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凱利·坎寧安是美國艾奧瓦州卡斯縣一家奶牛場的合夥(huo) 人。得知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取得進展的消息時,他鬆了一口氣。
本月早些時候,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農(nong) 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zheng) 端解決(jue) 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
“希望隨著磋商取得進展,我們(men) 的乳製品能盡快裝船離岸,駛向中國。”坎寧安近日在卡斯縣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坎寧安自1998年開始從(cong) 事乳業(ye) 經營,如今他的奶牛場擁有3400頭乳牛。
“貿易爭(zheng) 端衝(chong) 擊乳業(ye) 市場,打壓了牛奶價(jia) 格,令奶農(nong) 收入減少。”坎寧安表示,在截至9月底的過去一年中,他的奶牛場經曆了近幾年來盈利最慘淡的年份。
事實上,在貿易爭(zheng) 端之前,美國奶牛場的日子就不好過。近年來,植物奶銷量異軍(jun) 突起、美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大幅下降等原因,使美國國內(nei) 市場乳品價(jia) 格承受壓力。
坎寧安表示,從(cong) 購買(mai) 、飼養(yang) 乳牛到雇傭(yong) 員工,經營奶牛場需要大量投入。過去幾年裏,美國平均每年約有10%的奶牛場因行業(ye) 不景氣而被迫關(guan) 閉。
為(wei) 緩解國內(nei) 市場壓力,美國奶農(nong) 迫切希望開拓國際市場,增加海外銷量。據美國乳製品出口協會(hui) 統計,目前約有15%的美國乳製品出口海外,其中中國為(wei) 繼墨西哥、加拿大之後的第三大單一出口市場。該協會(hui) 表示,隨著中國乳品消費持續增長,對華出口有著巨大潛力。
坎寧安表示,多年來,美國乳品生產(chan) 者為(wei) 擴大出口付出了大量努力,但是,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卻使之付諸東(dong) 流。
美國政府自2018年以來對從(cong) 中國進口商品加征多輪關(guan) 稅。作為(wei) 反製措施,中國政府也對從(cong) 美國進口的部分商品加征關(guan) 稅,其中包括乳製品等農(nong) 產(chan) 品。
據美國全國牛奶生產(chan) 商聯合會(hui) 估計,2019年第一季度,美國政府貿易政策導致美國乳業(ye) 收入減少23億(yi) 美元。
“目前我們(men) 的乳製品供應過剩……倉(cang) 庫裏堆積了很多奶酪、奶粉等,它們(men) 本該早就銷往海外,”坎寧安說,“如果庫存繼續積壓,乳品價(jia) 格將進一步下跌。”
“我們(men) 需要包括中國市場在內(nei) 的海外市場來幫助穩定乳製品價(jia) 格,這樣我們(men) 才能把奶牛場繼續經營下去。”坎寧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