生對記者表示,整個(ge) 上半年我國和歐盟的進出口都增長很快。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yu) 歐盟雙邊貿易2194.2億(yi) 美元,增長37.2%。但他表示這種增長態勢在以後的幾個(ge) 月可能放緩。

  “歐盟主權債(zhai) 務危機的影響在上半年還沒有完全顯現,這種影響在之後的幾個(ge) 月可能會(hui) 對我國和歐盟貿易產(chan) 生影響。”張燕生表示,事實上人民幣兌(dui) 歐元也呈現升值趨勢,這也會(hui) 影響我國對歐盟的出口。

  除此之外,張燕生還告訴記者,上半年歐美等國的企業(ye) 已經完成了“補倉(cang) ”的任務,但美國就業(ye) 數據的進一步惡化說明美國國內(nei) 的消費能力有可能進一步萎縮,這對中國的出口企業(ye) 又帶來了新的挑戰。

  “中國國內(nei) 的經濟目前也在放緩,但同時國內(nei) 的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都在上升,這都將加重出口企業(ye) 的出口成本。”張燕生表示,中國企業(ye) 在某些方麵和越南、印度等企業(ye) 相比競爭(zheng) 優(you) 勢正在喪(sang) 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