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我國“自貿區版圖”的擴圍、對標“最強”的政策定位,正在生動展示我國對外開放更高層次的包容與(yu) 自信。
筆者認為(wei) ,自貿區是探索構建開放型經濟的先行區,也是對外開放壓力測試的試驗田,自貿區創新前行的每一小步,可能都是對未來國際貿易規則競合中“中國方案”的一次丈量。
今年以來,我國已經多次揮筆,勾勒了對外開放的宏偉(wei) 藍圖。4月份,我國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布,中國將采取一係列重大改革開放舉(ju) 措,加強製度性、結構性安排,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要立足改革開放大局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緊扣製度創新,支持自貿試驗區在進一步自主開放、不斷開放、加大開放上邁出新步伐,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8月6日,國務院同意設立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更是迎來了正式揭牌的曆史時刻。
筆者注意到,臨(lin) 港新片區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zheng) 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在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開放創新措施的基礎上,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的開放政策和製度,加大開放型經濟的風險壓力測試,實現新片區與(yu) 境外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ye) 、信息快捷聯通。
此外,在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建設中,位於(yu) 華南沿海的深圳正在與(yu) 位於(yu) 東(dong) 南沿海的上海遙相呼應。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意見明確,加快形成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支持深圳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構建與(yu) 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支持深圳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更多國際組織和機構落戶深圳。
作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最前沿,滬深兩(liang) 地的“隔空握手”自然是力度非常。誠然,上海自貿區與(yu) 深圳示範區的定位和使命不盡相同,但是其展示的我國對於(yu) 對外開放的歡迎、包容、坦誠與(yu) 自信卻是一脈相承。
對於(yu) 未來國際貿易規則競合中“中國方案”的底氣將從(cong) 何而來?臨(lin) 港新片區其實已經給出了一個(ge) 維度的答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其他片區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試點政策的基礎上,強調要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下一步,臨(lin) 港新片區將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開放創新的新高地。產(chan) 業(ye) 和金融的“CP組合”,無疑將為(wei) 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奠定堅實基礎,支撐中國經濟新舊動能成功切換。
筆者想請各位看一組數據:截至2018年底,除海南外的11個(ge) 自貿試驗區以約萬(wan) 分之二的國土麵積,創造了新設外資企業(ye) 數、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分別為(wei) 15.54%、12.12%和12.25%的成績;自貿試驗區建設6年來,202項製度創新成果得以複製推廣;中國營商環境2018年排名躍升至全球第46位,自貿試驗區建設近6年期間,累計提升了50位……
是的,上述這些甚至是更多的數據,從(cong) 多個(ge) 維度支撐我們(men) 的“中國方案”——不管國際經貿形勢如何風雲(yun) 變幻,我們(men) 清醒認知、努力創新、勇於(yu) 嚐試、一路前行、心存高遠、腳踏實地!臨(lin) 港新片區如今已經揭牌,“中國方案”也在靜待屬於(yu) 她的高光時刻。