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四次會(hui) 議審議。
報告顯示,我國通過建設自貿試驗區、探索建設自由港、深化外貿管理體(ti) 製改革、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等措施,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貿易環境。據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指標從(cong) 上年的97位躍升至65位。
報告提到,外貿作為(wei) 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有力推動了開放型經濟建設和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帶動和擴大了就業(ye) 。
報告從(cong) 推進跨境電商發展等三個(ge) 方麵,介紹了加快培育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這一工作的進展情況。
在推進跨境電商發展方麵,國務院先後分3批在杭州等35個(ge) 城市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探索形成以“六體(ti) 係兩(liang) 平台”為(wei) 核心的管理製度和經驗做法。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近三年來,跨境電商高速增長,成為(wei) 外貿增長新亮點。據海關(guan) 統計,2018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202.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2.3%。
在開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方麵,確定4批共14家試點單位,建立試點動態調整機製。2018年,全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額712.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3.1%,高於(yu) 同期全國出口增速43.2個(ge) 百分點。
在開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試點方麵,積極探索在條件成熟地區推進二手車出口業(ye) 務。
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貿易環境,是近年來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建設自貿試驗區方麵,2013年以來,我國陸續設立18個(ge) 自貿試驗區,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不斷總結提煉改革創新成果,先後將外商投資負麵清單管理模式、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投資項目管理“四個(ge) 一”等202項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複製推廣,充分彰顯了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在探索建設自由港方麵,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要求,深入研究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製度體(ti) 係。
在深化外貿管理體(ti) 製改革方麵,2018年完成《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等7件規章的修訂和廢止工作。改革完善出口配額招標製度,調整用於(yu) 維修再製造的進口機電產(chan) 品管理規定。下放一批貨物自動進口許可權限,暫停磷礦石、白銀出口配額管理,取消外貿領域行政審批涉及的25項證明事項。
在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方麵,履行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義(yi) 務,在各地建立工作機製。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不斷壓縮通關(guan) 時間,2019年6月全國進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為(wei) 42.4小時,較2017年縮短56.5%;出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為(wei) 4.2小時,較2017年縮短66%;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由86種精簡到46種,其中34種實現網上申報、網上辦理。
針對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問題,報告也提出了解決(jue) 辦法。
報告提出,加快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自貿試驗區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好新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研究在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是服務業(ye) 開放的舉(ju) 措。全麵推進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高水平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深化研究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製度體(ti) 係,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you) 、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同時,切實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做好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B類措施落實;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實現年底前主要業(ye) 務應用率100%。進一步完善外貿管理體(ti) 製,健全重要敏感商品宏觀調控和監測預警機製;全麵實施貨物進出口行政許可無紙化;做好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工作,進一步推動降低港口、碼頭收費,降低企業(ye) 經營成本。推進投資自由化,持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充分發揮外資對產(chan) 業(ye) 升級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